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富

【摘要】? 目的? 探究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醫院2019年1-12月采用切開復位內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的31例脛腓骨骨折患者作為切開復位組,根據性別、年齡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另外選擇2020年1-12月采用閉合復位內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的31例脛腓骨骨折患者作為閉合復位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臨床療效、并發癥。結果? 閉合復位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閉合復位組臨床療效優良率明顯高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閉合復位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脛腓骨骨折患者,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的整體效果優于切開復位交鎖髓內釘,患者術后各項指標更為理想,且整體恢復速度更快。
【關鍵詞】? 脛腓骨骨折;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切開復位交鎖髓內釘;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687.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2)15--02
脛腓骨骨折主要指小腿部位脛腓骨出現的骨干骨折現象,因為脛腓骨處于皮下位置,當骨折時,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膚,引發開放性骨折。對于脛腓骨骨折,臨床主要采用切開復位或者閉合復位內固定手術方案治療。近年來,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優勢突出,可以有效改善骨折端位置的血液循環,骨折預后更為理想,同時又能進一步保障骨膜連續性和完整性[1]。為進一步研究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分別對比分析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和切開復位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臨床效果,現針對具體方案和臨床療效進行總結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醫院2019年1-12月采用切開復位內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的31例脛腓骨骨折患者作為切開復位組,根據組間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另外選擇2020年1-12月采用閉合復位內交鎖髓內釘固定治療的31例脛腓骨骨折患者作為閉合復位組。切開復位組男21例,女10例;年齡27~61歲,平均年齡38.7±7.5歲。閉合復位組男22例,女9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38.9±7.2歲。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針對性的飲食管理模式、醫療管理模式,給予脫水、抗感染處理,等到患者肢體腫脹現象完全消退,同時軟組織損傷狀態有效改善的情況下,再給予手術治療。交鎖髓內釘規格為長240~340mm,內徑8~10mm[2]。
1.2.1? 切開復位組? 采用仰臥位,先將患肢小腿外側骨折位置的皮膚切開處理,行4~7cm切口,接著將髕骨韌帶位置的皮膚切開處理,行4~6cm切口,針對骨折實施整理復位,然后選擇髕韌帶周圍脛骨結節位置實施鉆口,接著使用打入器置入交鎖髓內釘(從骨折端置入遠處髓腔),具體流程是先置入2枚遠處位置的鎖釘,接著置入2枚近處位置的鎖釘[3]。
1.2.2? 閉合復位組? 同樣選擇仰臥位,選擇在髕骨韌帶位置將皮膚切開,行4~6cm的切口,接著選擇在髕韌帶周圍脛骨結節位置實施鉆口,接著將準備好的交鎖髓內釘置入髓腔內,基于X射線片實施骨折復位治療處理,最終把交鎖髓內釘從近端打入遠端[4]。
1.3? 評價指標
(1)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臨床療效和并發癥。
(2)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參照文獻[5]。術后骨折位置順利恢復后,未發生成角位移現象,患肢也未出現縮短現象,對位精確度可以達到9成以上為優;術后骨折位置順利恢復后,沒有產生側方成角的情況,患肢縮短的幅度在2cm以下,對位精準度能夠達到8成以上為良;未能達到上述標準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處理,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等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并發癥等為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閉合復位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閉合復位組臨床療效優良率明顯高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閉合復位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切開復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對于脛腓骨骨折,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案治療,切開復位或者閉合復位內固定均是常用方案。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能夠利用長骨中軸線針對骨骼進行彈性固定,使骨折端可以均勻承受外界的軸向壓力,能夠有效解決偏心固定所引發的壓力遮擋效應,患者術后骨折愈合過程中,不容易產生旋轉和折彎等問題。與此同時,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還能夠全面保障骨膜本身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幫助骨折端保持良好的血運狀態,不僅有效改善骨折愈合情況,也能有效控制并發癥。從臨床操作來看,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可以利用較為顯著的骨性標志直接判斷骨折端對線狀況和對位情況,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再次針對患肢位置進行變動,這個過程只需要一名助手輔助,就可實現牽引復位操作,骨折再移位可能性降低[6]。
本研究結果表明,閉合復位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臨床療效、并發癥情況均更為理想,遠優于切開復位組,研究結論與上述研究之間完全一致,充分肯定了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脛腓骨臨床手術治療來說,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切開復位交鎖髓內釘,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更為理想,且住院時間、骨痂出現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更短,術后也不會引發嚴重并發癥,整體預后情況更為理想。
4? 參考文獻
[1] 于鶴童,梁躍闖,馬良,等.可吸收螺釘在脛腓骨骨折交鎖髓內釘內固定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20,29(5):397-400.
[2] 蘭遠春.交鎖髓內釘固定、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臨床比較[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S1):54-57.
[3] 艾自勝,于淼,梅炯,等.髓內釘與外固定治療脛腓骨骨折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7,25(8):714-719.
[4] 鞠超杰,張偉,蘇儉.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10):70-72.
[5] 李智,李玉茂,謝曉勇,等.鎖定鋼板外置治療脛腓骨骨折的力學分析和臨床療效[J].海軍醫學雜志,2017,38(2):149-152,169.
[6] 時國華,湯勇,徐云欽,等.三種創面處理方法治療脛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綜合征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6):534-536.
[2021-09-0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