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文
摘 要:農村地區相較于城市,教育資源匱乏,教師隊伍儲備不夠,但是推進農村地區教學成效提升是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系統性課堂教學的初始階段,并且中年級是小學中的銜接期,對于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培養正確觀念和方法具有重要作用。語文科目是主要教學科目,作文是其中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語言邏輯思維以及應用能力的表現,對于學生長期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教師應該全面探索農村小學中年級作文指導方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階段;中年級;作業;指導方法
掌握教學問題是進行高效教學的基礎,所以教師對教學現狀加以分析,發現以下三方面因素阻礙教學持續推進:首先,學生缺乏寫作興趣,對寫作練習具有抵觸情緒,主動寫作意愿較低;其次,學生的寫作邏輯混亂,文章結構呈現無序性;最后,忽視寫作點評活動,學生無法準確掌握自身的優勢與短板,能力發展受限。為此,本文作者從開展寫作活動、借助思維導圖以及重視寫作點評三個角度闡述如何彌補教學短板,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與成效。
一、開展寫作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教學活動是一種不同于課堂講解的教學形式,通過趣味性的內容以及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促使其深入活動中感受樂趣與趣味,從而產生主動參與的興趣。為此,教師應該開展多樣的寫作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完《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后,創設文章仿寫活動,要求學生選擇以自然景色為主要內容的寫作主題,自定題目,運用文章的結構以及寫作方法,寫作一篇文章,以此對寫作形式進行創新,消減學生的抵觸情緒,促使其在具有趣味性的形式中自主感受寫作的樂趣。在例如:教師在講解完《守株待兔》這一課后,要求學生站在“兔子”的角度思考,想象其對于農夫的看法以及可能與其發生的對話內容,并且要求學生從“兔子”的角度運用自己的語言寫作文章,以此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并且促使其在豐富課程體驗的基礎上感受語言文字以及寫作的魅力。由此可見,教師開展寫作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其產生主動寫作的熱情,從而推動其寫作能力提升進程。
二、借助思維導圖,培養寫作邏輯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過程,其可以幫助使用者捋清聯系與邏輯,從而避免知識的混亂與無序性,所以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該有效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推進學生的寫作思維構建進程。為此,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運用方法與技巧,例如:教師要求學生以“我最好的朋友”為題開展文章寫作,首先,要求其思考最好朋友的性格特征、兩人共同經歷的事情以及對朋友的感情,以此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構建起寫作思路,隨后要求學生將框架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現,幫助學生明確寫作內容與順序;其次,教師要求學生運用關鍵詞補充其所列好的思維導圖,并且確定各個部分內容所需占據的篇幅,以此教師引導學生豐富思維導圖內容,輔助學生捋清寫作邏輯;最后,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其所列導圖進行文章寫作,減少文章的隨意性,并且隨著學生熟悉此種方式,其寫作邏輯可得到有效培養。由此可見,教師借助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應用中感受其價值,并且明確寫作邏輯對于作文的重要性。
三、重視寫作點評,持續提升能力
寫作點評環節是教學的最后一環,學生需要這一環節準確了解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在教師指導下有效調整學習模式,從而實現能力的針對性提升。為此,教師應該重視寫作點評這一環節,例如:教師推進自評、互評以及師評相結合的機制,首先,在學生文章創作完成后,要求其自主閱讀一遍文章內容,并且運用鉛筆標注出其認為可以有所改進的部分,以此推進學生從主觀角度把握自身寫作水平與表現;其次,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選擇兩至三名學生,互相交換文章閱讀,既可以學習他人的優秀寫作方法與參考他人新穎的寫作角度,還可以了解同伴對其文章的看法與評價,從而幫助自身有效感知寫作優劣勢;最后,教師將學生的文章收上來統一閱讀,結合學生的自評以及互評結果,與學生一對一交談,帶領其探索提高寫作技巧的方法與途徑,以此學生可獲得更為良好的寫作表現。由此可見,教師重視并且豐富寫作教學評價體系,可以促使學生在掌握自身不足的基礎上,實現寫作能力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重視農村地區的教學成效與效率是國家持續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要求,所以教師應該遵循教育各方提出的目標與任務,探索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小學中年級是引導學生學習意識逐漸轉變以及能力逐步增強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并且還是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對于學生語言能力與邏輯思維的提升意義重大,但是目前小學寫作教學并不理想,學生寫作水平發展存在局限性。為此,教師應該正視農村地區特殊性,明晰小學中學段寫作教學的意義與價值,運用高效手段全方位提高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薛生祿.農村小學語文三年級起步作文的指導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6):1.
[2]陳麗.淺談農村小學中年級段作文教學方法[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