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悅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小學生獨特的思維體系和認知習慣,優化調整英語語感教學策略,從發掘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優化教學組織等方面入手,構建更加科學、緊密的英語語感教學體系,改善學生英語學科認知方式,提升學生英語學科學習能力,為學生英語語感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感培養;教學策略
1發掘教學內容,建立語感領悟基礎
1.1語句教學滲透
學生在語句表達學習中,會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情緒,于是學生表達同一語句時,會因為表達語氣或表達方式的不同,變化成多種句意。這無疑為教師培養學生英語語感提供豐富的教學契機。教師加強語感培養在語句教學中的滲透,通過跟讀、誦讀等方式,學生正確識記、拼讀英語語句,強化學生語句知識學習印象,并教會學生根據表達需要,調整語句的語調升降、發音重音、表達情感等,將學生英語學習思維引向更廣層面。很多學生雖然從幼兒時期便接觸過英語知識學習,但學習的系統性和專業性不強,容易養成一些不規范的學習習慣,在英語發音方面體現尤為明顯。教師利用語句教學滲透語感培養時,要緊抓發音知識展開針對性教學指導。教師把這些單詞融入到學生學過的句型知識中,展示一些簡單的造句結果,要求學生識讀這些語句,強化學生英語發音學習印象,規范學生英語發音習慣。
1.2會話教學提高
小學階段英語學科教學中,教材中關于語句訓練的內容編排大都是以簡單會話的形式展開。教師立足教材編排內容,對會話教學活動進行創意設計,提高學生會話演練學習效果。會話演練內容相對單調。教師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用教材、課外圖書中的動畫圖片進行提問和回答,當出現自己沒學習過的動物單詞時,向小組其他成員請教或求助教師。創意化的會話教學調整,調動了學生會話演練的積極性,小組各成員爭先尋找動物圖片向同伴提問,課堂會話學習氛圍空前熱烈,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單元核心句型知識的學習印象,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學習情感,還能拓寬學生英語學習知識面,讓學生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英語詞匯知識。
2創設教學情境,提升語感培養品質
2.1推出媒體畫面
小學生直觀思維能力較強,對生動性、趣味性的教學資源有著更濃厚的學習情感。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設備,推出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畫面,創設形象生動、新穎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快速調動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英語知識探索欲,提高學生情境學習參與效度,深化學生英語知識認知理解。教師增強信息化課堂情境的教學交互性,圍繞英語語感培養目標,靈活處理媒體畫面呈現方式,以起到更好的思維調度和語感訓練效果。在新知演繹階段,呈現這些詞匯知識與對應的色彩圖片,引導學生快速、準確對應這些詞匯意義。教師對媒體畫面的多元化應用,為學生英語知識學習與應用創造了更多機會,極大的豐富了英語課堂語感訓練資源。
2.2設計對話場景
教師優化設計英語對話教學場景,積極對接學生熟悉的生活物品、生活場景,創設生活氣息濃厚的英語對話教學情境,可以彰顯英語知識的實用價值,拉近英語對話學習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在對話情境中,更加深刻的感受英語知識的應用技巧和應用場景,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解讀、理解、應用所學英語知識,觸發學生英語課堂深度學習。教師立足課堂教學內容,拓展英語對話訓練教學域度。單元教學中,教學內容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并且具有很強的可拓展性。教師按部就班做好新知詞匯、句型教學解讀后,引入生活化教學場景,利用多媒體圖片投放、實物布置等方式,把學生帶入到家庭生活環境中,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與小組成員進行對話交流。剛開始學生的對話內容主要局限于本單元學習的語句知識,隨著對話活動逐步深入,學生的表達思維也慢慢發散開來,對話內容包括日常打招呼、詢問物品位置、詢問是否喜歡某種食物等多個方面,對學生英語關鍵能力培養與英語語感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3優化教學組織,推動語感認知內化
3.1精選活動內容
教師整合語感教學活動內容,既要確保活動內容緊密切合階段性學習的教學主線和重難點知識,又要適應不同學段小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盡量選擇英語游戲、知識競賽、合作表達、課堂辯論等小學生喜愛的活動載體,帶動學生活動學習參與熱情。教師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交互頻度,精選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為每個學生參與活動、表達自我創造機會。教師利用教材提供的“猜物品在哪”的情境圖,設計游戲教學活動,將學生分成3人學習小組,用較少人數的分組形式,提高學生活動交流頻率,要求學生仿照情境圖的對話內容,一人提問某物品在哪里,一人蒙住眼睛作出猜測,剩下一人對猜測內容作出回應,三人輪流變換游戲角色完成活動。小學生對游戲教學活動有著特殊的學習情感,不管是放置物品還是猜測位置都能積極參與,英語表達能力和應用能力都得以強化。
3.2拓寬訓練視野
著眼學生英語語感培養的訓練教學不能簡單停留于詞匯、句型的反復識記,更要拓寬學生訓練學習視野,增強學生語感學習體驗,推動學生語感認知內化。教師以真實性、實踐性為主要原則,可以在訓練活動中引入生活教學元素,為學生訓練學習創造真實具體的學習場景;也可以組織更多課堂之外的實踐學習項目,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實踐、社會實踐,感受不同的英語語言交流環境。教師保持語感訓練教學的連貫設計,引領學生結合豐富的實踐應用學習體驗,更好地內化英語語感認知,推動學生英語語感穩步成長。
結束語
英語語感指的是學生對英語語言的感受能力,涵蓋了對英語發音的輕重緩急、語調的抑揚頓挫以及從中獲得的情感認知等多個方面的能力范疇。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英語語感有效培養,以提升學生英語語感為指向,加強英語學科教學內容深度發掘、創設多元化教學情境、優化英語課堂活動組織,增強學生英語學科學習感知體驗,推進學生英語語感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武盈盈.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語感培養[J].山西教育(教學),2019(10).
[2]劉孟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語感培養[J].華夏教師,2018(24).
[3]張蕓.小學牛津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語感培養試論[J].名師在線,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