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雪
摘 要:充分將“互聯網+”這一教學模式同小學英語教學緊密結合,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英語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運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教師開展備課與授課工作可以較大提升效率,即幫助學生們運用更短的時間掌握更多知識,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此同時增長教師的職業技能。充分運用多媒體來開展課堂授課使得教師在學習經驗的同時增長個人知識技能。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英語? 教學可行性措施
引言
近年來我國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改的進行,對小學生的教學能力增長提出新的要求,即需要學生們在進行各類學科深入的同時,培養個人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英語學科教學需要學生們多練,多學。故而應當使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多交流才能更好的掌握。而英語作為外語主學科,應該多進行訓練和口語培養才能達到學習效果,故而充分運用互聯網則可以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較大提升。
1、“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現狀探究
1.1逐步發展,層層深入
小學英語學科教育應當注意逐步發展,層層深入,即在授課過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大水漫灌的向學生講解課本知識,應當逐層深入,使得學生的理解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較為深入的理解教師所講解的課本與延展內容。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同學生交流:教師多提問,學生積極回答,通過良性授課方式的形成使得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當注意課堂授課方式的選擇,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表現,主動同教師展開交流。學生們回答問題之后教師要予以鼓勵和支持,培養學生課堂積極性。在講課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問題,教師應當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回答,對于集體問題應當及時解決。如果是學生的單獨問題則應課下和學生單獨進行溝通,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注重點撥性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課本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當注重和學生們在口語表達上加以重視,即同學生們上課交流過程中運用英文,養成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學科教學應當充分重視語感作用,幫助學生深入英語學科。在小學階段讓學生們多掌握英語單詞,培養英語語感對以后的英語學科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拓展知識,強化理解
在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教師授課應當注重拓展學生知識面,強化學生理解。對于授課方式的選擇上應當積極同互聯網進行交融,而在學習內容上也應有所突破,擺脫之前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的授課方式束縛,拓展學生知識面。在講解過程中可引用一些期刊雜志上的知識來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的英語學科興趣得到提升。與此同時在進行課本知識講解時,教師也可運用相關的視頻作為切入點,使學生理解課本內容,進行英語學科的深入學習。理解課本內容后,幫助學生進行習題訓練,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英語學科不應僅僅是讀與寫,也應進行習題訓練,通過進行習題訓練,鞏固所學語法知識與單詞深化理解。
2、“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可行性措施探究
2.1基于學生興趣,代入課堂講解內容
在進行小學學科授課過程中應當注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英語學科的學習為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打基礎。進行英語學科學習應當深化學生理解,在理解課本基礎之上闡發個人思考,更好的進行英語學科的學習。英語學科不應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更要發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此作為切入點,使得學生更好的深入英語學科知識。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如何進行課前備課、課上授課以及課后作業布置,而學生也應積極配合教師,在課上和老師積極互動,課下及時向教師請教疑惑的地方,提升個人英語學科學習能力。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Hobbies》Lesson3“What’s your hobby”,在進行課堂正式講解之前,學生們暢所欲言,向同學和老師們用英語表述自己的愛好,在同學們表述之后教師和同學們展開交流,首先糾正學生們的語法問題,在糾正學生語法問題之后使得學生將個人意識得到較為充分的表達。與此同時也應當注重每一位同學都可以發表個人意見,或者在課前教師給每位同學分發導學案,讓學生們將個人的愛好、如何養成這一愛好、這一愛好對學生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幫助?將個人心得寫在導學案之后進行統一批改。在課下,教師應當和學生們展開交流,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的同時提升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應當盡量避免教師課本講解,學生筆記謄抄的授課模式,應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2.2借助互聯網模式,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
借助互聯網授課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是當下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改的方向之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采用互聯網授課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成為教育發展方向之一。互聯網授課與以往授課方式不同,可以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電子多媒體直觀放映給同學,使同學更為直觀的了解課本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當采用多種授課方式和學生進行交流,如課前進行任務布置,課上由學習小組派代表講解,發揮學生的表現能力,將課本上的情景進行演繹,使學生們理解故事脈絡。
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School Life》Lesson2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s”在進行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將課本上的內容進行講解,如制作電子多媒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發起投票功能,將所有科目打在電子公屏上由學生進行選擇。在學生做出選擇后,教師進行數據統計,選擇學生代表進行發言。為什么喜歡這一學科、這一學科的作用、喜歡這一學科的原因等。以此為基礎創新授課模式,使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培養學習興趣、深入英語學科的學習。
結束語
目前充分運用互聯網進行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已經成為趨勢,運用“互聯網+”逐步發展,層層深入;與此同時拓展學生知識體系,強化學生理解,而這些恰是傳統課本授課所不具備的優勢。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帶入課堂講解,與此同時借助互聯網同學生積極展開互動。教師應當創設相關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學生也應自行分組進行口語訓練,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使個人學習能力與綜合能力得到提升。我們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改的進行目的就是為社會主義發展培養高素質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潘麗赟.談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1(13).
[2]高娜娜.淺談如何激發與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