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露露 任映梅
南通大學附屬如皋醫院 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蘇南通 226500
全髖關節置換術是臨床常見的骨科手術,需要進行麻醉處理[1-2]。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儲備能力及心臟代償功能降低,容易受到手術刺激,引起心肌缺血,增加各種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3-4]。右美托咪定是一種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常用于臨床鎮靜和輔助麻醉,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能夠減輕患者應激狀態,保證手術順利進行[5-6]。然而,右美托咪定是否對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心功能具有保護作用尚不清楚。鑒于此,本研究選取90 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探究右美托咪定對此類患者心功能的影響。
選取2017 年8 月至2020 年8 月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0 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7];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年齡67~85 歲;冠心病病程1~10 年;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存在麻醉禁忌證;兩周內有心絞痛發作史;術前1 個月有冠心病發作史;肝腎功能嚴重障礙;伴有免疫缺陷、血液系統疾病;近期服用阿片類藥物;伴有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存在麻醉困難或麻醉失敗及手術意外。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45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術前禁食、禁水,監測血壓、心率,建立外周靜脈通道,采取腰硬聯合麻醉,取健側臥位,于L2~3間隙穿刺,蛛網膜下注入1%鹽酸羅哌卡因(用量:1.5~2.0 ml,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71103CA),完成麻醉以后將患者體位調整為平臥位,麻醉平面穩定以后開展髖關節置換術,觀察組持續靜脈泵入右美托咪定(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01122134),15 min 內按照0.6 μg/kg 標準泵入,維持量:0.3 μg/(kg·h),術閉前10 min 停止給藥;對照組持續靜脈泵入等量生理鹽水,之后持續泵入生理鹽水,負荷量0.05 mg/kg,維持量:0.01 mg/(kg·h)。麻醉過程中,若患者血壓水平較基礎值降低>30%,可酌情開展擴容處理,紅細胞懸液輸注處理以及麻黃堿(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70903-1)靜脈注射處理等,若患者術中心率(heart rate,HR)降至55 次/min 以下,則取阿托品(常州康普藥業有限公司,批號:1307001)進行靜脈滴注,術后疼痛嚴重者給予適當鎮痛。兩組患者均由同一醫療團隊完成。
①分別于麻醉前(T0)、麻醉后30 min(T1)和停止麻醉120 min(T2)時記錄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HR。②分別于T1、T2、T3時采集患者血液,離心分離血清(離心半徑10 cm),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肌鈣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lycogen phosphorylase isoenzyme BB,GPBB)水平,試劑盒均購于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貨號分別為:55114,49162,03804)。③采用Voluson E8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美國,GE 公司)監測射血分數(ejection fraction,EF)、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臟指數(cardiac index,CI)。④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心律失常、心絞痛、煩躁、術后疼痛等。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多個時間點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整體分析發現:兩組MAP 時間、組間、交互作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兩組HR 時間、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組內比較:觀察組不同時間點MAP、H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T1時MAP、HR高于T0時,T2時低于T1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觀察組T1時MAP、HR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MAP、HR 比較()
注 與本組T0 時比較,aP<0.05;與本組T1 時比較,b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cP <0.05。MAP:平均動脈壓;HR:心率。1 mmHg=0.133 kPa
整體分析發現:兩組CK-MB、cTnI 和GPBB 時間、組間、交互作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組內比較:觀察組不同時間點CKMB、cTnI 和GPBB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T1時CK-MB、cTnI 和GPBB 高于T0時,且T2時低于T1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觀察組T1~T2時CK-MB、cTnI 和GPBB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CK-MB、cTnI 和GPBB 水平比較(ng/ml,)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CK-MB、cTnI 和GPBB 水平比較(ng/ml,)
注 與本組T0 時比較,aP <0.05;與本組T1 時比較,bP <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cP <0.05。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TnI:肌鈣蛋白I;GPBB: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整體分析發現:兩組心功能參數時間、組間、交互作用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進一步兩兩比較,組內比較:觀察組不同時間點EF、SV、CO、CI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對照組不同時間點CI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比較:觀察組T1~T2時EF、SV、CO、CI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同時間點心功能參數比較()

表4 兩組不同時間點心功能參數比較()
注:與本組T0 比較,aP <0.05;與本組T1 比較,bP <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cP <0.05。EF:射血分數;SV:每搏輸出量;CO:心排血量;CI:心臟指數
觀察組有2 例術后疼痛,2 例煩躁;對照組有1 例術后疼痛,1 例心律失常。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9%,對照組為4.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全髖關節置換術中手術操作和氣管插管對患者均有刺激作用,增加患者應激反應,影響心肌供血[8-10]。然而,合并冠心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肌缺血損傷,且老年患者各項器官功能退化,對麻醉藥物較為敏感[11]。
本研究中觀察組不同時間點MAP、HR 無明顯變化,而對照組MAP、HR 有明顯波動。冠心病患者圍手術期因氣管插管及手術操作容易產生應激反應,使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導致血流動力學波動,進而導致心肌缺血損傷的發生風險增加,故手術前應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術中應密切監測心肺功能指標變化,并做好應急預防措施,術后評估患者疼痛情況,疼痛嚴重者給予適當鎮痛。右美托咪定通過負反饋調節機制,激活神經節突觸前膜上的α2受體,抑制節前腎上腺素釋放,降低交感神經興奮,維持血壓和心率穩定[12-13]。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右美托咪定用于手術麻醉,對患者MAP、HR 影響較小[14-1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同時間點血清CK-MB、cTnI、GPBB 水平無明顯變化,對照組CK-MB、cTnI 和GPBB 水平不同時間點變化較大,此外,觀察組T1時EF、SV、CO 高于T0時,CI 低于T0時,T2時EF、SV、CO 高于T1時,CI 低于T1時;對照組不同時間EF、SV、CO 變化不明顯。CKMB、cTnI 和GPBB 均與冠心病患者心肌損傷密切相關[18-20],EF、SV、CO 和CI 均是衡量心臟功能的指標[21-22]。右美托咪定麻醉處理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經,阻斷體外循環中產生的氧自由基,發揮對心肌的保護功能[23]。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中或術后容易發生心律失常、心絞痛、煩躁、術后疼痛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情況,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除具有鎮痛、鎮靜作用外,對患者心臟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減輕氣管拔管、插管應激反應,同時穩定血流動力學,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24-29]。
綜上,右美托咪定用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可有效降低對心功能的影響,且安全可靠,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