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就業質量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研究

2022-06-13 10:17:52侯曉斌
經濟師 2022年6期
關鍵詞:生活

●侯曉斌

社區認同,指群體與固定地區之間關系的自我認同。“社區”由滕尼斯最早提出,滕尼斯認為,“社區”表示一種具有共同價值體系的同質人口所組成的社會共同體。這一定義中,并沒有特別強調地域性。但“社區”一詞由滕尼斯提出后,其含義不斷發生變化。綜合目前對社區的多種定義,地域空間、共同聯系、社會互動三個要素反映了社區內涵的普遍要素。但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新生代農民工是一個流動性較強的、生活空間與工作空間相分割的群體。工作與職業發展是新生代農民工外出的主要目的,因此,工作空間比生活空間有更為重要的意義。所以,對于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研究中的“固定地區”要擴大到整個工作和生活的空間范圍,即流入地城市。在本研究中,社區認同作為社會認同的一個研究維度,是指新生代農民工在流入地的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對自身是否歸屬于流入地城市的綜合性主觀評價。這一主觀評價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個體對自身在流入地社會融入狀況的評價,反映了個體能否在流入地建立起社會支持網絡、感受到流入地社會的友好與親切,筆者稱其為“融入性認可”;另一方面,個體融入流入地的意愿,是個體對融入于流入地城市的向往,筆者稱之為“親社區意愿”。前者反映出個體較為穩定的認同情感,后者反映的是個體進一步靠近和融入流入地社會的意愿,是一種認同的動態趨勢。

一、變量測量

為分析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質量與社區認同之間的關系,本文借鑒不同學者關于就業質量、社會認同、社區認同等實證研究中的變量與結果,通過T 檢驗、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檢驗,所涉及的變量具體包括:

(一)社區認同

對社區認同的現有研究未形成統一的操作化量表,因此筆者在現有定量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社區認同內涵的擴展,制作了全新的社區認同量表,其中包含六個項目:“我與當地人交往較多,有很好的朋友”“我覺得當地人對我比較友好”“我對當地社會有一種家的感覺”“我愿意參加當地的一些群體組織”“我比較關注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我很喜歡所在的這座城市”。

對社區的認同情況還能從是否愿意參與當地社區的集體組織上得以體現。社區認同是一種很重要的集體認同,沒有集體內部成員互動和交流的意愿,就不可能形成穩定的社區認同。因此,“我愿意參加當地的一些群體組織”一項用來測量被調查對象的社區組織參與意愿。對一個生活圈子的關注和了解是對其產生認同的基礎。個體對這個社會范疇的關注是對所在社區實現充分認識的前提條件。很難想象,一個不愿關注自身所在社區范圍內事情的人如何對該社區產生認同感。因此,是否愿意關注某個社區的相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個體對這一社區的認同程度。“我比較關注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這一項目考察了新生代農民工對流入地的關心意愿。在關注和認識特定的社區之后,個體會對該社區做出一個偏好性的主觀評價。社會認同是由社會分化、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原則建立、通過內群體和相關外群體的比較中獲得的。因此,對流入地社會的總體感受影響著個體對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權衡比較結果,進而影響到個體對社區的認同情況。因此,“我很喜歡所在的這座城市”這一項目來考察新生代農民工對流入地的情感偏好。將以上6 個項目編入利克特量表進行測量,分別設置“非常不同意”“不太同意”“一般/說不清”“比較同意”和“非常同意”5 個等級來測量被調查對象對社區認同6個項目的看法。分數越高,認同感越強。

為方便研究社區認同變量的內部構成,將該量表中的6個項目進行信度檢驗,各個項目間存在不同程度的相關性,6個項目的Alpha 信度系數為0.755,說明該社區認同量表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信度,因此,可以進一步分析各項目間的內在結構。筆者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社區認同的6 個項目進行因子分析,KMO 值顯示為0.780,Bartlett 球形檢驗P 值為0.000,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適合做因子分析。根據因子負荷結果,將兩個因子分別命名為“融入性認可因子”和“親社區意愿因子”,如表1 所示。

表1 社區認同因子分析表

(二)人口學特征變量

本研究所涉及的人口學變量包括:性別、年齡、戶口、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在流入地生活時間。其中,性別、戶口、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為虛擬變量,年齡、在流入地生活時間為定距變量。

(三)就業質量變量

參考目前對就業質量測量的相關研究,筆者將其操作化為勞動獲得、職業發展、職業評價三個方面。其中,勞動獲得通過勞動報酬、福利保障兩項進行測量;晉升經歷、工作穩定性兩項用來測量職業發展;職業評價通過工作價值評價和工作滿意度來測量。

具體而言,勞動報酬通過對“上個月工資收入”取對數進行測量;福利保障通過“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單位包吃包住、年終獎、其他商業保險”10 項進行測量,單位提供其中任何一項記為1 分,沒有則該項記為0 分,將10 項得分加總,得到福利保障總分;晉升經歷通過“過去兩年,您有沒有獲得技術等級或職務上的晉升”進行測量;就業穩定性指數可以用一個人保持多于6 個月的時間從事一項工作的可能性來衡量。因此,通過“目前這份工作做了幾個月”來測量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穩定性。

主觀方面,通過新生代農民工對“我的價值在工作中得到充分體現”“工作讓我有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工作讓我得到了尊重”這三個問題的看法來測量其工作價值評價。分別設置“不同意”“不太同意”“說不清”“比較同意”“完全同意”5 個等級測量其對工作價值評價的高低,依次記為1~5 分,將3 項得分加總獲得工作價值評價總分。工作滿意度則通過對“工作收入”“工作環境和條件”“單位管理制度”“工作中的晉升機會/發展前途”“工作穩定性”“同事間的相處方式”“直屬上司的人品和工作作風”7 項的滿意程度使用利克特量表來衡量。“很不滿意”記為1 分、“比較滿意”記為2 分、“一般”記為3 分、“比較滿意”記為4 分、“很滿意”記為5 分,將7 項得分加總獲得工作滿意度得分。得分越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滿意度越高。

二、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現狀分析

(一)文化程度與社區認同

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影響勞動者就業質量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個體的就業狀況越理想,可能會進一步增強務工者對城市社區的認同感。為方便進行數據分析,筆者將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劃分為“初中及以下”“高中/ 中專/ 職高”“大專及以上”來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與社區認同之間的關系。從文化程度來看,被調查對象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占30%,高中/ 中專/ 職高的農民工占40%,文化程度在大專及以上的農民工占30%。

表2 受教育程度與社區認同(χ±s)

通過單因方差檢驗可知,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新生代農民工在社區認同總分及兩個維度均上存在顯著差異。進行Tukey HSD 檢驗發現,在社區認同、融入性認可、親社區意愿得分上,均為初中及以下和大專及以上兩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其他不同文化程度之間無顯著差異。

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勞動力市場上越有競爭優勢,對工作和生活擁有較強的駕馭能力。較高的受教育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勞動者在就業所在地長久生活的自信心,進而增強對流入地城市社區的歸屬感與融入感。

(二)工作行業與社區認同

通過整理文獻資料發現,新生代農民工主要集中的就業行業包括制造業、建筑業和商業服務業。從工作行業來看,被調查對象中,制造業從業人員592 名,占到總樣本數的49.3%;商業服務業人員196 名,占總樣本數的16.3%;批發/ 零售業人員151 名,占總樣本數的12.6%;建筑業從業人員85 名,占7.1%;其他行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總樣本數的14.7%。為比較從事不同行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在社區認同及其維度上的差異,筆者運用單因方差分析來比較不同行業的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差異情況。

表3 不同行業與社區認同差異分析(χ±s)

統計結果顯示,不同行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在融入性認可因子、親社區意愿因子和社區認同的總得分上無顯著差異,F檢 定 值 分 別 是 0.824 (P=0.510)、1.938(P=0.102)、1.653(P=0.159)。這與楊健、吳金鳳(2013)在深圳和昆明的研究結果不同,他們認為新生代農民工所從事的行業類別與其對城市的社區認同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從事服務業的外來務工者的社區認同高于從事加工制造業的務工者。

(三)月收入與社區認同

工資收入與報酬是就業質量中的重要指標,也是大眾評價務工者工作能力的直觀標準。在調查問卷中,設置了“您上個月工資收入是多少元”來測量被訪者的月收入。調查發現,新生代農民工的上月工資收入平均為3277.34 元。其中,月收入為2000 元及以下的占23.7%,月收入為2001~3000 元的占38.0%,月收入為3001~4000 元的占19.9%,月收入高于4000元的占18.3%。為分析不同月收入的新生代農民工在社區認同上是否存在差異,筆者用單因方差分析來檢驗。

由表4 可知,新生代農民工在月收入上的差異對親社區意愿得分、社區認同總分存在顯著影響,在融入性認可得分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進行Tukey HSD 檢驗發現,月收入2000 元以下的和月收入4000 元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在親社區意愿因子和社區認同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因此,月收入水平較高的新生代農民工比月收入水平較低的新生代農民工對流入地城市的親社區意愿和社區認同感更為強烈。月收入居于中等水平(2001~4000 元)的被調查對象與其他收入水平的被調查對象在社區認同及其維度上均未表現出顯著差異。

表4 不同月收入與社區認同差異分析(χ±s)

較高的收入水平既有助于滿足務工者各方面的物質需求、提高務工者的生活質量,也能夠使務工者從工作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增強在城市掙得美好生活的自信心。因此,收入水平較高的務工者會在更大程度上將自己的職業前途與城市社會發展聯系起來,提高對流入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關注度。同時,個體的經濟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其社會地位,經濟收入高的個體,其社會地位有一定提升。為滿足尊重的需要,收入較高的個體參與群體組織和活動的意愿也會有所增強。進而提升務工者對流入地城市的好感。

(四)是否晉升與社區認同

技術和職務上的晉升既是勞動者努力工作的動力,也是對勞動者工作能力的肯定。通過“過去兩年是否獲得過技術或職務上的晉升”來測量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發展狀況。調查數據顯示,33.7%的新生代農民工過去兩年內獲得過晉升。通過獨立樣本T 檢驗來考察晉升情況是否會影響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結果見表5。

表5 是否有過晉升與社區認同差異分析(χ±s)

T 檢驗顯示,過去兩年是否有晉升經歷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融入性認可、親社區意愿均存在影響。兩年內獲得過晉升的務工者比沒有獲得晉升的務工者的社區認同感高。技術和職位的晉升是對務工者的獎賞和鼓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個體的物質和心理需求。物質層面,伴隨晉升而來的是福利待遇的提高;精神層面,技術和職位晉升可以增強勞動者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因此,獲得晉升能夠促進勞動者對承載這份工作的城市增強正向和積極的認同。

綜上,筆者從文化程度、工作行業、月收入和是否晉升幾個方面分析了文化程度與就業特征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是否存在影響。在文化程度方面,大專及以上文憑的新生代農民工比初中及以下的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度高;在工作行業方面,不同行業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不存在顯著差異;在月收入方面,收入在4000 元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感最為強烈;在是否晉升方面,有過晉升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比沒有晉升經歷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感高。

從文化程度與就業特征可以看出,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存在內部分化。雖然新生代農民工具有相似的身份特征,但個體的生活閱歷與工作狀況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是影響該群體內部社區認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影響因素分析

(一)人口統計學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

從表6 的模型Ⅰ中可知,在人口統計學變量中,文化程度、戶口、到流入地生活時間三個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存在顯著影響,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對社區認同則無顯著影響。

表6 社區認同的影響因素多元回歸分析

首先,從戶口所在地來看,持有省外戶口的新生代農民工比來自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度低。持有省內戶口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總分均值為20.02 分;持有省外戶口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總分均值為18.94 分,比來自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低了1.08 分。說明來自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在流入地的交往與融入情況更為融洽。省內務工者的家鄉距離流入地城市近,與流入地城市人文習俗相近、生活方式差異小,能夠獲得更多來自朋友、親戚的社會支持。相比之下,來自省外的務工青年的社會支持系統較為薄弱,并與當地居民之間存在一定的語言障礙,與當地人接觸、交往的可能小于省內務工者。因此,來自省外的青年務工者對待流入地城市有著更為強烈的疏離感。

其次,從到流入地的生活時間來看,到流入地生活時間越長,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度越高。到流入地生活時間在五年以內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得分均值為19.04 分,到流入地生活的時間在五年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這一均值為20.18 分,比前者高出1.14 分。模型Ⅰ結果顯示,到流入地的生活時間每增加一年,新生代農民工對社區的認同度增加0.103分。與流入地社區生活接觸的時間越久,新生代農民工對家鄉社會的記憶越淡漠,愈加難以回歸家鄉的鄉土生活;城市生活經驗的長期積累使他們在流入地城市生活中游刃有余。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代農民工對流入地社區的認同度越高。

再次,人口統計學中的其他變量,如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沒有顯著影響。隨著我國社會進步、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別平等意識日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邁入社會,在市場經濟中尋求自我實現。在調查中,對“女性養家也是很正常的事”這一說法的觀點上,49.3%的人表示同意,不同意這一說法的只占18.6%。換句話說,經濟生活中女性越來越能夠獨立自主、獨當一面,而非依賴男性。雖然,現階段我國在用工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別歧視,但經濟生活中,女性同男性一樣,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新生代農民工選擇到流入地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因此,經濟上的獨立平等使得女性在社區生活中與男性獲得同樣的感受和體驗。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的認同狀況反映了在社會交往中的主觀感受,這一感受與城市生活經歷相關,城市生活經歷并不取決于年齡、婚姻狀況。因此,年齡和婚姻狀況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不存在顯著影響。

(二)就業質量各要素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

隨著模型Ⅱ中就業質量各方面指標的加入,模型整體解釋力提高到19.3%,說明就業質量對社區認同具有影響作用。其中,勞動獲得方面的福利保障、職業發展方面的晉升經歷,以及職業評價中的工作價值評價和工作滿意度四個要素對社區認同存在顯著影響。

第一,勞動獲得與社區認同的關系。由模型結果可知,在勞動獲得方面,福利保障對社區認同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給予員工一定的福利保障是企業用以激勵和保留員工的方式。在勞動報酬不會減少的前提下,務工者獲得的福利保障越充足,越能促進其固定服務于一個雇主或企業。數據結果顯示,福利保障每增加一分,社區認同增加0.079 分,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在工作中所獲得的福利保障越充分,對流入地城市的社區認同感越強烈。

第二,職業發展與社區認同的關系。職業發展中的晉升經歷對社區認同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晉升經歷顯示了被調查對象在兩年內的晉升情況。獲得技術等級或職位上的晉升有助于增加務工者對職業生涯的信心,進而增強在城市社區的存在感。由模型結果可知,在過去兩年內獲得過晉升的新生代農民工比未獲得過晉升的社區認同高出0.430 分,說明新生代農民工獲得職業上晉升的機會,能夠增強對城市社區的認同感。

第三,職業評價與社區認同的關系。與就業質量的客觀方面相比,新生代農民工在就業主觀方面的評價對社區認同的影響作用更大。數據模型顯示,工作價值評價、工作滿意度都對社區認同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工作價值評價測量了新生代農民工在工作崗位上是否獲得了尊重和廣闊的發展天地,自我價值是否在工作中得以實現。勞動者在工作中獲得證明自我價值的機會,不僅能夠增強自信心,也容易增強對周圍環境的好感。數據結果顯示,工作價值評價每增加一分,社區認同增加0.345 分,說明新生代農民工的自我價值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得越好,社區認同感越強。因此,福利保障和晉升經歷關系到外來務工者對待工作的信心和對未來的規劃。充足的福利保障條件能夠使務工者從工作本身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暢通的晉升通道為務工者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創造可能,積極向上的心態進一步增強其對城市生活的信心,促進其與城市社區的融合。雖然工作價值評價和工作滿意度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但從主觀上對工作的價值評價和滿意程度決定了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職業生活的滿足與否。新生代農民工對所從事職業抱有信心,便容易獲得職業生活上的自我實現感,增強對未來城市生活的憧憬,對承載這份職業的城市也會減少隔閡與自卑、增強認同感與融入感。

(三)融入性認可的影響因素分析

表7 中的模型Ⅰ顯示了人口學特征、就業質量四因素對融入性認可因子的具體影響。從模型數據可知,模型Ⅰ的解釋力為14.1%,F 檢定值顯著(P≤0.001)。通過模型可知,對新生代農民工融入性認可有顯著影響的因素包括是否為省內戶口、到流入地的生活時間、工作價值評價、工作滿意度。

表7 社區認同兩個維度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在人口學特征中,在戶口所在地方面,與省外戶口的務工青年相比,來自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在融入性認可方面的得分高0.537 分。省內的務工者與流入地城市社區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差異小,語言交流的障礙少。在本次調查中,持有本省戶口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到51.2%,占總樣本數的一半以上。另外一半外來務工者來自于全國各個省份。相較于來自省外的務工者,來自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占有絕對的數量優勢,更易在流入地城市建立起來自家庭、朋友的社會支持網絡,更易對周圍環境產生親近感和家的歸屬感。

到流入地生活時間與融入性認可因子呈正向相關,到流入地生活時間每增加一年,融入性認可因子的得分增加0.056分。到流入地時間在五年以內的融入性認可得分為9.16 分,比到流入地時間超過五年的外來務工者低0.54 分。到流入地工作生活的時間越長,與當地人接觸的機會越多,越容易結交到新朋友,感受到來自流入地社會的溫暖,因此,能夠更好地融入流入地城市社區的圈子中。

與表7 的整體模型相比,就業質量客觀方面的兩個因素:福利保障、晉升經歷對個體的社區認同總分和融入性認可因子得分的影響存在差異,其他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在社區認同總分和融入性認可因子上的得分影響效果一致。福利保障和晉升經歷對融入性認可因子的得分沒有顯著影響,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即使獲得較為全面的福利保障、得以晉升的機會,也不會影響其人際交往狀況和融入狀況。

(四)親社區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

表7 中的模型Ⅱ顯示了人口學特征、就業質量對親社區意愿的具體影響。由表中數據可知,模型Ⅱ的解釋力為15.2%,F 檢定值顯著(P≤0.001)。從模型可以看出,年齡、到流入地生活時間、勞動獲得中的福利保障、職業發展中的是否晉升、職業評價都對親社區意愿因子存在顯著影響。

在人口統計學特征中,年齡每增加一年,親社區意愿得分便增加0.064 分,說明新生代農民工的年紀越大,越愿意關注、參與并喜愛流入地城市的生活。到流入地生活時間與親社區意愿因子呈正向相關。到流入地生活時間每增加一年,親社區意愿得分增加0.036 分。年紀偏小的務工青年在選擇工作時不需要過多考慮家庭負擔和家庭責任,只要工作得開心、滿意就好。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在去技術化的生產線上打工的“90 后”青年對單調重復的勞動普遍表示不滿,在生產線上工作的“90后”農民工或是初入社會、為了尋求社會經驗,或是為了填補暫時的工作空白,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年齡較大的“80 后”青年對未來的職業規劃較為清晰,對待流入地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的猶豫和徘徊少于年紀較輕的青年人。

與表7 的整體模型相比較,人口統計學變量中的年齡、戶口兩個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在親社區意愿因子和社區認同總分上的影響作用不同。年齡對社區認同總分沒有顯著影響,但對親社區意愿因子存在顯著影響;戶口對社區認同總分存在顯著影響,但對親社區意愿因子沒有顯著影響。在年齡方面,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新生代農民工需要在社會生活的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與流入地城市打交道,如權益保障、孩子上學等。對社會生活各方面信息的需求,使得年紀稍長的務工者主動或被動地關注、參與和流入地城市相關的信息、活動。在去技術化的生產線上打工的青年人以初入社會的“90 后”青年為主,而這樣的工作崗位要求做單調重復的動作。他們缺乏工作經驗,通過同鄉或朋友介紹來工廠打工,出于對未來的不確定,僅僅關注與自己相關的生活圈、朋友圈,對城市生活的關心和參與意愿較小。在戶口所在地方面,一般而言,對某個地域的關注或參與更多地與個體的需要和情感相關,與個體來自于省內或省外并無直接關聯。

四、總結

(一)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質量現狀

工資收入、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等客觀物質層面是就業質量的重要測量維度,雖然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有限,但關系到其基本的生存狀況。總體而言,被調查的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質量客觀方面表現較差。第一,月收入水平大幅低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就業人員工資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3.96%;第二,被調查對象平均只享受三項福利保障,其中,醫療保險的參保率最高,為55.2%,養老保險參保率為45%,工傷保險參保率41.7%,還有19.8%的被調查對象沒有任何一項福利保障;第三,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時間過長,平均每天工作9.38 個小時,比8 小時工作制多出1.38 個小時;第四,在晉升經歷方面,只有33.7%的被調查對象在過去兩年內有過職位上的晉升;第五,工作穩定性上,在調查中發現,從事目前工作的時間在六個月以下的高達35%,從事目前這份工作的平均時間僅為21.7 個月,因此,被調查對象的工作穩定性較差。這與新生代農民工在地域上的特殊性相關,其流動意愿更強,更愿意嘗試新的工作領域和工作環境。在調查中,有30%的務工青年不愿與所在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因為他們處于工作嘗試階段,不愿由于勞動合同的牽絆而錯失更好的工作機會,但代價是其勞動權益無法獲得有效保障。與此相對應,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穩定性較差。職業評價中工作價值評價與工作滿意度是個體對所從事工作的主觀評價。總體而言,新生代農民工對于所從事職業的評價處于中等水平。有40.2%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價值的評價是“模糊、說不清”的,但也有39%的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工作的價值持積極、肯定的態度;61.6%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工作總體狀況表示“一般滿意”。

(二)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現狀

總體而言,有1/3 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社區認同依然處于模糊狀態:既沒有對流入地城市產生消極排斥的情感,也沒有強烈認同于流入地城市的情感。雖然半數被訪者表示關心和喜愛流入地城市,但僅有1/4 的受訪者對流入地城市有家的感覺,新生代農民工尚未對流入地城市產生較為強烈的家的歸屬感。具體來說,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對自身在城市社區的融入評價較低;另一方面,這一群體融入城市社區的愿望較為強烈。因此,新生代農民工抱著美好的愿望參與城市生活,但在城市生活中遭遇到了一定的現實障礙。較低的教育程度、不高的月收入、較長的工作時間、在工作中未能得到賞識和晉升都是其適應城市生活的潛在障礙。這也從側面說明,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狀況存在內部分化。雖然這一群體總體上對城市社區認同較為模糊,但文化水平高、收入高、工作時間短、獲得過晉升的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社區的認同度更高。

在筆者與被調查對象的溝通中發現,新生代農民工身處異地他鄉,最重要的生活內容是跟老鄉、現有的同事交往,異鄉人圈子中形成的內群體認同成為了他們生活的重要支撐。他們并不認可這種漂泊的生活,但又希望通過現在的努力換取未來的安定;他們并不悲觀,大多精神狀態不錯,很樂觀、很健談、很友善。

(三)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因素

筆者利用多元回歸的方法分析了人口統計學特征、就業質量對新生代農民工社區認同的影響作用。通過分析發現,人口統計學變量中的某些要素對社區認同存在顯著影響,某些要素并未顯示出對社區認同的顯著影響。具體包括:戶口所在地對社區認同存在顯著影響,戶口所在地為省內的新生代農民工的社區認同度高于省外戶口的務工者;到流入地生活時間對個體的社區認同存在顯著影響,到流入地城市生活時間越久,社區認同感越強。但在對社區認同的兩個維度影響因素進行具體分析時,人口學特征中的年齡、戶口所在地兩項對親社區意愿因子的影響作用表現出差異;年齡越大,新生代農民工的親社區意愿越強烈,但年齡對融入性認可因子沒有顯著影響;持有省內戶口的新生代農民工比省外戶口的融入性認可度高,但戶口所在地與親社區意愿因子不存在顯著相關。

在就業質量的客觀方面,月收入、工作穩定性對社區認同都沒有顯著性,但福利保障、晉升經歷在社區認同的不同維度上存在不同的影響結果:福利保障對社區認同總分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福利保障越充足,社區認同分值越高;晉升與否對社區認同總分有顯著影響,獲得過晉升的新生代農民工比沒有獲得晉升的社區認同感強。在融入性認可因子上,福利保障和晉升經歷都不存在顯著性,福利保障和晉升經歷對親社區意愿方面存在顯著影響;福利保障越充分,新生代農民工的親社區意愿越強烈;在技術或職位上獲得過晉升的新生代農民工的親社區意愿更為強烈。在就業質量的主觀方面,無論是對工作價值的評價還是對工作滿意度的高低,對社區認同的不同維度都存在顯著影響;對工作價值的評價對社區認同感、融入性認可、親社區意愿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工作滿意度對社區認同感、融入性認可、親社區意愿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雖然新生代農民工總體就業質量不高,但他們能夠客觀地對自身境遇做出評價:年紀尚輕、工作時間短、工作經驗不足。因此,工作報酬低、工作辛苦在他們內心承受范圍內。新生代農民工對未來抱有期望,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和城市生活是他們在城市拼搏奮斗的不絕動力。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職業生活是每個個體重要的生活板塊,職業角色亦為個體的核心社會角色。因此,職業生活是否與內心期望相匹配,是個體能否更好地融入所在社會環境的重要影響因素。這就需要新生代農民工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定位,相關企業單位與政府部門應加強就業引導與咨詢服務,關心外來務工人員的內心需求,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職業生活和城市生活。

猜你喜歡
生活
生活另一面
漫生活
愛生活,愛思考
愛生活,愛思考
社保讓生活有底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07:16:27
漫生活?閱快樂
生活感悟
特別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創意給生活帶來了快樂
無厘頭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水煮生活樂趣十足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69综合网| 在线免费看片a| 日本午夜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国产玖玖视频| 91九色最新地址|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22sihu国产精品视频影视资讯|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免费亚洲成人| 精品1区2区3区|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AV熟女乱|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亚洲 欧美 中文 AⅤ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高清不卡毛片|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 91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系列专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 在线免费看片a|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产av色站网站|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伊人久综合|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久久网欧美|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91在线一9|永久视频在线|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1精选国产大片|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深夜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拍爱| 亚洲国产中文综合专区在|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