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以山


截至2021 年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共1317 家, 總市值33.54 萬億元。2020 年以來,國資系統共有38 戶企業在主板上市,51戶企業在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直接融資2574 億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共有86 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超過5% 的積極股東。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在專題推進會上明確表示,要加大力度有序推進國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各地國資委要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并鼓勵各集團公司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
加大優質資產注入力度
會議明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重點做強做精主責主業,實現板塊歸屬清晰。要繼續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團公司要系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結合實際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
“一些國有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央企業整體上市公司,或因技術業務發展產生了新業務,或因資本市場認知發生變化,由于內部業務板塊多而被資本市場低估。”翁杰明表示,針對這一情況,要穩妥探索符合條件的多板塊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支持有利于理順業務架構、突出主業優勢、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價值實現的子企業分拆上市。
與此同時,集團公司擁有多個上市公司的,可多種方式重組推動優質資源向上市公司匯聚,對層層嵌套、業務分散、“小散弱”狀態的,要梳理整合;對集團整體上市的,要重點推動上市公司內部板塊整合清晰歸位,統籌實現解決同業競爭、突出主責主業雙重要求。
翁杰明強調,上市公司板塊的清理整合,要有利于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價值向中高端集聚,要有利于有條件的優勢企業成為現代產業鏈鏈長。
會議還要求國有上市公司要進一步推動股權結構優化,繼續支持和鼓勵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于50% 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持股5% 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同時,支持央企之間、央地國企之間積極探索通過出讓存量、引進增量、換股等多種形式,在上市公司引入多個國有戰略投資者。
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
“目前,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覆蓋面已達到40%,但推進這項改革的空間還很大。”翁杰明表示,要在前兩年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企業數有較大增長的基礎上,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應做盡做,爭取今年繼續保持應有的數量與質量。
會議指出,國有上市公司要做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表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各地國資委要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所需資金可依法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
與此同時,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翁杰明表示,國有上市公司要依法依規、適時運用大股東增持、關鍵核心人員增持、增加現金分紅比重等手段,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
上市公司要做三個表率
翁杰明在推進會上指出,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而言,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是當務之急、綜合性夯基之舉;規范運作是長期保障、制度競爭力所在;穩定資本市場是社會責任、國企使命所系,上市公司要在這三個方面做好表率。
一是做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表率。上市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產物,理應走在改革的前列。集團公司要強化對上市公司指導,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確保上市公司按時高質完成改革任務。同時,深入挖掘一批上市公司改革先進經驗復制推廣。
二是做依法依規規范運作的表率。要解決同業競爭,規范關聯交易,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嚴控金融投資,制止盲目鋪攤子,切實防止“脫實向虛”。
三是做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表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各地國資委要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所需資金可依法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