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瑾
(北方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該文以健康類APP對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及現狀分析為研究對象,以寧夏3所院校(北方民族大學、寧夏理工學院和寧夏職業技術學院)中的100名肥胖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北方民族大學40 名,寧夏理工學院和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各30 名。以國際上常用的衡量肥胖的標準——BMI 指數[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為參考,BMI≥28即視為肥胖。
1.2.1 文獻資料法
以“健康類APP”“肥胖大學生”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對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并對搜索到的文獻進行匯總分析,以此作為該研究的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課題的需要并依據《自我健康管理行為量表》制定相關的調查問卷。向調查對象發放問卷100份,回收98份,回收率為98%,有效問卷98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1.2.3 實驗法
選擇北方民族大學的40 名肥胖學生為實驗對象,并將他們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選用目前國內較為流行的健康減肥瘦身和運動社交軟件——Keep,作為體育鍛煉的干預工具,進行為期2 個月的體育鍛煉干預。干預初期,建立以實驗組人員為主體的微信群,并由專門人員進行Keep 軟件使用的指導工作;干預實施后,實驗組學生每周需要根據APP 制訂的計劃進行相關的鍛煉,同時利用Keep 的運動數據記錄功能,隨時隨地上傳鍛煉項目、時間和能量消耗等數據。實驗結束后,利用人體成分分析儀獲得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BMI 指數、WHR 值等,以便進行健康類APP對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影響的分析[1-3]。
1.2.4 數理統計法
利用Excel 軟件對問卷調查法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SPSS 26.0軟件對實驗法得到的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測,結果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對于參與問卷調查的3 所大學的肥胖大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經常使用健康類APP的群體占30.6%,在體育鍛煉中偶爾使用健康類APP的群體占32.7%,二者合計占63.3%。這說明健康類APP在肥胖大學生群體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的使用正在趨向于普及。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肥胖大學生使用健康類APP頻次在每周5 次以上的有8.2%,每周3~5 次的有42.8%,每周1~3 次的有40.8%,偶爾/從不使用的有8.2%,使用健康類APP 的肥胖大學生群體參加體育鍛煉的頻次要遠高于未使用健康類APP 的群體,這說明健康類APP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這不僅對肥胖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具有非常好的作用,還能夠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
根據調查結果來看,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從高到低依次為怕被他人譏笑(93.9%)、不喜歡鍛煉(67.3%)、自身怕苦怕累(46.9%)、器材場地限制(32.7%)、其他因素(12.2%)。有關研究顯示,肥胖人群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因此在日常體育鍛煉中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而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一旦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受到外在環境的阻滯或他人的譏笑,肥胖大學生就會產生退縮的心理和行為。
從表1 的調查結果來看,未使用健康類APP 的肥胖大學生中有55.6%的人認為有必要參與體育鍛煉,使用健康類APP的肥胖大學生中有64.5%的人認為有必要參與體育鍛煉,這說明在自我形體認知方面,肥胖大學生已經能夠意識到自身的肥胖情況,同時對自身的肥胖情況有了較強的參與體育鍛煉以進行改善的意識。

表1 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意識情況表
從表2 的調查結果來看,未使用健康類APP 的肥胖大學生中,有66.7%的大學生是為了減肥塑身,16.7%的大學生是為了消遣娛樂,11.1%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強體質。使用健康類APP 的肥胖大學生中,有51.6%的大學生是為了減肥塑身,38.7%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強體質,6.5%的大學生是為了消遣娛樂。這說明肥胖大學生在使用健康類APP 的過程中并未受到強迫,他們對參加體育鍛煉具有較高的目的性。

表2 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目的情況表
如表3 所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大學生在實驗前進行的BMI、腰圍、臀圍、體脂百分百和WHR等測量結果并無明顯的差異性(P>0.05),因此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對實驗組學生進行Keep 健康類APP 軟件的干預實驗后,實驗組學生的BMI、腰圍、臀圍、體脂百分比和WHR等均呈現出顯著下降(P<0.01),具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對照組在實驗結束后,各項指標的測量值較之前并沒有明顯的變化(P>0.05)。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指標呈現出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3 實驗前后肥胖大學生身體形態指標對比情況表
根據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的肥胖大學生利用健康類APP 進行為期2 個月的體育鍛煉后,在BMI、腰圍、臀圍和體脂百分比等方面均呈現出了明顯的下降,P<0.05,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這說明在利用健康類APP 對肥胖大學生的體育鍛煉進行干預后,肥胖大學生的體重得到了較明顯控制[6]。
健康類APP 能夠根據肥胖大學生自身的情況,制訂出較為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計劃,同時利用運動數據的即時分析等功能,給肥胖大學生以積極有效的運動反饋,激發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幫助他們逐漸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最終擺脫肥胖的困擾。但由于目前健身類APP 的市場尚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一些不太規范的情況,因此,肥胖大學生需要注意健康類APP的選擇,在追求有效控制體重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對自身隱私的保護。總體來說,健康類APP 目前在肥胖大學生群體中的使用正趨向于普及,利用健康類APP 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多于沒有使用的人數,并且健康類APP 對肥胖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意識、目的和身體形態的改變等均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