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林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 山東 煙臺 264000)
輸尿管結石作為常見的泌尿疾病,患者癥狀是腰痛、尿痛、突發性無尿等,一旦發病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產生影響,患者在治療期間面對較大的痛苦,也會在一定程度影響患者心理健康[1]。輸尿管結石以鈥激光碎石手術治療,相比其他治療技術,該技術對患者的影響小,術后恢復速度快,幫助患者早日回到社會生活。臨床調查顯示,鈥激光碎石手術治療的患者常見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常規護理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對患者應激反應關注度不高,對患者治療舒適性產生影響,甚至滋生護患矛盾[2]。循證護理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將患者放在中心位置,通過系統化的護理干預模式,提升患者治療體驗感,降低患者在院治療的不適感。本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輸尿管結石患者展開研究,分析不同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開始時間在2020年10月,截止時間在2022年3月,參與本研究的輸尿管結石患者16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患者75例,據患者護理方法分組,對照組及觀察組各80例,患者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24歲,平均年齡(58.45±4.15)歲。病程在1-20個月,平均病程(12.12±5.14)個月。其中,輸尿管下段結石52例、上段結石58例、中段結石50例,組間一般資料對比,p>0.05。納入標準:患者在臨床確診為輸尿管結石,同意采取鈥激光碎石手術治療,無手術禁忌癥。將傳染性疾病、先天性尿道畸形及溝通障礙患者排除。
1.2方法
對照組:在常規護理過程中,告知患者需要手術治療需要注意的問題,為患者展開健康知識宣教,術前1d禁止患者禁食。術中護理人員與醫生配合,為患者擺放舒適的體位,監測患者血壓及心率等變化。術后評估患者疼痛感,針對難以忍受的疼痛,通過鎮痛藥物干預,并叮囑患者適當飲水。
觀察組:綜合護理分為三個階段,包括術前綜合護理、術中綜合護理及術后綜合護理。①術前綜合護理:護理人員對病房環境進行處理,保持病房內環境干凈,對病房進行消毒及清潔,對病房中的物品進行歸納。注意對患者的服務態度,積極與患者溝通,保持和藹的語氣,為患者介紹本院的醫療資源及治療環境。指導患者鈥激光碎石手術知識,讓患者認識到該手術技術的先進性,提升患者對疾病及手術方式的認知。每天查房過程中,詢問患者心理感受,通過言談舉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患者負面情緒,護理人員結合心理學方法干預,從而讓患者在治療前保持舒適的心理狀態。比如,通過正念療法糾正患者不正確的認知,通過音樂療法轉移轉移注意力。術前1d通知患者手術時間,讓患者調整術前飲食結構,以免對手術治療效果產生影響。②術中綜合護理:手術開始前30min,對手術室溫度及濕度進行調整,做好手術物品準備。等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為患者擺放舒適的體位,避免手術實施受到影響。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進入手術室的患者常見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狀態,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言語交流,通過原因溝通及肢體基礎等方法撫慰患者情緒。在治療過程中,監測患者各項體征指標,關注患者軀體保暖,將非必要的軀體位置遮蓋,保護患者隱私。③術后綜合護理:護理人員整理患者病房,等待患者體征穩定后,將患者轉運回到病房,并監測患者體征指標變化,做好患者病情記錄。等待患者麻醉反應消失后,會感到切口疼痛,并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此時護理人員為患者播放本院成功治療的案例資料,有利于調整患者負面情緒。通過分散法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包括欣賞音樂、閱讀書籍及觀看電影等,減輕患者疼痛感的同時,為患者講解術后管理知識。比如,患者家屬應當注意患者陰歷管顏色及管道是否變形等,一旦發生異常及時通知護理人員。在退出尿管過程中,在尿道口滴入利多卡因。為避免患者在術后發生并發癥,術后讓患者平臥在病床,頭部偏向1側,避免患者發生誤吸,適當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避免患者發生下肢靜脈血栓或者壓力性損傷。術后對患者的飲食結構進行調整,讓患者均衡膳食,多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每天注意多飲水。出院前,護理人員讓患者30d內禁止從事重體力勞動,在病房中保持充足的休息,每天飲水量在2000ml以上,術后6個月回到醫院復查。
1.3觀察指標
①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以SAS及SDS焦慮、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價,分值低則不良心理狀態輕。②觀察患者生活質量(SF-36):出院前讓患者填寫量表,包括生理功能及軀體疼痛、精神健康、社會功能四個項目,分值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良好。②統計患者在院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血尿、切口感染及輸尿管穿孔。
1.4統計學處理

2.1組間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
護理前,組間SAS、SDS評分相比,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組間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對比分)
2.2組間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組間生活質量評分分)
2.3組間并發癥發生率對比觀察組血尿、切口感染及輸尿管穿孔發生人次分別為1例、0例、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5%,對照組血尿、切口感染及輸尿管穿孔發生人次分別為3例、2例、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
輸尿管結石作為泌尿系統發生率高的疾病,該疾病以手術治療為主,通過手術取石及碎石提升治療效果,改變患者尿痛及無法排尿等問題[3]。但多數患者對手術認知不足,在手術各個階段均會發現負面心理狀態,導致患者疾病治療依從性不佳。部分患者心理問題嚴重,已經發生心理應激反應,導致血壓及呼吸異常,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4]。對此,在患者圍術期,應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綜合護理作為人本護理理念,包括生理及心理護理等內容,通過心理支持及社會支持等方法,改變患者不愉快的感受,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相比常規護理模式,綜合護理關注患者的舒適性[5]。在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癥,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圍術期綜合護理方案,確保患者在每個階段的舒適性、安全性,提升患者康復速度。在術前及術后均注意為患者營造環境,干凈及整潔的患者,讓患者自心理上感到舒適,精神上感到愉悅。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糾正患者不正確的 認知,讓患者認知手術治療過程,減少對手術的恐懼感,提升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及患者治療依從性[6]。心理照護是降低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的措施,縮減不利于患者康復的心理因素。術中護理人員則是配合醫生,積極鼓勵患者,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將目光停留在手術上。術后以患者康復為目標,患者在術后受到疼痛影響,容易滋生負面心理。對此,術后持續為患者展開心理疏導對患者病情康復具有影響,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常規護理將精力放在疾病上,并未涉及到患者的精神層次。舒適護理有利于彌補常規不護理的缺陷,自精神心理角度出發,讓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感到舒適。綜合護理根據患者不良情緒及性格特點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疏泄患者負面情緒的同時,讓患者配合各項檢查及治療。輸尿管結石術后可能會發生并發癥,對此,在綜合護理過程中同樣關注并發癥管理,以此提升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通過綜合護理提升了輸尿管結石術后的安全性。患者在發病輸尿管結石后,生活質量不斷降低,經治療后,患者病情明顯改善,生活質量隨之提升。本研究結果提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
總而言之,在輸尿管結石圍術期護理中,為患者施以綜合護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疏泄患者負面情緒,提升患者術后治療的安全性,該護理模式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