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穩,郭 強,馬 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大力發展馕產業,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關于“培育壯大新疆特色優勢產業”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舉措。當前,新疆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各地加快推進馕產業基地建設,建立馕產業園、馕文化園,依托農村合作社帶動鄉村打馕車間,加大馕產品開發力度,推動馕品牌化、產業化、規模化經營。
為進一步分析總結新疆馕產業區域供應情況,對新疆各地州已注冊商標的馕品牌產量、產值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與研究。由表1 統計數據可知,新疆馕產業區域供應具有以下特點。①新疆馕產業供應情況存在著明顯的“北>南>東”特征,從南、北、東疆地區供應情況來看,新疆馕產業絕大部分產值由北疆承擔,北疆馕產業年產值是南疆馕產業年產值的19.2 倍,是東疆馕產業年產值38.4 倍。南疆地區馕產業年產值是東疆地區馕產業年產值的2 倍。②從南、北、東疆區域分別來看,北疆地區馕產業年產值最高為烏魯木齊市,其次為伊犁州;而南疆地區中,和田地區馕產業年產值高于克州和巴州馕產業年產值總和;東疆地區中,吐魯番市馕產業年產值是哈密市馕產業年產值的4 倍。
表1 南、北、東疆馕產業區域生產及供應現狀
從新疆各地州提供的192 個馕品牌產量、產值數據的統計來看,近年來已注冊商標的馕品牌無論是產量還是產值相比未注冊商標的有較大的增長。例如,烏魯木齊市知名馕品牌“疆小馕”年產值達到3.65 億元。一些個體經營戶在申請注冊商標后,產量、產值也較未申請注冊商標時有了明顯的提升,如巴州庫爾勒市麥麥提艾麥爾·阿卜杜拉個人持有的馕品牌“坦做客”,年產量達到73 t,年產值達到144 萬元;哈密市趙偉個人持有馕品牌“瓜香少女”“哈小馕”“瓜香奶奶”,合計年產量達到29 萬盒,年產值達到146 萬;昌吉州奇臺縣麥香來食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旗下的“麥香來”品牌馕,年產量達到約365 t,年產值達到約1 095 萬??酥莅⒖颂湛h信陽市菌??瞪锟萍加邢薰景⒖颂辗止酒煜隆疤招±伞逼放柒?,年產量達到1 090 t,年產值910 萬。一些地區在當地馕產業發展過程中積極依托相關項目政策、主食品加工產業化設備引進項目政策,打造自有品牌,通過馕產業品牌化切實解決了本地大量人員的就業問題,帶動了本地經濟發展,實現增產增收。
現代經濟環境下,新疆馕產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依賴于其產品品牌的形成,品牌的戰略塑造是其生存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疆馕產業中部分品牌企業與合作社在注重提高產量和質量、保障馕產品區域供給安全的同時,大力培育和推廣自有品牌,品牌效應不但提高了當地馕產品知名度,也提高了市場占有率和顧客信任度,為生產者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促進了當地馕產業發展。
截至2021 年6 月底,新疆馕產業總計注冊商標192 個,其中有效注冊商標123 個,新疆馕產業著名商標3 個,享受政策扶持的商標6 個,閑置或停用的商標69 個,目前正在申報的商標共有20 個。
新疆馕產業區域供應情況中北疆地區高于南疆和東疆地區,從馕產業品牌建設情況來看,北疆地區有2 個著名商標品牌,南疆地區有1 個著名商標品牌,東疆地區沒有,著名商標少,無馳名商標,品牌價值及效應未發揮出;地區馕產業發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區還未形成標準化、產業化、規?;a;從政策扶持方面來看,享受政策扶持的企業所在地區產值要高于沒有政策扶持的地區。如伊犁州、昌吉州、和田地區的部分企業或打馕合作社享有政策支持,扶持力度較大,這些地區的馕產業年產值也較高。
近年來,新疆各地把發展馕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法寶、經濟發展的亮點。盤活“馕”資源,打造“馕”品牌,馕產業發展較快。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還存在產業布局不合理、品牌意識淡薄、產品宣傳方式單一等問題。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每個地區馕產業的發展不平衡,由于受各地政策支持、幫扶力度以及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意識的影響,各地馕產業發展出現了較大差距。
馕是新疆各族人民必不可少的日常主食,也深受外地消費者喜愛。目前生產的馕,大部分用于本地,銷售到新疆外的量較少,利用新媒體、網絡等現代化宣傳手段對新疆馕的宣傳力度不夠,未打通除新疆外各省份及海外的銷售渠道。
要想做大做強新疆馕產業,就要加快馕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大力培育馕產業合作社等,走集約化發展之路。部分地區成立了打馕合作社,但就目前的形式來看,合作社成員之間只是集中在一個地方打馕,并未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部分馕產業合作社在馕產品生產過程中沒有具體的生產操作規范,合作社成員的打馕技術參差不齊,導致馕產品生產過程中大小、品質、規格各不相同,無法統一標準,導致生產浪費嚴重。此外,一些合作社成員之間利益分配不均衡,導致向心力不齊。
從新疆各地州提供的192 個馕品牌產量、產值數據的統計樣本可知,新疆馕產業的發展已出現良好勢頭,但在眾多的馕產業中真正形成品牌的馕產品較少,更缺少擁有知名品牌的企業。192 個馕品牌中,大多數注冊商標集中在各地州的龍頭企業手中,但依然存在現有的馕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僅限于新疆區域范圍,品牌價值及效應發揮不夠明顯。其他省份的消費者對新疆馕品牌甚至新疆馕的了解較少,馕產品缺少獨樹一幟的品牌標識,使新疆的馕產品無法形成規模性的品牌宣傳力和影響力。
在馕產業經營中,龍頭企業上聯市場、下聯企業,具有一定規模,具有較大的輻射效應和帶動能力。在馕產業生產中,龍頭企業是引領新疆馕產業迅速發展的主力軍,龍頭企業擁有的資金、技術、市場等生產要素在新疆馕產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關系到新疆馕產業的整體發展。從各地州數據可知,目前新疆馕生產加工的主體仍集中在中小企業及個體戶,這也導致全疆馕產業發展的層次處于較低的水平[1]。
新疆各地州提供了192 個馕品牌統計樣本,其中123 個為有效注冊的馕品牌,而在有效注冊的馕品牌中,合作社和個人持有占比約42%,而合作社和個人形式的馕產業主要依靠社員、家庭人員集中打馕進行產品生產,客源大部分是當地固定合作的老客戶,銷售渠道單一,基本上是統一批發零售的形式,零售銷售量很小,與外部市場的合作有限;利用現代化、信息化、電子商務線上銷售等形式不充分,更多依賴于傳統的線下交易模式[2]。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及銷售面已成為合作社和個體馕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加大對新疆馕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資金扶持和獎勵扶持,加大對重大平臺的建設支持,建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規?;a方式等。此外,還要加強人才培育引進力度。
利用現代媒體技術、網絡以及宣傳推介會等形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大力宣傳新疆馕產業,打造具有新疆地域特點的馕文化品牌,打通其他省份及海外市場,讓新疆馕產業立足新疆,面向全國,走向世界[3]。
依托各地馕行業協會,制定統一的生產標準和包裝,推進當地馕產業的標準化生產。例如,阿布拉的馕、疆小馕、馕王等知名品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4]。
引導企業正確、規范、連續地使用商標,打造馳名、著名商標,提升商標含金量。同時,政府應加強對有潛力的少數民族中小食品企業的扶持,增強一部分企業的競爭力,使其成為龍頭企業,整合現有的馕產品市場資源,形成有組織、有規模、有規范的產業鏈,帶動中小企業和馕產品個體工商戶的發展。
對于馕產品的銷售模式應由傳統銷售方式向“互聯網+”轉變,通過不斷發揮龍頭企業市場優勢和產業帶動作用,發展“電商+實體”的營銷模式,積極拓展和完善銷售網絡,建立相應配送體系,實現馕產品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構建本地市場、內地市場、周邊及海外市場全方位、多元化銷售網絡[5]。
積極對接有關企業和馕產業協會,從專利、商標等方面,了解產業發展需求,研究促進馕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