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璐璐
摘 要:新形勢下,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和醫療市場的擴大,每個醫院個體都將面臨新的經營管理格局,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然無法滿足醫院的管理要求。而財務管理工作作為與醫院的經營狀況以及稅務資金息息相關的工作,必然成為醫院加強自身建設的重點。因此,新形勢下的醫院應當認清自身的經營管理結構和盈利性質,梳理當前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探索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即增強財務管理意識,培養財務管理人才,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和內部審計制度,以及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
關鍵詞:新形勢;醫院;財務管理;完善途徑
中圖分類號:R197.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5-0137-03
財務管理,作為醫院的一項重要控制手段,既是醫院進行其他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醫院內部可以有序運轉的重要保障。醫院對于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應秉持統一標準的原則,實行有效的分級管理制度,使得各層級各崗位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履行自己的財務管理職責,并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在傳統的經營理念中,醫院作為承擔重要社會職能的生命健康救助部門,其本身的盈利性質常常為人所忽略。也因此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于醫院的監督和扶持力度都很大,很多醫院都缺乏建設自身財務管理體系的經驗,以至于在新形勢的醫改背景下,無法快速應對自身的財務管理需求,醫院的財務管理能力亟待加強。
一、醫院財務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一)財務管理的內涵
財務管理指的是對于自身組織內部財務工作和財務信息的管理,其需要在整體的管理目標的指導下,針對醫院組織內部產生的現金流量、利潤分配、資金流通進行科學的管理,降低醫院面臨的財務風險,保障醫院的經濟活動順利開展。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都有進行財務管理的必要。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在全國范圍都響應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下,醫院無法正常開診并要全力配合國家的防疫規定,無數醫院都面臨了巨大的虧損,如果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無法應對突發的財務風險,就容易導致醫院的資金無法正常流轉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醫院應當遵守行業內的財務管理原則,并做好各個財務體系的建設,爭取做到利潤最大化和風險最低化。
(二)財務管理對于醫院的意義
財務管理對于醫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核心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財務管理可以保障醫院的可持續性發展。醫院與企業不同,很多企業的壽命短暫,且進行資產重組和并購的空間很大,可持續性是其核心發展戰略但并不是最核心戰略。而醫院除盈利外還要承擔重大的社會責任,分擔區域內民眾的公共衛生健康需求,如不能長久經營下去非常不利于當地的民生建設。而財務管理是保障醫院組織結構可以正常運轉的重要途徑,也是醫院應對財務風險的重要手段。其次,加強財務管理的建設是新形勢下社會和經濟環境對醫院提出的要求。醫院作為一類重要的社會組織,同時也是服務類組織,既有穩定發展的需要也有維持健康發展的責任,如果醫院的管理者缺乏對于組織的內部把控能力,將醫院的盈虧負擔都轉嫁給政府是很不負責的表現,也必然要面臨國家和政府的監管和調控。
二、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一)醫療體制改革深化
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醫療體制改革已經開展了較長時間,我國的醫療體系也越來越完善,醫療從業者為滿足眾多人口的醫療需求而不斷努力著。尤其在經濟得到了極大發展的今天,人口的全面脫貧也意味著國民素質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國民需求的大幅度增長。普通民眾的健康管理意識也越來越強,有意愿定期體檢的人數也大幅度增長,這都要求我國的醫療體系覆蓋范圍要進一步拓寬,醫療改革要進一步落實。在醫療體制全民覆蓋和醫療制度深度改革的背景下,醫院應針對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使其可以與當前醫療行業的管理體制和經營目的相適應,并隨著時代的變革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創新財務管理思路和方式。
(二)醫院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職能
醫院有別于其他組織,雖以盈利為目標,但仍要注重組織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在醫療改革深度落實的當下,社會對于醫院的社會職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醫院面向公眾提供的醫療服務應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質,醫院要分擔社會的就業壓力為醫護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就業機會,醫院還要加強自身醫療水平的建設,積極提升內部人員的醫療水平和業務素質,并投身于疾病研究和醫療事業發展研究中。如醫院想要履行自身的社會職能,就應首先重視自身的經濟職能,利用財務管理擴大自身的利潤空間,節省不必要的開支,降低財務風險方面的投入,而將資金用于醫療事業的建設上,為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三)醫院將面臨更激烈的市場競爭
醫院作為一類需要盈利的組織,同樣在我國的市場經濟調節機制下,也要面臨來自多方的競爭壓力。從區域角度來說,因民眾醫療需求的提升,私立醫院越來越多,且在集團資金的庇護下可以為醫護工作者提供更優渥的工作條件。而公立醫院的晉升機制嚴格,許多醫院為基層醫護提供的物質報酬無法與當地的物價水平相匹配,這也就導致公立醫院的人才競爭壓力加劇。且每家醫院都有其自身重點建設的科室,公立醫院大多圍繞重大疾病開展醫學研究,如心腦血管、腫瘤、傳染病等,而對于男科、婦科、整形科的建設力度不強,這也為私立醫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而從國際的角度來說,全球針對醫療技術的競爭都很激烈,先進醫療設備的引進同樣要花費大量的資金。如果醫院不加強財務管理的建設,則很難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得到穩定的發展。
三、新形勢下醫院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醫院缺乏足夠的財務管理意識
很多醫院之所以會面臨財務危機,都是因缺乏財務管理意識導致的,沒有有計劃、科學地提升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對于醫院來說,其財務管理制度同樣要具備規范性和有效性,不能僅代表管理者和財務管理人員的意志,而對醫院的資金和資源流通進行隨意分配,從而影響了醫院資金分配的公平和效率。但在很多公立醫院中,管理者易囿于傳統的經營理念,缺乏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視,導致醫院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沒有在新形勢下的醫療行業框架內,造成了醫院資源的浪費以及內部組織結構的不穩。除此之外,在互聯網的加入下,當前各行各業的財務管理模式都進行了一定的變革,很多企業更是將最新開發出的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也納入到了財務管理的板塊內,但是醫療行業的財務管理模式卻沒有隨之變革,仍沿用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財務管理的效率低下,這都是由于醫院缺乏足夠的財務管理意識,有能力引進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技術卻沒有付諸行動。
(二)醫院缺乏財務管理人才
醫院缺乏財務管理人才。首先,從人才的招聘角度來看,醫院不同于企業,企業想要聘用人才只需要與其簽訂勞務合同和勞動合同,而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在設計崗位時要考慮到編制問題,這也就導致了其沒有為財務管理人才的招聘提供足夠的空間,缺乏相應的財務管理人才。而私立醫院在建設組織結構時,更多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空間,而不是財務管理職能的完備性。甚至有些管理者出于人情等方面的考慮,選任熟人或親人從事醫院的行政崗位,造成了財務管理職能的空缺。其次,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當前有些醫院的財務管理人員存在素質低下的問題,進入醫院工作只是為了能夠獲得穩定的工作,并不注重對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且醫院的自身建設重點也在于對疾病的治療,也就忽視了其他的行政板塊,只要財務管理崗位可以滿足最基本的管理要求,不會為醫院造成大的資金空缺,醫院就不會針對其進行干涉。但是一旦醫院遇到了嚴重的財務管理問題,而醫院管理者并不具備處理危機的能力和素養,就會進一步造成醫院資產和聲譽方面的損失。
(三)醫院的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
財務管理機制同樣是財務管理工作可以順利運轉的重要保障,但在醫院的實際經營過程中,不健全的財務管理機制為其帶來了很多資金方面的危機。財務管理工作本身就具備復雜性和龐雜性,而醫院中各項資金的來源渠道復雜,數額不等,用于利潤分配和資金流通的方案也存在很大的選擇空間,許多醫院的財務管理體系都缺乏其應有的完整性。有些醫院建設財務管理制度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沒有意識到財務監督制度的重要性,忽視制度建設,導致財務管理人員對于財務管理具有過高的話語權。有些醫院則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時卻只考慮到了醫院的經濟職能,等醫院想要履行社會職能時無法保障資金的去向是公開透明的,且沒有足夠的規劃。這些都是造成醫院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康的原因。
(四)醫院忽視審計工作
審計是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很多醫院在建設財務管理體系時忽略了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導致管理者缺乏對于財務管理機制的把控力。在正常情況下,醫院可以通過審計制度來監督會計的工作,對醫院所擁有的資金項目和資產進行清查,評估會計工作的質量。但現如今很多醫院的會計職能缺失,會計信息質量低下,無法準確反映出醫院的資金、稅收、資源分配情況,再加上醫院的審計制度不嚴密,管理者既無法管理流動資產的去向,也無法核查現有資源的存量,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存在很多失靈的方面。
(五)醫院不重視成本核算
醫院和其他組織一樣,進行財務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實現醫院內部資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資源浪費,并進一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為履行社會職能提供堅實的基礎。因此,成本核算對于醫院的重要性也同樣不言自明。但很多醫院都沒有進行充足的成本核算建設,導致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出現了漏洞。醫院需要耗費的資源很多,除可以明確核算的醫療器械、藥品和醫療日常用品外,還有人力資源等隱形資源支出。如醫院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忽略掉了對隱形成本的監管,只核對賬面上的資金,就無法準確判斷自身的成本以進行科學的財務管理。
四、新形勢下加強和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
(一)醫院要增強財務管理意識
醫院想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就要增強自身的財務管理意識,更新財務管理理念。對于醫院來說,其社會職能更加明顯,福利色彩也更為深厚,因此并不適用于一般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醫院的管理者應當及時轉變自身的財務管理理念,結合國家的醫療改革精髓,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醫院要培養財務管理人才
醫院想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就要引進財務管理人才,提高現有會計部門和審計部門的工作素養。醫院可以設計薪酬更為優渥的財務管理職能崗位,加大醫院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引進“財務+醫療”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醫院也要定期舉辦培訓,鼓勵財務人員多去其他組織機構進行學習,并加強財務管理工作者的道德思想建設,要求其認真履行自身的財務管理職責,按財務管理規定辦事。
(三)醫院要完善財務管理機制
醫院想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就要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機制。醫院應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并使其公開透明化,接受適度的社會監督和組織內部監督。醫院應同時建設財務管理機制和財務監督機制,保障醫院的財務監督工作可以在審計部門的帶領下正常運營,使其和會計部門互相牽制,互相促進。
(四)醫院要完善內部審計制度
醫院想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就要適應新形勢,完善內部審計部門的建設。醫院應重視當前審計工作的缺失,引進科學的審計工作方法和審計工具。醫院的管理者也要與審計部門建立起適當的聯系,不定期從審計部門中獲取醫院內部財務狀況和資源配置情況,并與會計信息相比對。醫院的管理者不同于企業管理者,一般不具備過高的管理水平,可以更多依靠專業人才的幫助,設計科學的內部審計制度。
(五)醫院要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
醫院想要加強和完善財務管理,就要進行全面的成本核算。醫院要規劃全面的成本核算范疇,不要忽略掉每一處資源的損失與浪費。在此核算目標下,醫院應對于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實行不同的核算標準,尤其針對醫療器械和醫院環境基礎設施的折舊要進行明確的價值估計。除此之外,醫院應重視人力資源帶來的隱形成本,重視醫護人員的勞動價值,保障其應得的勞動福利。只有將人力成本也納入成本核算中,醫院才可以切實履行自身的社會職能,填補當前在財務管理中的漏洞。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醫院必然要完善和加強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使財務管理成為其重要的建設目標。對于醫院來說,其對于自身資金資源的運用管理同樣會影響到其組織能力的高低,這與企業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醫院要懂得從其他組織機構中吸取先進的財務管理理念,并結合自身獨特的社會職能特色,開發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探究完善和加強財務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俞佳.淺談新形勢下加強與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J].營銷界,2020,(30):166-167.
[2] ?王海燕.新形勢下加強與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分析[J].財經界,2020,(22):160-161.
[3] ?朱曉燕.新形勢下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分析[J].中國外資,2020,(2):143-144.
[4] ?方曉紅.新形勢下加強與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途徑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9,(2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