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保
(空軍工程大學軍政基礎系 陜西西安 710051)
“教為戰、練為戰、研為戰”是新時代軍隊院校為戰育人的根本精髓,是現代戰爭背景下實戰化教育訓練的基本要求,也是軍隊院校教育訓練“教戰一致、戰訓一致”的基本體現。軍隊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研創新的主力軍、前沿探索的領頭雁,尤其是在大力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的背景下,必須不斷革新育人理念、創新模式體系、變革方法手段、完善評價機制。自《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實施以來,尤其是軍隊院校教學大綱(SZ-JC-02 試訓稿)的頒布實施,軍隊院校軍事體育的課程結構、科目內容、標準要求、實施條件等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何進一步提升教學訓練質量、探索眾多科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已成為現階段軍隊院校軍事體育教學訓練面臨的重大課題。項群訓練理論是我國體育界先輩創造的重大運動訓練理論成果,為進一步豐富軍事體育訓練理論體系,研究分析課程科目屬性,探索查找項目內在規律等諸多軍事體育訓練現實問題提供了借鑒和參考,對今后理論指導和實踐訓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項群是指具有相似特征和屬性的運動項目歸屬為同一類屬項目,稱之為“項群”。通常人們著力揭示和反映各項群運動訓練規律的理論和原理稱之為“項群訓練理論”(或“項群訓練原理”)。
項群訓練理論以項群為基本單位,認識和概括同類屬競技項目訓練過程的共同特點,獲得遠遠大于一個單項運動實踐的視野,使一個項群共同的訓練規律顯現出來[1]。項群訓練理論就是研究在各個項群領域內運動訓練的規律及成功組織運動訓練活動實施行為的科學[2]。
項群訓練理論在競技體育運動和軍事體育訓練中都占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一是,可促進實現一般到專項軍事訓練理論的有機過渡。與運動訓練學一樣,軍事訓練學理論體系最初也只分為一般和專項軍事訓練學,但隨著軍事訓練實踐的縱深發展,這一理論體系日益顯現了力求高度概括和視野狹窄局限的軟點,而項群訓練理論為軍事訓練實踐和理論體系的發展提供很好的理念和思路,有助于實現軍事訓練理念的更新和跨越。二是,可精準地凝練若干多科目之間的共性規律。軍事訓練科目并非相互孤立的,而是和競技體育項目一樣,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和共性,引入項群訓練理論,可實現軍事訓練科目之間內部共性規律的探討和揭示。三是,可進一步加強軍事訓練理論與實踐操作之間的聯系。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項群訓練理論的引入和借鑒為理論指導與訓練實踐搭上了橋梁,縮短了二者之間的距離,使理論指導更有專業性、科學性,使訓練實踐更有針對性、有效性。
項群訓練理論的探索實踐為探討和揭示軍事體育訓練科目內部共同規律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第一,新大綱的頒布與實施,呈現出科目多、時間緊、涉及廣、標準高等特點,對既往的訓練理論產生了極大沖擊,急需一種新的理論來指導,而項群訓練理論恰恰能解決這一難題。第二,現階段的軍事訓練相關理論難以解決和平衡眾多軍事訓練科目之間的關聯,體系化、層次化、兼顧化的新時代軍事訓練理論還未形成,而項群訓練理論有助于搭建軍事訓練領域中一般到專項之間的橋梁。第三,軍事體育作為一種特殊的體育活動,雖有著諸多的不同之處,但同為人體運動進行研究,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項群訓練理論作為體育界前輩所凝練總結的理論成果,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更適用于軍事體育中,能夠直接運用到軍事體育訓練實踐中,對揭示軍事體育內部規律更具指導性、實用性。因此,項群訓練理論的引入為軍事訓練研究,尤其是軍事體育訓練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在任何競技體育、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項目或任何軍事體育訓練科目的發展進程中,都將始終處于半開放或全開放狀態,而在進行科學實驗、學術研討和訓練實踐等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從其他學科中吸取、借鑒、移植對該科目有用的理論依據、技術支撐和方法手段。同時,也會或多或少地將該科目中的支撐理論、模式方案、方法、手段等運用到其他訓練科目中。而一線人員在未凝練總結項群訓練理論之前,這些吸取、借鑒、移植往往是無意識的、嘗試性的、較緩慢的。當前,新大綱中訓練科目眾多,更需要一種(項群訓練理論)理念對這些訓練項目間的異同進行概括凝練、審視研究和分析總結[3],加快揭示和探討軍事訓練科目之間的共性與聯系,在項群訓練理論的有效指導下,作為一線軍事體育教員或主管教學管理參謀就可以有意識、有效、有目的地進行軍事體育訓練模式、方法、手段的移植、創新與發展,使軍事訓練模式、方法、手段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加有效。
項群訓練理論的一個重要基礎研究是對眾多的現代競技運動項目進行結構性分類。同一種競技能力對運動員整體競技能力的作用也依項群的不同而有明顯的區別。項群分類主要采用競技能力主導因素、運動項目動作結構、運動成績評定方法標準。競技能力主導因素構成了“四九”項群分類體系,運動項目動作結構構成了“三七”項群分類體系,運動成績評定方法則是“五全”項群分類體系[4]。現依決定競技能力的主導因素對空軍地面開設的軍事體育科目[5-8]進行分類,如表1所示。

表1 空軍地面軍事體育科目分類一覽表
3.2.1 體能主導類力量性項群基本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體能(力量)在其諸多競技能力因素中占據決定性地位,尤其是克服自身體重的能力是該項群主要表現特征之一;在人體機能上主要表現出神經系統控制度高、以磷酸原為主要供能系統、能量恢復能力較強、興奮過程占主導優勢等;在身體素質發展上,往往優先發展絕對力量、快速力量和爆發力等核心素質;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動作模式的穩定性、動作技術的準確性和動作強度的可控性;心理和智能特征主要表現在高度敏感和自信心。
3.2.2 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良好的神經反應能力,心血管具有抗缺氧能力,機體無氧代謝水平高;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技術動作的周期性、固定性、單一性,運動中人體重心較為固定,其核心是動作的節奏性、反應的靈敏性、位移的速度性;戰術特征主要表現為建立在運動技術的高低上進行科學分配體力,這是保證學員體能和技能發揮的重要保證;心理和智能特征上主要表現為反應迅速、心態沉穩、精神集中、行動迅速、力求高效。
3.2.3 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克服自身(負重)重量長時間位移的能力,并保持平均速度的能力;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技術動作完善、經濟性,具有良好的節奏感;戰術特征主要表現為領跑和跟隨跑戰術手段;心理和智能特征主要表現為超強的忍受生理和心理上的極度疲勞的能力及頑強的意志品質。
3.2.4 體能主導類混合性項群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機體復合素質的能力,以及機體供能、肌肉動員的轉換能力;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技術動作完善、經濟性,具有良好的節奏感以及多技術的轉換能力;戰術特征主要表現為體能分配上,實現能量節省化;心理和智能特征主要表現在精神集中、行動果斷、意志頑強和自信心。
3.2.5 技能主導類速度(耐力)性項群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身體勻稱、運動機能穩定協調;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技術動作固定和多樣;戰術特征主要表現為體能分配科學、動作節奏好;心理和智能特征主要表現為精神集中、自我控制和感知覺良好。
3.2.6 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特征
體能特征主要表現為身體勻稱、形體優美、本體感覺準確、神經系統均衡且靈活、身體素質全面;技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時空判斷準確、身體姿態控制能力強、器械熟悉感強;戰術特征主要表現為相互之間產生明顯影響;心理和智能特征主要表現為注意力集中和穩定、自我控制和感知覺良好、果斷、善于分析和判斷動作。
基于軍事體育科目的項群分類和各項群的基本特征,按照各項群競技能力制勝因素或主導因素去查找各項群在體能、技術、心理、智能、供能等諸多核心能力的共同點,如表2所示。

表2 軍事體育科目項群主要核心能力一覽表
3.4.1 體能主導類項群訓練方法與手段
體能主導類項群由于動作結構、動作技術、動作過程相對簡單,多為周期性、重復性,因此,在采取訓練方法與手段上必須講究精準高效,并做到訓練內容、訓練方法、訓練手段等集中實用、高效簡練,以防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時,注重發展速度、耐力或力量等各種素質,在常用方法的基礎上注重地域特色訓練方法的使用,如法特萊克法、高原訓練法、沙灘訓練法等。在訓練手段上,體能主導類力量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聚焦在發展快速力量、爆發力、動作速率和無氧代謝等能力;體能主導類速度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聚焦在發展爆發力、動作速率、動作幅、反應能力、無氧或糖酵解代謝等能力;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聚焦在發展肌肉耐力、競速能力、提高糖酵解或有氧代謝能力等;體能主導類混合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聚焦在以肌肉力量為基礎的多項復合素質訓練以及肌肉動員、供能系統等的轉換能力等。在技術訓練方面,重點提升和完善動作周期的全面性、經濟性、實效性。在心理方面,應多集中培養心理調節能力、集中注意力能力和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戰斗精神和意志品質。
3.4.2 技能主導類項群訓練方法與手段
技能主導類項群由于技術動作相對較高,并表為非周期性、非重復性的多樣性技術動作組合。因此,技術動作專項化訓練是該項群類訓練的重點,其關鍵在于精準提升技術動作的多樣性,力求促進技術動作的“正遷移”,在訓練過程中應做到訓練內容豐富多樣、方法手段集中高效,并注重技術動作基本功的訓練,從而使各種方法手段的優化組合成為快速提升技術動作訓練效果的關鍵環節,如格斗術中的步法+拳術、步法+腿法、步法+拳術+腿法等;游泳類科目多采用陸上模擬+水中練習等。同時,注重分配一定的時間用于發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協調、靈敏等各種身體基礎素質和形態訓練,以及肢體肌肉感、空間感、節奏感和韻律感等,主要采取的訓練方法為分解-完整法、直觀-語言法、模擬-實戰法等,而注意力訓練常用方法有舒爾特方格訓練法、正念訓練法、表象訓練法、音樂放松法等[9]。在訓練手段上,技能主導類速度(耐力)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集中于復合素質、技術有效性、動作速率等;技能主導類表現難美性項群訓練手段的選擇,應主要集中于復合素質、技術基本功、動作節奏、空間感覺、機體控制力等。在心理方面,應多集中于培養心理調節能力、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和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
項群訓練理論在軍事訓練中的理論引入和實踐應用,為軍事體育訓練開辟了新思路、新視角,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訓練學意義,有利于豐富現有軍事體育訓練理論體系、探索科目之間內部共同規律和加快軍事體育訓練模式、方法、手段的創新發展。以新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為依據,以空軍地面軍事體育訓練科目為個案,較為詳細地進行了項群劃分、項群特征、核心能力和方法手段等諸多方面的分析與研究,對今后科學指導訓練和相關理論研究提供有效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