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荊浩,唐金環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和教育深度融合,傳統課堂教學在互聯網+教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遭到了猛烈的沖擊,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2013年,教育部“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推動了國家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我國在線開放課程迅速興起,諸多名校加入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變革運動。2015年,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以借鑒國際先進教學經驗,拓展教學時空。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截至2018年,教育部已大規模認定千余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網絡在線開放課程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并逐漸在世界范圍內掀起實踐熱潮,推動了高校教學改革及內涵式發展,在我國教育改革事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020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國各高校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下,開始大范圍采用線上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線上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但與此同時,線上教學的優勢和不足也逐步表現出來,一種將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優勢相結合的新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2]。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媒體平臺將傳統教學課堂的時間及空間限制有效拓展,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既有傳統面授課堂親和、豐富的情感交流優勢,又有線上教學形象、明了的直觀媒體情景優勢,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一次顛覆性變革[3]。
目前,隨著新冠疫情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我國社會開始進入”后疫情時代”,如何有效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已成為眾多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4]。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學模式過程設計、教學模型構建及教學模式應用等[4-8]。本研究將針對新形勢背景下,如何利用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資源,探索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具體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技術路線圖
根據學習理論、設計導向理論、傳播理論等理論,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前期分析中,主要是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進行分析。
首先,進行前期教學對象的分析,以了解參與課程學生的基本情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旨在了解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包括學校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進行學生學習興趣分析可以得到學生興趣點或興趣不高的原因,有助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更用心,使之更適合學生需求。學生需要有很強的自學能力,才能有很好的預習和復習效果,進行學習能力分析可以及時了解本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學習狀態分析可以監督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效果,可以通過課上的提問來考察學生課前預習的效果,通過課后測驗來檢驗學生課后復習的效果。
其次,進行教學目標的分析,對教學目標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闡明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后應具備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素質。通過詳細了解課程教學大綱,掌握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目標,包括學生需要掌握的課程知識與技能,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學生應形成的情感、學習態度和價值觀,即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等。
再次,進行教學內容的分析,合理、準確的教學內容分析對教師制定正確的混合式教學活動有直接的影響。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是教學者在開展線上+線下教學實踐活動前確定學習內容的范圍和深度,包括對教學對象需求、課程教學內容、知識的重難點,以及針對不同教學任務,根據其特性制定合理的教學組織編排等各項前期準備活動。教學內容分析有利于混合式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實現總的教學目標,有效和合理化利用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媒介和教學方法,將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有機結合,促進學習對象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
最后,進行教學環境的分析,包含線下現實教學環境和線上網絡教學環境分析。線上網絡教學環境主要由網絡教學平臺提供,教學平臺包括基于電腦端的在線開放課程網站和基于移動端的APP教學平臺兩大終端。同時,教師可以通過騰訊會議、釘釘會議等平臺和APP進行網絡授課。線下教學環境通常為學校教室,目前,智慧教室的興起使得教師進行“線上+線下”的教學活動更為便捷,體驗更為豐富。智慧教室黑板將傳統的教學黑板和智能化黑板交互體驗無縫對接,還為師生提供在線共享互聯網智慧教學場景,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便利,是未來學校教室的發展方向。
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是將線上網絡教學活動和線下傳統教學有機結合的新型教學過程。線上網絡教學主要是教學者利用多媒體資源的媒介屬性,充分發揮線上教學平臺的人機交互作用,進行教學資源的制作和推送,發布課后作業和試題等教學活動,獲得教學效果反饋,學生通過在線資源進行在線預習,選擇學習任務,進行在線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完成課后復習等學習活動;線下傳統教學是教師利用傳統教學實物和教室講臺,與學生進行面對面溝通和教學,更多的是教師的經驗分享和與學生的實際互動,同時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監督。
通過借鑒諸多專家的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框架,構建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設計模型如圖2所示[8-9]。該過程設計模型主要包括:“課前線上活動設計和準備階段、課中教學互動階段及課后復習提升階段”,旨在最大限度發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效果。

圖2 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設計模型
課前線上活動設計和準備階段,包括在線課程平臺上教師的教學資源和學習任務的制作和推送,學生登錄在線開放課程平臺自主完成相應預習任務和在線平臺上的交流。在實際教學任務開始前,教師提前制作好線上教學資源,包括相關課程教學PPT、教學案例、課后習題和教學視頻等,布置教學任務和教學安排,說明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教學要求,并推送學習資料到在線課程平臺上,供學生在線預習、交流討論并指明學習的方向,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幫助學生有效開展線上學習活動。學生在預習相關教學內容、PPT和視頻及案例后,教師和學生在交流區進行交流討論和答疑解惑,教師發布實驗內容,課后習題和隨堂測試,學生提交測試和實驗報告,教師收取實驗報告等,并進行在線教學的生生、師生互評和教學反饋,以供后續教學設計的改善和教學材料的補充和完善,同時在討論過程中,也充分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課中教學互動階段,主要為線下課堂內容的講授,師生面授答疑交流。主要為傳統教學方式下的教學資源的面授,以教師講授教材和布置隨堂習題,課后實驗內容為主,給出課程參考書目,學生通過教材、參考書等印刷材料進行預習和學習,課中主要知識點和難點重點講授,同時也要進行課中的師生、生生交流和互評,但通常教材和知識內容不如線上資源更新快,內容豐富。在課中教學互動階段,教師也可為線上教學沒有及時解決的問題為學生進行補充答疑,也能和學生一起回顧上節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在交流討論時,教師可以多以學生為主,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充分展現個人觀點,踴躍參與討論,和同學進行觀點交流。
課后復習提升階段包括完善在線課程資源和線下班級交流。主要為教師對線上線下課堂內容的總結,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為后續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設計提供改善思路和方向,在線平臺發布進行課后練習資源,引導學生激發學習熱情,做到學會學習。同時進一步進行師生、生生交流,包括線上交流和線下班級群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互相學習,采用學生提出的好的學習建議。學生在線下也要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課后鞏固練習、進行題目練習等活動,扎實掌握線上線下教學內容,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對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反思學習方式,同時也可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進行師生交流,提出個人建議。
在完成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設計后,以本專業主干課《系統工程》課程為例,針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基于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將傳統線下教學與網絡線上教學相結合,采用“前期基本情況調研+教師線上活動設計和師生線下共同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前期分析和過程設計,對該課程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將對全部學生進行為期一個學期的課堂觀察記錄,通過線上教學平臺中的“經驗值”功能模塊將學生每一次課堂表現情況轉換成經驗值進行實時記錄,并作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評價的數據分析原始依據,用以探究教學模式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本課程教學計劃安排有40學時教學量,旨在使學生掌握系統建模、仿真、評價的工作過程,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能力,追求系統優化,學會系統分析的工作過程。前期基本情況調研需對參與本次課程的全體學生進行基本情況調研,旨在了解學生課前的學習情況,包括學習能力、學校興趣、學習狀態的調研,以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的分析。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師需在課前進行線上活動設計的課前準備活動,包括線上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學生需完成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內容安排,提交測試、習題和實驗報告。在混合式教學實施后,對教學實踐效果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學生課堂表現分析、學生線上線下成績分析及學生滿意度調查。學生在課堂表現能反應其在課堂上真實、直接、客觀的狀態。因此,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對評價混合式教學實踐的效果及考查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以及應掌握的技能幫助巨大。學生線上線下成績分析是混合式教學模式效果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模式效果評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直接影響教學模式改革成效。學生最終成績包括線上學習成績和線下課題成績兩個方面,線上成績由云班課經驗值、觀看線上課程時長、課程課件是否點擊學習,課前預習情況及課后習題答案提交情況等組成。線下課程成績根據期末考試、實驗報告、平時表現等組成。學生滿意度調查是為了詳細了解學生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滿意度,主要從四個方面對滿意度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包括線上線下教學課件內容滿意度、教師教學方式滿意度、課堂互動交流方式滿意度和成績評價方式滿意度。
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后疫情時代,各高校充分利用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成為未來教學的新常態和潮流。本研究提出的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傳統線下與網絡線上教學相混合、軟件和硬件相融合、教學設計與教學環境相結合的特點。在今后的混合式教學實踐過程中應靈活運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混合式教學實踐,繼續探索有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手段,以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和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