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淼
摘要:美育是學生在全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可是由于以往對美育不夠重視,所以山區學生往往對美育內容不夠了解,這樣就會限制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不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因此,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教師就需要重視山區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展開美育教育。本文以美育素養多樣化為背景,對基于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的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進行探析。
關鍵詞:山區學生;美育素養;多樣化實踐
核心素養是學生應當具備的優秀品質,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有著一定區別,而想要從美育的角度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就需要借助美術教學,以美術課堂為基礎從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培養,為充分實現山區學生美育素養多樣化奠定基礎。
一、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的必要
(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全面發展是現代化教育對學生的要求,可是由于教育內容的側重點存在差異,美育很容易被教育工作者忽視,這個問題在山區教育工作中體現得較為明顯,長期處于這種狀態會對學生的學習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就可以較為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從美術課堂的角度促進學生美育素養多樣化,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1]
(二)培養學生美術素養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不能有效針對學生的美術素養進行培養,這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不利。發展山區學生美育素養多樣化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方向,美育內容包括了美術素養培養,因此在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教師就可以以美育為基礎融入美術素養相關內容,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2]
二、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的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的實際策略
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的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雖然對學生的學習與提升有著十大幫助,可是在實際的美術課堂構建中,教師很容易遇到一些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對美育素養多樣化進行深入探究與研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美育學習環境。
(一)自然美育,以自然為核心展開美育教育
美育并不是一門針對學生思想進行教育的學科,想要有效開展美育教育,那么就需要通過發現美、研究美的手段加深學生對美的認知。而在以往的山區教學中,學生很容易忽視這一點,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美產生錯誤認知,不利于學生美育素養的提升。因此,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自然美育,以自然為素材展開美育,引導學生發現自然中的美。自然美育是美育的一種開展形式,在使用自然美育的時候,教師需要借助大好河山的自然景色實施美育,培養學生發現自然美的意識,這種美育模式對實現美育素養多樣化有著巨大幫助。[3]
以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為例,在美術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領學生觀看課本中與自然美相關的事物,為學生普及自然美的觀賞方式和發現技巧,在普及了理論概念之后,美術教師就可以帶領山區學生離開課堂,從山區特有的自然景物中發現美。經過理論教學的鋪墊,所以在走出教室之后,學生就會自發的應用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尋找自己認為美的自然景物。最后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集中起來,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探討,幫助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自然美,以此保障自然美育的開展。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美育素養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智慧課堂,網絡內容快速拓展美育知識
雖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山區學生也可以接觸互聯網并利用互聯網獲取大量知識,可是由于交通、環境等原因,山區學生相較于平原地區的學生而言,在與外界的接觸中仍舊會存在一些限制,這種限制就很容易會對山區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智慧課堂,通過智慧課堂對美術課堂進行拓展,這樣就可以快速幫助學生接觸美育知識,豐富美育素養培養話的多樣化。智慧課堂是一種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教學策略,在應用這種教學策略的時候,教師就需要通過互聯網、計算機等設備與技術靈活實現信息化教育,確立以美育為基礎的美術課堂。
以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借助智慧課堂搜集與美育相關的美術教育資源,然后將這些美術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將其中涉及的美術歷史、美術鑒賞、美術技巧相關的內容進行專題教學,學生在這樣的交互過程中就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美術核心素養。不僅如此,在智慧課堂的應用當中,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名家作品在課堂中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分析這些作品,這樣也可以有效發展山區學生美術素養多樣化。
(三)小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完成美術作品
僅依靠理論課堂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并不現實,因此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創作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在學生創作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這種教學策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共同創作。
以實際的小學美術課堂為例,在學習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第11課《走進春天》時,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指定一個美術創造的主題,如“春”,在指定主題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一個小組保障至少五個學生。在完成分組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對這個主題進行探討,然后共同完成美術作品的繪制。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小組的創意進行點評,幫助學生優化美術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結語:美育素養多樣化背景下的山區小學學生課堂構建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幫助學生學生奠定美術學習基礎。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對實現山區學生美育素養多樣化給予足夠的重視,然后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展開美術課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曉梅.培養小學生審美意識,提升美育鑒賞能力[J].智力,2021(03):53-54.
[2]林靜.美育在小學生評價中的影響[J].新課程,2020(38):201.
[3]喻簡黎.美育對小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性[J].美術教育研究,2018(16):110+113.177C242F-B81F-49CE-9BE0-DF3B2838F9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