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錫奎
(嘉祥縣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400)
脊柱骨折屬于骨科常見疾病,患者骨折后,脊柱功能、神經功能等均會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加之骨折所造成的疼痛感,因此,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1]。為加快患者骨折恢復速度,提升其預后效果,采用行之有效的干預手段非常必要。本研究對經皮椎弓根釘微創手術在脊柱骨折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討論、分析,報告如下。
脊柱骨折患者,為本研究選入對象。2019.08至2021.07,為本研究起始、結束時間。共納入72例患者。將患者分至不同組別,以其入院先后順序為根據。其中36例納入參照組。本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9:17。年齡上限為75歲。年齡下限為44歲。均值(57.45±2.53)歲。其中36例納入試驗組。本組患者男女比例為17:19。年齡上限為76歲。年齡下限為45歲。均值(57.63±2.44)歲。兩組脊柱骨折患者常規資料檢驗后,波動性較小,P>0.05,研究價值存在。
納入要求:(1)無藥物過敏患者。(2)手術耐受患者。
排除標準:(1)伴有骨質疏松癥患者。(2)伴有神經功能損傷患者。(3)認知障礙患者。(4)脊柱存在畸形患者。
參照組:施以患者開放內固定術,具體表述如下:(1)囑患者采取俯臥位,予以患者氣管插管。麻醉方式選擇全身麻醉。同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等。(2)在患者胸部、髖部墊置一軟墊。根據X線成像,確定手術切口。將患者皮膚切開口,分離皮下組織。充分暴露損傷部位。(3)定位脊柱損傷的兩端部位,置入椎弓根釘。對連接桿進行固定處理。最后放置引流管,縫合切口。
試驗組:施以患者經皮椎弓根微創手術,詳細內容如下:(1)囑患者采取俯臥位,行氣管插管。予以患者全身麻醉。同時,監測各項生命體征。(2)將軟墊置于患者胸部、髖部下方。根據X線檢查,標記損傷脊柱。(3)將標記部位作為手術切口。借助于C臂機,應用弓根穿刺錐,對病灶部位進行穿刺。(4)更換長導針,向椎體前深入。當到達椎體前1/3部位后,對深度、位置進行判斷。(5)釘道內旋入椎弓根螺釘。再借助于C臂機,置入其余4枚螺釘。置入方式均相同。(6)預先將釘棒彎折,并將其插入其中。同時,將螺帽擰緊。對固定情況、復位情況進行確認。無任何問題后,作縫合處理。
(1)統計、分析兩組脊柱骨折患者術前術后生活質量評分。選擇SF-36生活質量評分表。對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活力等4方面內容進行評估。評分越高,代表患者各項功能越優異。
(2)評定評兩組脊柱骨折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疼痛評分。手術相關指標即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
(3)記錄兩組脊柱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血栓、感染、傷口滲血等。

結果可見,術前,兩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無較大區別,P>0.05。術后,試驗組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活力等評分均比參照組大,P<0.05。(見表1)

表1 統計兩組脊柱骨折患者術前術后生活質量評分
試驗組、參照組住院時間依次為(8.63±1.74)天、(14.63±1.67)天。T值=14.9269,P值=0.0000。
兩組術中出血量依次為(84.63±11.32)毫升、(135.63±12.65)毫升。T值=18.0260,P值=0.0000。
兩組手術時間依次為(58.42±4.63)分鐘、(60.04±4.11)分鐘。T值=1.5700,P值=0.1209。
兩組疼痛評分依次為(3.16±0.64)分、(4.82±0.72)分。T值=10.3391,P值=0.0000。
結果可見,兩組手術時間無統計價值,P>0.05。試驗組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均少于參照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
試驗組:傷口滲血1例,占比:2.77%。感染1例,占比:2.77%。未見血栓病例。總發生率:5.55%(2/36)。
參照組組:傷口滲血4例,占比:11.11%。感染3例,占比:8.33%。血栓1例,占比:2.77%。總發生率:22.22%(8/36)。
X2值=4.1806,P值=0.0408。
結果可見,試驗組血栓、感染、傷口滲血等不并發癥發生概率較參照組更低,P<0.05。
現階段,隨著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交通運輸、高空作業等造成脊柱骨折的概率越來越高。如果沒有及時采取干預手段,則患者脊柱生理功能將會受到影響,進而降低其生活質量。情況嚴重時,還存在導致患者癱瘓、死亡的可能[2]。臨床治療脊柱骨折主要對損傷脊柱進行固定、復位。當患者脊柱高度、穩定性恢復后,患者神經功能受損情況可得到改善,進而促進其生活質量提升。傳統開放性內固定術在臨床應用時間較長,并且操作簡單。雖然該種手術方式復位、固定效果良好,但是創傷較大,患者術后疼痛感較為強烈,并且易誘發一些列并發癥[3-4]。
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具有微創特征,可彌補傳統手術的弊端。借助于C臂機的透視、定位功能,可有效減少術中創傷,在提升手術安全性方面作用突出。不僅如此,該種手術方式可使受傷椎體復位,進而促進脊椎生理角度恢復。在此情況下,骨折椎體結構穩定性的可得到有效保護[5]。相較于傳統手術而言,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創傷性更小,出血更少,固定復位效果更好。本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術后各項生活質量評分、疼痛評分、并發癥發生概率、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均比參照組優異,P<0.05。
總而言之,實施脊柱骨折治療時,選擇經皮椎弓根釘微創手術,可加快患者恢復速度,有利于減少其術后并發癥,應用價值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