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歡
在全球一體化的影響下,社會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只增不減,高校也越來越重視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食品專業英語教育作為重點教育內容之一,對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而言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針對食品專業英語的教育現狀,分析現存問題并逐一擊破,保障英語教學的創新性與前沿性,完善英語教育方法?;诖?,本文主要探究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現存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分析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實踐策略,以提高英語教育質量,增強學生課堂體驗感,從而為食品行業輸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食品專業英語教育是英語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融合了食品專業知識與大學英語教育內容,滿足了現代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基本需求。食品專業英語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基礎英語能力,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的專業應用技能,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更要求當代大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交流技能。但就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內容不夠全面,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整體教學效果有限,同時也缺乏完善的考評機制綜合考評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應用情況。因此,應當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專業英語教育實踐工作的探索,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
一、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現存問題
(一)教學內容不全面
食品專業英語教育工作還處于初期階段,高校對食品專業英語教育仍處于初始的探索階段,缺乏基礎的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經驗,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方面還需不斷完善與探索。這也導致高校食品專業英語教育課程內容選擇不夠全面,部分教學內容不具備系統性與前沿性特點;同時,也缺乏統一的英語教材,大部分是根據英文材料自主編寫而成,但此類英文材料對食品專業的覆蓋面較為狹窄,缺乏一定的專業性,食品專業的英語詞匯更是少之又少。一般自編教材的依據主要來源于外文文獻,與我國食品專業的發展情況并不相符,也未實現有效的轉換與銜接,進而導致理論內容過時,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貫性較差,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綜合實力提高的要求。從教學實踐角度出發,食品專業英語教學大多數是以閱讀為主,對學生聽說方面的訓練較為匱乏,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未得到有效強化,進而與當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并不相符,因此食品專業英語教育應積極選擇前沿性教學內容,與時俱進,優化教學資源。
(二)教學方法較單一
傳統教育理念對當下的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授課方式大多數是以理論講解為主,課堂的互動效果較差,教師始終占踞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語法知識與專業英語詞匯,師生之間的互動少之又少,學生課堂體驗感較差,進而制約了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教學效果。在此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不斷下降,在課堂中存在開小差甚至逃課等問題。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注重講解專業的學術知識,但教學內容卻并未與食品專業的實踐應用相連接,情景教學效果難以得到展現。教育教學工作重點放在詞匯記憶、語法理解等書面知識,對學生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卻少之又少,學生在工作后無法將已學的英語知識與企業的實際運行相聯系,英語交流水平難以提高。高校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缺乏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課堂教學大多以PPT為主,課件中的視頻圖片元素較少,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高校對本門課程的課時安排較少,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年,這就要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英語知識的學習,教學效果難以保障。
(三)對課程教學不重視
食品專業英語課程雖然作為食品專業的必修課程,但與大學英語課程相比,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的重視度遠遠不夠。雖然當前高校為了推動食品專業課程的可持續發展,相應地設立了專業的課程,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缺乏重視。食品專業英語只是局限于基礎知識的學習,而食品專業作為一門多學科的專業,涵蓋了生物化學、營養衛生、微生物等多個方面的知識,知識體系較為龐大,如果食品專業英語教育內容只是包含基礎知識,卻未與其他專業知識相融合,則難以保障最終的教學效果。而且,當前部分高校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課時安排較少,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無法讓學生掌握諸多專業的食品英語詞匯,教育教學效果難以得到保障,而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實踐能力也難以顯著提高。除此之外,課程時間安排的不合理,導致學生的課業負擔較為繁重,學生面臨著考研、就業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對食品英語專業教育課程的投入程度較低,從而影響了食品專業英語的教育質量,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實力。
(四)缺乏考核評價機制
就當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考核方式來看,一般主要以理論測試為主,通過閉卷考試來檢測學生對專業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英語單詞記憶、詞句翻譯、文章理解等等。但此種教育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往往將重點放在詞匯記憶與語法應用上,進而導致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應用實踐能力培養被忽略。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個企業國際交流合作的機會日益增多,食品行業對英語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只增不減,復合型人才要求學生不可局限于理論知識之中,還強調了學生英語溝通交流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從學術角度出發,食品專業英語教學中,單詞的熟悉記憶、語法的精通只是必備的英語技能,最終要應用到英語文獻解讀與英語論文等內容之中。因此,高校應當將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時代的發展狀況充分融合,制定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二、食品專業英語教育的實踐探索
(一)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
食品專業英語作為應用型課程,隨著食品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其國際化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食品專業英語在教育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受到傳統教育觀念與教學方式的影響,食品專業英語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中,高校為此門課程安排的課時有限,難以增強學生對食品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進而導致學生的英語綜合實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食品專業英語教學內容本就較為復雜,而且包括諸多專業的英語單詞與詞匯,同時文章也極具專業特點,因此,高校應適當增加食品專業英語課程課時,同時也要深入挖掘英語教學內容,使得食品專業英語教育能夠體現出多層次性特點,以此為學生創造實踐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食品專業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為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有效幫助。比如,高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外資食品工廠,并積極學習國內外食品法規,了解食品加工過程。6A3C6BB4-0127-468A-A29E-A01F00ACE3EE
(二)保證教學內容的前沿性
食品專業英語教育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為行業交流做好準備,促進學生專業學習與職業發展的共同進步。作為應用性較強的語言課程,學生需要具備多層次的文獻閱讀能力,因此食品英語教育工作應當適當融入英語教學材料,強化學生專業英語語感,保障食品專業教學內容的前沿性與系統性。
首先,除了學習專業術語加強閱讀練習以外,還應當在教學內容中添加口語聽力訓練,增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課堂教學形式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在網絡教育平臺以及多媒體的支持下,完善教學內容。比如,利用在線教育平臺開設網上公開課,并引進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的英語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食品專業英語交流語境,潛移默化地掌握專業英語詞匯的標準發音,并應用行業專業術語進行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滿足復合型人才培育需求。
其次,確保教學內容的前沿性。在選擇教學內容時,除了圍繞教材而展開,也應當追蹤近些年來食品專業的熱點問題與最新發展情況,并將其與英語教育相融合。比如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可以完善教學重點,加強學生對食品營養、新資源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等多個重點問題的關注,除了開設基礎的閱讀課程以外,還可以帶領學生共同探究前沿與熱點的英文材料、英文視頻,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綜合考慮本階段學生的英語綜合實力,專業材料的選擇難度不可過高,要讓學生既能夠實現頭腦風暴,也能夠感受到收獲帶來的喜悅感。比如,可以選擇在國際頂尖雜志中發表的評論文章,既能夠涉及食品專業知識,也能夠降低研究難度,拓寬學生對專業知識了解的視野,提高其英語專業化水平。
(三)創新英語教育方法與模式
結合教育教學現狀,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專業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向。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將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有機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完善教育體系。而學生可以在信息資源與教學工具的協助下達到學習目標,提高專業能力,實現對應用型人才的有效培養。因此,食品專業英語教育可以分別從現代化教育手段與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研究,構建完善的英語教學情景。比如,食品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視頻課件、音頻、動畫資源等教學手段,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拓展。小組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引導下推動課堂教育的高效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并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應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其英語綜合實力,實現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目標。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借助英語學習視頻,組織學生針對視頻內容進行討論,并針對最終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也可以結合當下熱門食品行業問題設定開放性話題,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而后應用英語專業知識進行總結匯報。比如,近年來食品行業十分關注食品安全等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從多個視角進行探討,并在文獻資料的支持下,剖析食品安全的風險因子,結合近年來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如何預防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學生最后可應用PPT等多種形式進行展現,講解方式最好以英文為主,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四)構建系統化考核評估體系
系統化的考核評估體系,應當更注重評價的過程,不可單一局限于某一評價指標中,也不可將評價指標過于簡單化。因此在構建考核評估體系時,可以引入建構主義的評價觀,對現有食品專業英語教學考核體系進行完善,評價內容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英語詞匯,同時也要加強對知識識別、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并針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設立相應的考核方式,注重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使考核內容不僅能夠解決學生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的問題,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而評價方式除了傳統的考試以外,也應當注重方式的層次性與多元化。比如,教育考核應當合理安排期中課堂參與度占比10%,小組選題、探討、英文展示情況占比20%,小組專業論文翻譯、總結占比10%,課外資源應用情況占比10%,期末考試占比50%,確保能夠綜合考察學生在一學期內的表現情況。而評價主體也要有所改變,除了教師評價考核以外,還可加入學生、社會等多個主體,學生則主要評價小組成員參與情況以及課堂表現情況,社會則是重點評價學生在實習等階段英語應用情況與應用水平,進而使得考核評價體系更加完善、可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食品專業英語教育應當積極踐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不斷提高師生對食品專業英語教學的認識,保障英語教學內容選擇的前沿性與合理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與此同時,也應積極完善食品專業英語教育方法,從多個角度完善英語教學體系,并在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支持下,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己谁h節需要綜合考慮多項影響因素,積極構建系統化的考核評估體系,完善考核指標,優化食品專業英語教學路徑,促進教育改革。6A3C6BB4-0127-468A-A29E-A01F00ACE3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