韓敏
摘 要:智障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他們的智力發展遲緩,其思維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刻板性的特點。所以他們的學習離不開感知的對象、離不開具體的情景、離不開具體的行動。智障兒童的語文教學應與他們的生活結合起來。
關鍵詞 :培智教育;特殊教育;智障兒童;語文教學
怎樣才能將智障兒童的語言文字學習與生活有效結合,引領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學習并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呢?我覺得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生活化
我校培智班語文采用的是重慶市教科院沈劍娜老師主編的教材,這套教材圖文并茂,將生活必備的語文知識與智障兒童當下生活有序編排。既涉及到學生的衣、食、住、行為主的各個領域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也涉及到學生的生活習慣的培養。在學科教學中幫助智障兒童適應校園生活,為以后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做好準備。
如一年級上冊《生活與語文》《上學》中的校長、老師,二年級《我愛我家》中的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年級的《好學生》、《班集體》中的同學,六年級的《好朋友》中的好朋友,涉及到的人物都是學生生活圈子中的;又如一年級上冊的學校、教室、操場、廁所,二年級的門窗,四年級的社區,都是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再如一年級的碗、筷、勺子、米、飯、菜、肥皂、毛巾,二年級的衣服、褲子、鞋子,都是學生生活中吃、穿、用的物品;二年級的《秋天》,是生活中季節特征的呈現;還有一年級上冊的上廁所、洗手,二年級的掃除,四年級的買衣服,則都是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活動。
但是教材中所用的插圖對智障學生來說不熟悉,這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難度,有的甚至會導致誤解。為了讓智障兒童更容易接受這些知識和技能,我在上課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生活化開發,盡量介紹他們身邊的人、身邊的景、身邊的事兒,例如學習家庭成員時,我請來班上一學生的父母和姐姐;在學習蔬菜水果時,買來各種各樣的蔬菜水果讓學生學習、辨認。對教材的名詞盡量通過實物展示,沒有實物的通過圖片來展示,無法演示的則播放視頻來幫助學生理解。
二、教學設計生活化
生活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不能照本宣科。教師要根據學生在生活中出現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如在學習《看病》這篇課文時,需要根據他們平時實際的看病情況進行講解,之后再結合書本和醫院實際的看病過程進行講解。我們的學生平時看病一般是在學校門口的小診所,學生在講述看病過程時,就是找醫生拿藥、打針,沒有掛號、看病、繳費、取藥這樣復雜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實際情況為鋪墊進行教學,以降低教學的難度。課后,我請有條件的家長合作,帶學生去體驗一次醫院看病的過程,以加深學生對看病流程的印象。這樣做,不僅強調教師的教學設計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強調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三、課堂生活化
智障兒童理解能力、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差,語文課堂不能像普校孩子一樣都在教室中進行,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場地,一切從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果出發,哪里最合適哪里就是課堂。如:在教學第二單元《我們的學校》時,校園就是課堂。我帶領孩子們參觀學校操場、教室、食堂、教師辦公室以及各種功能室等。在參觀中用詞語卡片向孩子們展示“學校”、“操場”、“教室”、“辦公室”,“律動室”等詞語,并補充了“廁所”、“宿舍”等等,這樣既達到教材要求會讀能認了解詞義的教學目標,又讓學生熟悉了學習、生活環境。再如在教學餐具時,學習“碗”、“筷子”、“勺子這幾個詞語時,課堂就在食堂,通過在實地展示實物,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詞義。
四、教師生活化
智障兒童語文學習最起碼的要求是能通過語言文字進行基本的交流。交流是相互的,交流訓練需要對象。凡是有機會與智障兒童進行交流的人都可以成為其語文老師,凡是與智障兒童一起生活的人都可以成為其語文老師。特別要注重挖掘家長、生活老師等與智障學生長期接觸的人在語文教學方面的潛力,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并適當進行指導,讓他們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形成教育培養的合力。
如:抓住每次家長接送孩子的機會與家長進行溝通,提高家長與孩子交流訓練的意識,說明本階段主要的學習內容和要求,使大部分的家長都可以像老師一樣握著孩子的手教育孩子書寫、教孩子認讀、與孩子溝通。又如:在教學認識和分辨“男”、“女”后,家長就發揮了作用,教師安排男家長戴男同學到男廁所,女家長戴女生到女廁所,并分別指導學生上完廁所要沖干凈,還要洗手,通過這樣的活動后,大部分學生就能分辨“男廁所”、“女廁所”,能說出“我是男生(女生),我上男(女)廁所”。家長既教育了孩子,自己的語言、行為也更加文明了。也理解了老師的付出與艱辛和對孩子們滿滿的愛。家長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也十分融洽了。
特殊教育的目標是讓每個智障孩子學會生活自理,更好地生活。智障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他們的智力發展遲緩,其思維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刻板性的特點。所以他們的學習離不開感知的對象,離不開具體的環境,離不開具體的行動。智障兒童的語文教學應與生活結合起來。讓語文教學生活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活適應能力,為將來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打好基礎,讓智障兒童也能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