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阡池,石卓功*,習學良,侯 敏,蘇連波
(1.西南林業大學,云南 昆明 650202;2.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2;3.云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漾濞核桃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02)
核桃產業是云南省最大的經濟林產業之一。云南省129 個縣(市)中,有120 多個縣(市)種植核桃。截至2012 年,云南省核桃種植面積高達287 萬hm,總產量達115 萬t。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發展核桃產業政策扶持下,核桃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和產值持續增長。大理作為核桃的主產區,依托核桃產業發展,獲得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大理核桃產業已初步形成從生產、加工到營銷的產業鏈,成為全國頗具規模的核桃產業基地。
2010 年,大理被國家經濟林協會命名為“中國核桃第一州(市)”。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大理核桃品牌,積極應對國際國內貿易壁壘,提高核桃產品在國內外的市場競爭力,大理先后組織開展了“大理·漾濞核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出口基地備案”申報認證,大理“漾濞核桃”獲得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通過核桃博覽會、“中國大理漾濞核桃節”、核桃產業發展研討會等平臺,極大提升了大理核桃產業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旅游業是大理的特色產業。近年來,大理州委、州政府緊緊圍繞把大理建設成為“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勝地,中國著名的休閑之都和康體養生之地”的目標,堅持旅游與產業發展融合、旅游與文化發展融合、旅游與生態環境融合,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加快大理旅游發展步伐,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截至2017 年,大理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 120 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647 億元。2018 年7 月,大理至昆明的高鐵開通,讓大理迎來旅游新高潮,游客接待量暴增,“昆大麗”滇西旅游黃金線被重新定義,游客量創新紀錄。
旅游業作為大理的支柱產業之一,對地方產品的宣傳和消費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據統計,2017 年大理共接待近2 100 萬名外地游客。2018 年第一季度接待近1 358.04 萬名游客,同比增長6.91%。通過數據看出,大理旅游人次逐年增長,旅游產品消費必將隨之增加。核桃作為旅游產品投入市場,不僅能快速打造和宣傳區域特色品牌,而且能增加產品原料消耗,改善核桃滯銷、低價的現狀。
綜上所述,大理具有良好的核桃產業背景和旅游發展市場。借助大理旅游市場的消費潛力,將兩者結合起來,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帶動核桃產品消費,在刺激核桃產品消費過程中展現大理特色,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
本次調查范圍為大理白族自治州。調查方法包括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
為具體了解商家和消費者對核桃產品的消費偏好和需求,針對不同對象對核桃旅游產品開發情況進行市場調查。調查對象包括大理特產銷售商家、本地消費者和旅游消費者,合計發放問卷300 份,收回280 份,其中有效問卷250 份。
通過走訪大理核桃加工企業、零售商戶、電商平臺、核桃主產區農戶和林農部門,了解大理核桃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情況。
商家問卷調查包括7 個問題,調查結果見圖1~圖7。

圖1 “Q1:您是否知道核桃屬于大理特色農林產品”調查結果

圖7 “Q7:您認為大理開發核桃旅游產品的推廣要素有哪些”調查結果
根據對旅游產品商家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核桃在大理市場認知度和認可度很高,但市場上能夠見到的核桃類旅游產品很少;第二,超過80%的商家認為核桃旅游產品在大理銷售具有很好的市場,愿意合作推廣銷售核桃旅游產品;第三,在產品開發方向上,商家更傾向于開發具有區域特色的養生保健類產品。

圖2 “Q2:您認為把核桃開發成為旅游產品在大理有市場嗎”調查結果

圖3 “Q3:若開發一款核桃旅游產品,您更傾向于哪個種類”調查結果

圖4 “Q4:依據您的銷售經驗,您覺得開發一款新的旅游產品最應該注重哪方面”調查結果

圖5 “Q5:目前您了解市場上是否有在銷售的核桃類旅游產品”調查結果

圖6 “Q6:如果開發一款核桃類的旅游產品,您愿意合作銷售推廣嗎”調查結果
消費者問卷調查包括7 個問題,具體調查結果見圖8~圖14。

圖8 “Q1:您的年齡多大”調查結果

圖9 “Q2:購買旅游地區特產,您能接受的價格范圍在多少元”調查結果

圖10 “Q3:在購買伴手禮時您更傾向于購買以下哪些種類”調查結果

圖11 “Q4:您更傾向于購買哪種類型的特產”調查結果

圖12 “Q5:如果將核桃開發為旅游產品,您更希望制作成何種類型”調查結果

圖14 “Q7:如果將核桃加工成食品,您最注重以下哪個方面”調查結果
根據對核桃旅游產品消費者調查問卷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一,消費者年齡范圍集中在26~35 歲;第二,消費者在購買伴手禮時更傾向于價格適中的實用型產品;第三,在核桃產品開發上,超過60%的消費者傾向于食品類,30%的消費者傾向于工藝品類,20%的消費者傾向于保健品類;第四,在核桃食品類旅游產品開發上,消費者更注重產品的營養價值保存和儲存時間,傾向于便于攜帶且具有地區特色的核桃旅游產品,如伴手禮、工藝品、具有養生保健功能的精深加工食品等。
通過實地走訪大理核桃加工企業、零售商戶、電商平臺、各縣核桃主產區農戶以及相關林農部門,詳細總結出了現階段大理核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核桃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全過程的情況。
盡管大理核桃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已具相當規模,標準化建設、產品加工營銷、科技支撐水平全國領先,但在核桃產業發展過程中,“大資源、小產業”的狀況仍然十分突出。1979—2015 年,大理核桃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價格持續走高,但存在單產低、整體品質差、規模化和基地化程度低、產品開發程度低等問題。2018 年起,云南省核桃市場逐漸低迷,價格大幅下跌,最低跌至8 元/kg,核桃出現滯銷的情況。大理作為核桃主產區,集中、客觀反映了核桃市場的變化和存在的問題。現階段大理核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圖13 “Q6:作為伴手禮,在包裝上您更喜歡以下哪種類型”調查結果
調查數據顯示,2017 年大理核桃種植面積達67.67 萬hm,核桃產量33.86 萬t,產值76.08 億元。隨著掛果、盛產核桃面積不斷增加,未來大理核桃產量將持續增長,但核桃產業發展速度未能跟上產量的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大理核桃產業市場發育程度仍然很低,整體品質不高,加工貿易滯后,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核桃專業市場體系。
與新疆、浙江等核桃種植區相比,“漾濞核桃”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品種果仁飽滿、色白、口感好,原料品質極佳。
在產品加工和品牌建設方面,云南省核桃產業市場競爭力明顯不足。云南省核桃加工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生產設備陳舊單一,初加工80%以上靠人工,成本較高且缺乏行業標準。初加工產品產量和品質無法與外省大企業抗衡,影響了云南省核桃的整體市場競爭力。
據統計,大理核桃加工企業近500 戶,但由于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缺乏等制約,沒有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大部分企業和個體戶生產的初級產品,只是作為深加工的原料輸出,產品附加值低,無品牌影響力。缺乏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引導和支撐,導致大理核桃市場穩定性較差。核桃加工企業發展良莠不齊,包裝和品牌宣傳不到位,產業發展缺乏統一性、協調性和創新性。
大理核桃交易仍然局限于散戶向核桃種植戶收購,通過人工初加工后,向省內外市場批量輸出初級產品。從長遠來看,如果扶持政策不匹配、市場監管不到位,“倒買倒賣”的運營模式很難支持核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大理缺乏規范的核桃交易市場和大型電商銷售平臺,核桃產品的加工、銷售和運輸缺乏統一管理,流通領域未真正建立起分級、包裝、質量保障體系,市場服務體系不健全,阻礙了核桃產品的流通。
受云南省地理環境限制,核桃栽培、管理、采收、加工一系列過程都依靠人工進行,導致核桃成本偏高,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不占優勢。
“漾濞核桃”作為大理區域特色品牌,在全國乃至世界負有盛名,但由于缺乏品牌保護意識,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云南省范圍內出現很多假冒“漾濞核桃”的現象。很多以次充好的核桃打著“漾濞核桃”品牌進入市場,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漾濞核桃”的聲譽。
據調查,大理核桃營銷渠道主要為超市、商店批發售賣,市場零售魚龍混雜。核桃產品信息不對稱和消費者導向認知錯誤,一方面讓有需求的顧客買不到有質量保證的“漾濞核桃”,另一方面使種植戶和企業出現產品滯銷。
大理核桃產品以散裝初加工干果為主。超市售賣以加包裝的干果、核桃仁、核桃乳為主。核桃干果在本地的消費群體多為中老年人,購買頻率很低。消費者對核桃產品的消費意識不強,大理本土的“漾寶”核桃乳多為本地市場消費。經走訪了解,因為外省超市賬期較長,資金壓力大,所以大理核桃產品一直未能打入外省市場,而本地購買商多為餐飲行業。消費能力不足和復購率低等問題,導致大理核桃市場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調查結果,對大理核桃旅游產品開發提出以下建議。
核桃旅游產品定位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具體包括功能定位、客源定位、價格定位等,把握旅游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根據調查結果,絕大部分商家和消費者傾向于開發養生保健類產品和休閑食品。養生保健類產品屬于精深加工類,需要結合核桃獨特的保健功能和營養成分,根據不同消費者群體的需求,開發出適合不同群體的功能食品。根據調查結果,外地旅游消費者青睞于便攜、價低、有地區特色的伴手禮類休閑食品。這類產品技術含量較低,在開發過程中要定位好產品口味,保證產品質量和貨架期。除傳統的初加工休閑食品外,應將創新點瞄準生命周期較長的特色產品,結合“生態+有機”的地區優勢,體現區域特色,增加產品復購率。
產品銷售的關鍵是渠道建設。消費渠道應集中于產品專賣店、地方超市、便利店、電商網絡平臺、特產商店、觀光點超市、加油站超市、火車及高鐵特產店等,最大程度增加產品曝光率。
旅游商品對旅游消費者來說大多是首次購買,而購買本地品牌特產的消費觀念還沒有形成。開發旅游類產品要抓住游客心理,著重開發價格合理、易于攜帶、具有地區特色和紀念意義的產品。產品要注重包裝、規格和區域特色。用旅游伴手禮打出特色名片,后期再通過電商渠道增加復購率。
核桃仁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能滋養腦細胞、增強腦功能,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核桃還可用于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對癌癥患者有鎮痛、提升白細胞及保護肝臟的作用。同時,科研機構應針對老年消費群體開發益壽保健類產品,針對腦力勞動者開發保護提高腦力、視力功效的產品,針對亞健康人群開發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產品,針對運動人群開發高蛋白低脂肪的功能產品。功能產品的開發需要依托科研支撐、質量檢測、企業資金扶持及大力宣傳。
核桃產品的消費定位不應該局限于“一次性”消費。本地核桃加工企業應通過打造不同系列的產品并賦予一定的文化,建立良性、可持續性的核桃產品銷售模式,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好感,重復購買,提高品牌忠誠度和影響力。
云南省核桃產品質量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也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全力支持;不僅要加大對核桃產品生產環節的支持力度,也要加大對核桃產品銷售環節的支持力度。以“漾寶”核桃乳為例,在產品打入外省市場的環節中,科研院所應加強科技扶持,政府應加強政策、稅收支持。規范行業標準,以“龍頭帶產業”,打響大理核桃產品知名度,提高本土企業品牌認知度。
目前,大理核桃產品開發停留在初級加工層面,極大降低了核桃果的附加值。在未來的核桃產品開發中,在保持初加工產品精細化、標準化的前提下,應重點攻破核桃的保鮮、篩選、分離等技術限制,找準消費者對核桃精深加工產品的需求,實現核桃產品價值最大化。
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調查得出,大理核桃旅游產品存在開發程度低、市場占有率低、產品模式單一、產品生命周期短、消費者認知度低等問題。大理核桃旅游產品仍具有較大的銷售市場和開發潛力。云南省作為旅游大省,應利用好旅游資源,推進核桃產業發展,找到產業間互相扶持的結合點。應全面分析大理核桃產業的現狀、瓶頸以及核桃產品開發的空白區域,結合大理旅游市場和核桃營養功能價值,開發出生命周期長、貨架期長、原料消耗大的核桃旅游產品,提高“漾濞核桃”乃至云南省核桃的品牌影響力,提升核桃產品附加值,增加山區核桃種植戶的經濟收入,延長核桃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