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 鄭州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編號:20XTZX06013),名稱:智能工業物聯網平臺關鍵技術研究。
作者簡介:王兆成,(1983-),男,漢族,河南省鄭州市人,博士研究生,大學講師,從事區塊鏈,數字經濟的研究。
摘要:當今社會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勞動方式發生了改變,與此同時,商品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當區塊鏈融入人們的生產生活之后,數字貨幣,數字化商品呈現廣泛派勢。在此背景下,使得傳統的虛擬商品,煥發了活力。區塊鏈使得數字藝術品與虛擬經濟與網絡經濟里的產品,經由區塊鏈的融合,這些數字藝術品與數字文檔變為了商品。
關鍵詞:區塊鏈;數字經濟;數字藝術品商品;非物質商品;數字商品;元宇宙
引言: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產品增多,但是國內外理論界并未從根本層面對這些現象做出清晰的理論解讀。本文從本質層面,梳理了其內因。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持續與良好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1區塊鏈的發展與特質
1.1區塊鏈的歷史與進程
區塊鏈起源要追溯到1976年,迄今已經有了近45年歷史,基本半個世紀的歷史,到現今已經是成熟發展期,在近些年會有更加井噴式的發展與應用。區塊鏈在近些年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虛擬貨幣,如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使用上。
1.2區塊鏈的本質與特點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 經歷了幾十年發展,區塊鏈日臻成熟,應用場景也更為多,已經融入了企業和人民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區塊鏈的突出特點有以下幾點,安全唯一性,可追溯性,分布式避免單點失效性,持久性,及元宇宙根基性,等幾大特點。
1.3區塊鏈的優勢
區塊鏈對比與傳統數字體系,區塊鏈的數據庫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區塊鏈結合數學,密碼學,計算機科學,共識機制等創新型技術應用。在全球各個國家地區,可以擁有千萬節點,每一節點均有一本相同賬本,大家共同管理這個賬本,安全性高,運行效率好。如果要篡改數據或者要毀掉數據,就需要將全球所有節點上的數據全都篡改和銷毀,那么成本就會特別高,幾乎沒人會花費如此多時間與金錢和精力做到此時,因此,基于區塊鏈的網絡的安全性,就比傳統互聯網網絡高很多。這種高安全性,可以將數據或數據資本保質,也正是日后區塊鏈商品的基礎。
2非物質產品或虛擬產品數字產品
2.1傳統數字藝術品特征與屬性
傳統數字藝術品包含且不僅包含于有以下內容。廣義的傳統數字藝術品包括所有以數字電腦軟件為媒介的,通過勞動產生的,非物質的,數碼化的圖像與影像。其主要內容包括有,數字頭像,商標,企業VIP識別系統,數字繪畫藝術品,數字插畫藝術品,短視頻,長視頻,數字藝術品,動漫,等。
2.2傳統數字藝術品存在的痛點
傳統數字藝術品在沒有遇到區塊鏈的時候的痛點:傳統數字藝術品體量很大,付出了人類勞動,但是,由于版權無法有效界定,使用者可以通過復制,進行無償占有。
3融合區塊鏈的數字產品成為商品的內在機理
3.1傳統數字藝術產品并未成為商品
上述這些數字藝術插圖,數字藝術頭像,數字圖標,(還有也可以包含數字文檔,數字文件,數字文案,等其他數字產品,我們在這里以數字藝術品畫品為例,其他的方面類型與數字藝術品大同小異,我們不再贅述。但是此時由于數字藝術品可以被無限復制,并沒有能完全像實物商品一樣可以用現金一樣交易。
一些數字藝術品網站,采用包月用戶可以獲取授權數字圖像使用權的方式,間接的銷售這些數字圖片。這些數字圖片無法像傳統商品一樣,每一個物品和現金交換,實現單一商品的等價交換,即無法實現傳統商品的商品交換,或無法實現傳統商品的商品與現金的單一一對一交換。
3.2基于區塊鏈的融入使得傳統數字產品成為商品
區塊鏈出現后,區塊鏈與數字藝術品、和各種數字產品(包括數字圖片,數字長視頻,數字短視頻,數字文件,數字文檔,數字小說,數字音樂,數字配音,數字配樂,數字創意文案,數字漫畫,數字設計,數字文案,等各類數字產品。以下,我們將這些數字藝術品與上述數字產品,統稱為廣義的“數字產品”,在后文的研究中以“數字產品”代稱。我們舉例以數字藝術品為例,同樣這個例子不僅適用于數字藝術品,也適用于上述所有的“數字產品”,這種普遍性適用于所有的上述“數字產品”。由于區塊鏈具有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被區塊鏈認證的數字藝術商品具備了唯一性。產權得到明晰,并且具備了唯一性,不能被隨意復制。
3.3從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解讀區塊鏈數字產品成為商品
區塊鏈數字藝術商品,是區塊鏈和數字藝術品的融合。傳統數字藝術產品結合區塊鏈后,區塊鏈的公開透明性,保護了數字產品的產權,使得傳統數字藝術品的商品屬性得以完備。生產融合區塊鏈的數字藝術品的勞動具有價值,融入區塊鏈后的數字藝術商品,創作者的權益得到保護,數字藝術創作者的收益顯著提高。
這同樣適用于所有的數字產品,由于區塊鏈的融入,數字產品,通過區塊鏈的認證,變為了區塊鏈數字產品。此時,這個區塊鏈數字產品具有了唯一性,不可篡改性,與可追溯性。此區塊鏈數字產品,可看到它的制作時間,制作地點,制作人是誰,擁有人是誰,甚至此區塊鏈數字產品被交易后,曾在何時交易的交易時間,交易價格,和曾經持有人是誰,都可被看到。當這個數字產品與區塊鏈結合后變為了區塊鏈數字產品,具備了唯一性,不會被無限復制,此時區塊鏈數字產品產權明晰了。這個區塊鏈數字產品具有了西方經濟學中的商品屬性,即產權明晰,可以被交易。
3.4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
在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中,由于可被無限復制,這些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雖然具有使用價值,大家都需要用具備實用價值屬性,但,無法通過交換過程實現價值實現,即無法通過交換實現價值。也就是說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無法獲得等價交換實現其價值實現,即沒有價值。所以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在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視域來說,不是商品,即,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
關于為何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無法獲得等價交換實現其價值實現,即沒有價值。這一點上,我們進一步細分析。即,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當交易時,如A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創作者,買給B,當A賣給B后,B可以被無限復制,B又可以復制給任何其他人C、D、E、F等人,如被無限復制,那么產生什么結果。根據馬克思政治經濟學,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商品的價值由凝結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我們假定,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商品,具有價值,那么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實現交換,實現了價值,那么它所生產所需凝結的時間是一個定值,當它被無限復制后,再生產出類似的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或者再生產出一個跟這個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一樣的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幾乎成為0(直接復制,生產時間幾乎或無限接近于0)。那么此時,凝結在這個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0。那么這個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的價值為0。即,即使我們假定了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為商品,可實現商品的特有的價值交換,那么最后,在商品交換實現價值生產后,經過后續的復制,凝結在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生產過程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0,或無限接近0,因為再交易時,不是等價交換,而是免費交換,即此物品無法獲得貨幣或其他等價物,即無法實現交易,無法實現價值生產,即其價值為0。(通俗的來說,免費獲取更像是贈送而不是交易。)當其價值為0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其不具有價值。所以可以說我們這個,假想假設不成立。那么如果假想假設不成立,那么即其相反方面,即: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不具有價值,成立。
我們在馬克思資本論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方面,基于此理論,證明了我們的論斷與理論的成立,即: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不具有價值。
所以市場上與現實生活中,也符合我們的論斷。在一些互聯網的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多采用包月用戶的方式實現數字生產者與網站銷售者獲利,而不是通過單獨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的交易實現的數字生產者創作者的收益,這也是在我們分析的底層邏輯的基礎上的現實論證。我們上述分析與理論解釋了這種現象它的根源。如,數字音樂網站,通過數字音樂產品創作者將創作的數字音樂版權賣給數字音樂網站,然后數字音樂網站通過賣包月用戶的方式,從消費者手中得到金錢,之后消費者通過購買網站包月用戶會員支付包月費用實現可以下載數字音樂的權限,最后獲得這個數字音樂產品。以此方式,實現交易與買賣,而不是通過單對單點對點的,數字音樂產品與消費者的交易,實現的商品價值交換。如網易云音樂,QQ音樂等音樂網站或數字平臺。其他的數字藝術品網站或數字藝術品平臺如,站酷網站也是采用相同方式,數字藝術生產者將數字藝術產品版權賣給站酷網站,消費者購買者通過買站酷網站的定期會員或包月會員,得到這個數字藝術品購買權,實現下載權限獲取,下載獲得這個數字藝術產品。網站或軟件平臺實現盈利。上述這些例舉情形都不是數字產品創作者的數字產品與消費者間的傳統一對一的交換,即一對一的產品與等額金錢的交換,一對一的商品與商品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價值交換。
4新的理論: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商品的理論定義
即:區塊鏈數字產品成為商品的經濟學定義與論證詮釋
互聯網數字產品進行與區塊鏈的融合之后,變為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此時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變為了商品。我們從西方經濟學與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方面對其論證與說明。
首先,從西方經濟學上,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具備區塊鏈的本質屬性與特征,具有了唯一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與安全性,這意味著產權明晰,而且價值持續保值,不會擔心隨時因為網絡故障而丟失等不良負面因素,或由于無限復制帶來的負面影響。根據科斯定理,此時該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能夠在市場內交易,產權明晰,可以在市場經濟下自動達到帕累托最優,即達到很好的商品交易預期經濟效果。即獲得實現商品交換與與之匹配的經濟效果。這點我們在上述以證明過。
在馬克思資本論和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下,我們上文證明了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不具有價值。接下來我們證明,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即具有有使用價值和價值。首先,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大家需要,如區塊鏈數碼頭像,區塊鏈數字音樂,區塊鏈數字短視頻,我們日常生活中上網要看,要用,要聽,要滿足我們的日常精神生活需要,所以它具備了使用價值。在價值上,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可以實現等價交換,可以在交換中實現價值實現,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可以實現物物(此時數字經濟背景下的物已經包含了實體的物也包括了虛擬數字的數據這種物,數據成為生產資料成為生產要素之前已被論證并被一致認可。)一對一交易,因此可以交易,并且可以實現交易,物品通過交易實現了交換價值,完成了價值實現,實現了價值。因此我們說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具有價值。所以,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由于具備了商品的必備的二重性,具備了商品必須的和必須具備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所以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商品。即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此時可以真正的叫做區塊鏈互聯網數字商品。
關于為何傳統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可以等價交換實現其價值實現,即有價值。進一步細分析。即,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W當交易時候,如A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創作者,買給B,實現交易,但是當A賣給B后,B由于買了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由于區塊鏈具有唯一性,其唯一的哈希值不允許再被復制,而且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W誰在使用,賣給了誰,誰曾經經手過,誰曾經擁有過,都將被記錄,都可以查到,而且如果被復制會被發現,也不能被篡改,因為區塊鏈的分布式分布在全球眾多計算機節點數,修改這些數據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與金錢所以無法被篡改,所以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W的唯一性就很確定。A將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賣給B,B付給A貨幣,此時交易完成。此時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實現了交易,實現了等價交換,實現了物品交換,實現了交換價值,實現了價值實現,此時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價值形成。即,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具有了價值。B要是想賣給C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話,也要進行交易,實施等價交換,即,B賣給C的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要在區塊鏈市場環境下實施等價交換,而不是不需要任何費用、費用為0的直接復制。同樣此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賣給D、E、F等人,都等同于賣給C一樣的流程,也絕不會出現直接復制的情況。這樣,由于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具有唯一性,再生產出類似于M的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或者再生產出一個跟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一樣的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所需要的時間與起初的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創作生產時間基本相同,需要消耗一定的勞動時間。那么此時,凝結在這個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里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一個固定值。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價格由社會上很多個類似于這個M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即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商品的價格由凝結在這個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時間決定。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即,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價格由社會上很多個類似于這個M的凝結在此的社會無差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所以經過我們上述的推導與闡述,我們證明了,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M的價格由社會上很多個類似于這個M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上述分析與舉例可清晰的證明,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可以進行等價交換具有價值,因此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有使用價值,有價值,是商品。即: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商品,具有價值。區塊鏈互聯網數字產品是區塊鏈互聯網數字商品。
數字產品與區塊鏈結合后,變為區塊鏈數字商品,這個區塊鏈數字商品創作者的體力勞動,(在這個數字產品生成過程中,由于和區塊鏈結合,所以數字產品變為數字商品,其中所必須的創作者運用電腦軟件進行的手部的鍵盤或鼠標等普遍的人類動作勞作的包含的耗費的體力勞動)以及區塊鏈數字產品創作者的腦力勞動(在這個數字產品生成過程中,與區塊鏈結合,變為區塊鏈數字商品,其中所必須的,創作者運用電腦軟件或數字軟件軟件進行生成數字產品時候,所必須的思維消耗,創意消耗,腦力消耗等腦力耗費的人類腦力勞動。),這些體力勞動與腦力拉動,參與了區塊鏈數字商品的價值生產,因此這些區塊鏈數字商品創作者生產者的勞動,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是創造價值的勞動。
5結束語
我們分析了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與區塊鏈數字產品的不同。從經濟學學理角度,創新的論證了傳統互聯網數字產品不是商品,不具有價值,區塊鏈數字產品是商品,具有價值。區塊鏈與數字產品結合,形成了區塊鏈數字商品。我們從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底層證明了區塊鏈數字產品是商品,具有同傳統實物商品相同的經濟學屬性,對數字經濟環節下,商品的交易與發展起到了理論基礎的作用。同時,由于區塊鏈是元宇宙的基礎,在未來數字經濟環境下,元宇宙的蓬勃發展的經濟學基礎與根基起到了經濟理論奠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6-202).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116).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3-103).
[4]蔡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辯證法[J]. 改革.2016(02):125-132.
[5]簡新華.創新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03):5-1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