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朱浩,(1988.3-),男,甘肅蘭州人, 漢, 本科,中級經濟師,主要從事經濟管理等研究。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背景下,各國經濟合作加深,推動了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不僅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發展效率,而且促進了產業結構的持續性優化升級,大量新產業應運而生,國際貿易向著新的趨勢發展,新的國際貿易格局形成。為了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上的競爭實力,更加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需要對國際貿易發展形勢進行全面分析,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從而推動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本文主要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的應對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國際貿易競爭實力,在日益增長的國際經濟競爭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國際貿易;發展
世界各國經濟、文化、政治逐漸向一體化深度發展,國際貿易的大力發展對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做出了核心貢獻。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國際分工逐漸細化,國際貿易競爭局勢日益加劇,國際貿易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尤其是很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經濟權益,制定了不同類型的貿易壁壘,對各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帶來了新的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诖耍覈獙θ蚪洕l展背景下國際貿易的發展形勢進行全面性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應對策略,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強化開放程度,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的不斷性發展。
1全球經濟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
國際貿易,顧名思義,其發生環境主要是面向整體世界范圍的國際市場,而且不同國家結合自身優勢進行明確的分工,針對生產材料、設備、產品、服務等開展的交易流程。不同的國家在地理位置、人文風情、思維習慣、利益訴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這也是造成國際貿易環境較為復雜化的根本因素。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斷增長,推動了國際貿易的深度發展,而且其影響因素逐漸呈現多元化、不確定化特點,加大了國際貿易環境復雜性,對各國經濟增長加大了壓力。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表現為:
1.1貿易自由化深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度發展,國際競爭局勢日益加劇,國際貿易環境越來越復雜,為了保護本國的權益,國與國貿易之間出現了很多的貿易摩擦問題,而且貿易壁壘逐漸增多,對國際貿易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全球范圍來看,雖然國際環境波動較大,中美貿易摩擦增多,但是國際貿易的發展形勢越來越好,國際貿易量增多,而且貿易總額呈現遞增趨勢。此外,國際貿易自由化程度加深,市場在國際貿易發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基于此,在經濟全球化逐漸加深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的自由化水平日益提升,我國需要對國際貿易環境、趨勢進行綜合性分析,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深化改革,推動我國國際貿易水平的全面性提升。
1.2高端貿易產品盛行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科學技術水平高速發展,推動了國家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了產業之間的深化分工,增加了國際貿易交易中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這種現象推動了國際貿易產品結構的升級,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力發展,中高端貿易產品交易數量占據主導,一方面技術類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日益增多,而且其創造的價值較高;另一方面,農副產品比例縮小,科技產品交易比例增多;此外,第二三產業產品貿易數量增加。由此可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高端產品貿易數量增加,國際產業結構持續性升級,推動了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
1.3跨國集團成為國際貿易主體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跨國集團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呈現出了極大的優勢特點。隨著國際貿易的逐漸發展,國家貿易、投資逐漸實現一體化發展。企業對海外優勢資源進行全面開發和利用,實現了生產經營成本的有效性控制,提高了自身企業的利潤空間,推動了企業業務、規模的逐漸拓展,成為跨國集團企業,實現了自身可持續發展,在國際貿易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主體,推動了國際貿易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升級,改變了國際貿易分布,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在國際貿易發展中,跨國集團結合自身的發展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推動了生產要素在國際范圍內的良好流通;此外,跨國企業的數量與質量逐漸成為衡量國家國際貿易實際的指標之一。由此可見,國家擁有跨國企業數量越多、質量越高,其國際貿易實際和經濟實力越強。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行業內部貿易日益盛行,特別是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提升。
1.4國際貿易摩擦、壁壘增多
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日益發展,國際競爭局勢加劇,國際貿易量增加的同時,也加劇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摩擦。貿易自由化雖然可以為本國經濟增長注入活力,但是也對本土經濟發展帶來沖擊,因此很多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企業權益,往往會設置很多貿易壁壘,貿易保護之一盛行,對貿易自由化的發展目標的實現帶來了限制,嚴重危害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F階段,部分發達國家往往會采取不正當方式搶奪世界公共資源,限制發展中國家的國際貿易的正常開展,造成大量的貿易紛爭問題,加劇了國際貿易的不確定型。尤其是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提出不合理貿易要求,嚴重危害了中美正常的貿易關系,擾亂國際貿易整體環境。當前國際貿易保護特點為:從公開化向隱蔽性轉化,從固定化向靈活性轉變,從單個國家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轉變,由貿易政策保護箱尋求國內產業政策保護。這些形成非關稅貿易壁壘,加劇了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形成。
1.5網絡化貿易成為主流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電子商業大力發展,網絡貿易逐漸成為主流趨勢。網絡貿易形勢可以減少國際貿易的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和質量,突破時空的限制,拓展國際貿易的渠道,實現貿易方式的多元化發展。網絡貿易是對傳統貿易形式的創新與優化,主要是在互聯網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的支撐下,進行的商業貿易活動等。尤其是隨著電子商業的高速發展,國際貿易總額日益增加,例如,2016年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的交易額高達兩萬億美元,幾乎是2006年的十倍之多。2018年該數額甚至達到三萬億美元。在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推廣與普及背景下,電子商務逐漸融合了物流、商品、信息、資金等貿易流通形式,為中小型企業、個體化參與國際貿易提供渠道,全面推動了電商貿易水平的全面性提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流趨勢。網絡貿易的開展實現了無紙貿易,可以以網絡形式進行貿易活動的準備、簽約、數據交換等活動;此外可以支付系統的研發應用改變了以往繁瑣的單據交易模式,控制了交易成本;利用跨境電商交付模式可以選擇最優化的貿易協議,推動現代物流業的高速發展。
2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應對國際貿易發展新趨勢的策略
我國是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在國際貿易發展中,要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為全球經濟的協調發展貢獻力量。因此,要結合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對國際貿易發展特點進行分析,構建更加完善的國際貿易體系,加強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促進經濟穩步增長,使其更加適應國際貿易新局面。
2.1深化改革,加大開放力度
在時代發展背景下,經濟全球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主動參與國際貿易,提高國際貿易水平,加大開放力度,推動改革深度發展,制定可行性的方案以便對日益復雜化的國際貿易形勢進行應對,保障我國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方向的協調性。在市場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要積極發揮市場在經濟增長中的協調作用,充分挖掘全球資源的內在潛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擴大開放力度實現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增進國際貿易合作,同時要注重結合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整合市場資源,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要注重加強外交自主性和積極性,建立良好的國際友好關系,深化交流合作,實現貿易利益一致化,促進國際貿易水平的全面性提升,為我國經濟增長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2.2加強科技創新,生產高端產品
科技創新是國際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加大科技創新,樹立創新思維,才能推動我國國際貿易經濟的高速發展。科技是核心生產要素之一,為了加大我國國際市場占有率,必然需要加大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要結合新時期發展特點,構建新型的科技體制,為科技創新的發展提供完善度制度保障;要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包含基礎、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構建新型的創新實驗基地,改善實驗環境,推動科技創新的順利開展,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的科技投入相較于2017年增長了11%。雖然漲幅較大,但是還是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基于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科技創新投入的重視,促進知識經濟的穩定發展;此外,要優化調整科技投資結構,利于政策、措施等方式,實現對科技項目投資結構的合理性調整;大力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完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正確的創新意識,推動科技創新的可持續發展。
2.3提高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的能力
時代發展新時期,國際貿易競爭局勢日益加劇,也進一步加大了國際貿易摩擦和貿易壁壘的程度,非常不利于國際貿易的穩定性發展,嚴重限制了經濟全球滑動深度發展?;诖?,我國要發揮大國責任,樹立良好的大國形象,推動新的國際貿易機制的形成,構建新的貿易格局,逐漸消除貿易壁壘,推動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一方面要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大力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提高貿易產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場占有率,減少貿易紛爭;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我國自身實力,發揮世界第二經濟主體的貿易作用,構建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堅實和平發展原則,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引導下,構建新的國際貿易準則,消除貿易壁壘和貿易摩擦。
2.4加大對電子商業的支持力度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對國際貿易的交易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電子商業較為便捷化、普遍性,而且其可操作性較高,對人們的生活、生產等帶來了極大的變化?;诖?,我國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跟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加大電子商務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力度,加大對電子商務的支持力度,推動貿易政策政策、制度的網絡化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電子商務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并且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催生大量的新生行業,帶動了很多跨國企業的發展。例如,2021年天貓雙十一活動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成交為就高達十億元,可見電子商務的消費潛力巨大。因此加大電子商業的支持力度,優化整合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企業數據的安全保護,使其在我國國際貿易實力增長方面發揮作用。
2.5發揮政府職能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為國際貿易的順利推進創建良好的環境。要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利用法律法規、扶持政策的方式,對國際貿易產品進行大力支持,加強國際貿易保護力度;要構建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制定標準化的跨境電商信用規范;構建完善的網絡貿易平臺,加強管理力度,提高外貿企業的電子商務、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意識,提高國際貿易的信息化建設能力,同時要提高電子商務安全控制技術水平,提高網絡安全防范能力,加強政策形成監管力度,減少網絡數據安全風險系數;出臺惠農、便農政策,強化針對性扶持措施,采取合理的產品國際貿易保護和補償機制,如設置應急關卡、增加外貿出口保護險種等,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要加大國際貿易監管力度,實現制度創新,優化機制體系建設,推動自動化、智能化監管。
2.6推動金融創新
金融行業的國際貿易高速發展的關鍵性基礎,可以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客戶數據、金融數據支持,為客戶提供針對化服務,提高企業的間接利潤。在具體實施中,需要實現市場創新,優化國際市場融資模式,推動國際融資活動的順利開展,如創新國際市場貿易鏈條,加強與商業銀行的密切合作,關注銀行貸款企業的資金流動狀態,保障融資鏈條的可靠性,同時可以利用債券發行、資產債券化等方式開展融資,拓展融資途徑;創新服務,轉變服務理念,完善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構建完善的客戶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智能化數據管理,及時處理客戶反饋信息,強化市場營銷效果,維護良好的客戶關系了,挖掘新客戶,開會贊市場調查,了解客戶需求,加強技術支持,拓展市場占有率;實現技術創新,提高技術水平,實現融資產品的優化升級,滿足國際金融貿易需求;強化業務創新,拓展業務類型,優化金融業務結構,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2.7其他方面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從而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帶來的挑戰。如果僅僅依靠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推動全球化規則的重構和創新,所以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力度和深度,提高在實際經濟中的影響力,努力構建國際經濟新秩序;創新國際物流發展形勢,減少物流成本,提高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利潤空間;優化市場環境,減少不正當競爭,完善出口市場的制度管理,吸取優秀國家的先進經驗,構建針對性的出口市場管理制度,實現市場規范化管理,不免出現不公平競爭現象,促進出口市場的良性發展;轉變跨國企業的經營理念,要樹立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全面掌握經濟全球化背對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挑戰,從而優化經營管理理念,創新貿易模式,完善內部結構,實現企業發展與國際貿易形勢發展方向的一致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貿易自由化程度加深,跨國集團企業成為貿易主體,貿易壁壘增多,高端貿易產品占比加大,網絡化貿易興盛,針對這種情況,我國要結合自身發展需求,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迎接經濟全球化對國際貿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逐漸深化改革,加大開放力度,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應對貿易壁壘的能力,加大對電子商業的支持力度,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促進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全面性提升。
參考文獻
[1]范慧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分析及應對策略[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1(09):85-86.
[2]滿孜熱·白力克.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及應對策略[J].國際公關,2020(07):297-298.
[3]楊應潔,孔德婧.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分析[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04):9-10.
[4]李娜.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分析及應對策略[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2):3-4.
[5]韓凡申.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J].中國市場,2020(05):69+85.
[6]丁杰.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發展之路[J].農業經濟,2019(03):122-124.
[7]沈漢.基于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態勢[J].納稅,2018,12(23):215.
[8]鐘佳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應對策略[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9):8.
[9]李玉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及我國應對策略[J].時代金融,2018(08):10-11.
[10]劉叢碩.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趨勢[J].數碼世界,2017(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