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鵬
摘要:目前,我國林業生態管理工作存在技術含量不高、管理工作偏差較大、發展眼光短淺等問題。本文重點從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層次設計、動態規劃4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的要求,并提出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林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加強技術更新,創新林業生態管理技術;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完善技術推廣服務模式;落實林業制度,提高生態林業管理水平;政府部門加大干預力度,提高經濟效益等5個方面的林業生態管理技術應用建議。
關鍵詞:林業;生態管理技術;要求;應用
自從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后人們越來越關注林業生態管理的發展。近年來環境對人生活的影響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然環境相關的問題。林業生態管理旨在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從根本上促進自然環境循環,從而推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很有必要進一步探討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的要求與應用相關問題。
1.1 整體規劃
相關部門在林業生態管理中必須高度重視整體設計,這就需要工作人員以大局需要為基礎構建相關工作。管理者應著眼大局構建整體工作,將管理工作中的宏觀特點凸顯出來。但是相關人員在實際的規劃工作中應以管理中各個部門的情況為基礎進行整體規劃,討論各個部分的特點和相關性,把握其中的矛盾點和共同之處,提高管理效率,促進林業生態管理更具工作效益。比如說管理林業生態時應注重短期和長期的統一,讓二者的關系得到優化,對緩解其矛盾沖突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林業生態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管理人員在完成最終目標的基礎上考慮整體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
1.2 因地制宜
和整體規劃相比,因地制宜更需要注重細節問題,需要立足實際問題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具體來說就是以實際的林業生態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規劃。這就意味著管理人員應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模式和方法進行管理,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考慮以往采用的管理方法和所種樹木的情況,并結合相關的差異進行改變。從我國的國情來說,因地制宜這一原則具有深遠的意義,主要因為我國面積較大,且南北跨越較大,因此林木種植地域性也比較突出。在溫度、濕度和土壤等多種因素影響下不同地區林木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且比較豐富。還有部分地區存在較大的晝夜溫差,因此該地區和其他相比樹木的差異大且比較獨特,植被類型比較特殊,對林業生態管理人員而言無疑增加了管理難度。為了有效應對此類挑戰,有必要從因地制宜理念出發,全面考慮林業生態管理中各個地區的自然因素以當地實際情況為基礎進行管理設計、管理方法和實際的實施效果,改進傳統的林業生態管理方法。比如說我國很多地區也積極相應國家號召開展了退耕造林活動,林業面積顯著增加,推動了當地乃至整個國家林業生態的發展。
1.3 層次設計
因地制宜理念包含了層次設計方面的問題,因為本身林業生態管理的設計活動比較例題,并不是平行、空洞和無序的,而是具有很強的豐富性和層次性,且必須嚴格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林業生態管理包含的內容較多,每個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且角色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管理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對層次地位和主次順序進行明確,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確保可以按照一定的順序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
1.4 動態規劃
管理人員開展林業生態管理工作期間必須對和環境系統有關的循環性和動態化條件進行全面考慮,和外界溝通交流時吸收了優良的因素,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管理工作中的動態規劃作用。世界是動態變化的,林業生態管理同樣需要跟上時代的步伐,管理人員應在規劃工作中把握管理工作的動向,合理調整管理內容,使計劃項目的實施可以更好地反映實際環境,不僅要從自然角度更要從社會角度監控環境,為調整林業生態管理奠定良好的條件。
2.1 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林業人員的知識水平
林業管理單位要加大力度培訓專業技術團隊,吸引更多專業的林業技術管理人員進入到專業的技術團隊中,創新思想理念,促進林業整體技術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加大培訓力度,尤其要重點培訓林農業專業方面的知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人員對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了解,為順利做好林業技術推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開展培訓活動的過程中必須保證一定的持久性,明確培訓日期,注重林業生態管理行業以及林業技術推廣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全面提升林業綜合素質,摒棄傳統聯絡函的生態建設理念。
2.2 加強技術更新,創新林業生態管理技術
立足林業生產工作的視覺情況,以此為基礎科學選擇生態管理技術。全面考慮本區域的生態效益,對林業生產以及林業生態管理技術進行創新,促進二者的統一。從生產角度對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的創新工作進行研究,這是發展生產力的有效途徑。若過于重視生態效益,很有可能導致生態效益和生產效益二者不匹配。為了更好地促進林業推廣技術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就要創新林業創新技術,提高林業技術的推廣水平,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促進林業技術逐步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2.3 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完善技術推廣服務模式
通過林業生態管理的分析可知,要想提高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的整體水平,就必須有效地運用新技術。所以,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應不斷學習以及提高自身綜合技能。在區域內打造良好的林業生態管理氛圍,不斷創新原有的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理念。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建立專業性較強的林業示范基地,實現林業生態管理的預期目標,打造中大規模的示范基地,推動我國林業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2.4 落實林業制度,提高生態林業管理水平
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是提高林業生態管理技術推廣效率的關鍵。加大推廣林業生態管理技術的力度,避免在林業生態管理工作中無據可依,逐步完善原有的林業生態管理推廣制度,健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推廣方法。加大力度對林業生態管理技術進行監管,確保在應用林業生態管理技術時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
創新林業技術是將現代化的生態管理技術進行融合,可以最大程度滿足現代林業發展中林業生態管理的技術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大力度使用現代化的林業生態管理技術和監管力度。相關部門應以當地實際情況成立專業的監督部門,對林業建設和林業生態管理進行系統地監督,保證林業生態管理中各項工作都能滿足相關需要,促進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5 政府部門加大干預力度,提高經濟效益
政府部門應履行好自身的職能,高度重視生態林業的建設,除了要了解林業生態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之外還要了解其作用,將林業生態管理當做重點工作。在實際的工作中應明確員工職責,即將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身上。林業部門應協調好各部門,加大林業生態管理力度。政府部門應為生態林業管理提供充足的資金,增加在林業管理方面的專項資金,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還能提高其生態效益。此外,林業部門應積極地采取相應的措施治理亂砍濫伐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制定完善的獎懲措施,鼓勵群眾共同監督,對于舉報的群眾,經調查情況屬實后給予舉報者獎勵,并嚴厲懲罰濫砍亂伐人員,從根本上杜絕相關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