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璨,周濟銘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陜西咸陽 712100)
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在完善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首次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1];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再次提出了“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2];同時明確提出,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的目標任務。目前我國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已增至33所,“十四五”期間,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的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2019年12月10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農業生物技術專業群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專業群。學校始終堅持職業教育辦學,緊緊圍繞農業產業鏈開展產學研育人,農業專業的特色和優勢在全國同類院校中長期處于領先地位。2020年,學校與渭南師范學院聯辦生物科學本科專業,學校負責整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2021年,學校緊跟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步驟,積極探索開展優勢專業農業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研究。目前,對于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教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方面,但對于具體行業、具體專業如何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相關內容較少。
職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是高職院校為實現職教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規格要求的總體設計與實施藍圖,集中體現學校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是學校組織教學活動、進行教學管理和改革的基本依據[3]。目前,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尚未制訂,本研究擬探索本科層次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豐富本科層次涉農專業職教研究內容,為后續本科層次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建設提供參考資料。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截至2020年12月,全國農藥生產企業2 232家,其中生物農藥生產廠家1 137家,生物肥料生產企業超過1 000家,生物獸藥年市場銷售額約473.11億元,食用藥用菌年生產量257萬噸,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相關企業人才缺口較大。相關調研發現,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計劃招聘大學職業本科人才最多,占招聘總計劃的37.22%,其次是專科和碩士,分別為34.82%和17.84%;計劃招聘中專學歷畢業生人數較少。從企業類型人才供給發現:生物肥料生產行業發展迅速,從業人員越來越多,本科學生在該行業就業人數接近17%,有較大上升趨勢;農作物良種繁育企業競爭激烈,人才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據調查,本科畢業生在農作物良種繁育企業就業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已占到招聘人數的50%左右;我國食用藥用菌生產從業人數達到1 800萬人,標準化生產技術和裝備水平也不斷提高,已走上了規模化、自動化和規范化發展之路。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具體,用人標準也越來越高。
隨著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極大促進了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鏈重新構建和延伸,傳統農業領域產業顛覆性地被農業生物技術相關產業取代,近年來誕生出一大批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生物獸藥、食用藥用菌生產、優良種苗生產等類型的企業[4],企業對新產品生產及新技術研發人員需求越來越多,對員工技術技能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我國的農業生物技術還存在兩大突出問題:一是原始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重大育種價值基因缺乏,轉基因、基因編輯、生物合成、全基因組選擇等核心技術源頭創新能力不足[5];二是新一代農業生物領航產品研發布局不夠,特別是缺乏催生新產業新業態的生物新產品,難以在未來生物農業發展的國際競爭中登峰領航[5],主要原因還是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的缺乏,因此,培養具備深厚理論知識和較強技能操作的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不同于專科層次職業教育,職業本科教育培養的是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具備應用能力、實踐能力、遷移能力以及創造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要求的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因此,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能夠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農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的作物遺傳育種栽培技術人員、生物發酵工程技術人員、農業技術員、食用菌生產工等崗位群,能夠從事作物新品種選育、植物組織培養、生物肥料生產與應用、生物農藥生產與應用、食用藥用菌生產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制思路主要以職業分析為基礎,依托行業、校企深度合作,進行市場需求調研,以能力為核心構建課程體系,圍繞培養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設計與實施(圖1)。

圖1 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流程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最終要服務于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其專業設置與調整主要受區域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及其對人才需求的影響。在調研前要制定專業調研提綱,明確調研人員和任務,最后再開展深入細致專業的調研。
1.行業調研
開展行業調研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第一步,通過了解國內和所在地區的產業政策、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狀況,以及某專業的發展前景與空間,從而確定專業開設的必要性和方向性。行業調研主要針對近5年農業生物技術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我國農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提出的新要求,特別是“十四五”農業及農業生物技術發展的新要求,農業生物產品生產領域職業崗位設置情況和人才結構現狀,行業技術技能人才供求狀況,重點是對職教本科畢業生的需求狀況等方面進行調研。
2.企業調研
企業調研主要針對企業基本情況、企業人才結構現狀及未來預期、本科畢業生從事的崗位和承擔的主要工作任務、企業對農業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素質、知識、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調研。
3.院校調研
院校調研主要針對院校基本情況、開辦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基本情況(師資情況、招生就業情況、課程設置、實訓條件、校企合作、教學質量評價等),對設置職教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教學的要求及建議等方面進行調研。
4.畢業生調研
畢業生調研主要針對就業崗位,根據畢業生工作體會以及對個人應具備的綜合素質的要求,畢業生對本專業課程設置、學歷要求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調研。
對專業調研結果進行全面細致分析,重點對崗位職業能力進行系統分析:工作領域→工作崗位→工作項目→工作任務→職業能力,層層細化,逐條明確。即:將農業生物技術專業所涉及的職業活動分解為幾個獨立的工作項目,并對完成各個項目所對應的職業能力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描述。在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并歸為一個集合,在行業、企業、院校專家討論下梳理并整合該集合的職業通用能力和關鍵職業能力,結合《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相關要求,形成農業生物技術專業職業行動能力分析表。通過對專業對應崗位(群)進行職業能力分析,可明確核心崗位職業要求和業務范圍,形成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職業能力標準體系。
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在課程設置時,以培養學生從業素質能力為目標,開發兼具探究性、工程性、系統性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課程體系,并涵蓋實訓等有關實踐性教學環節,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職業技能證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書證融通”,堅持教學標準與職業標準融通,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要求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 1 個或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1+X”證書,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產業鏈的有效銜接,實現人才培養專業內涵的提質升級[6]。
高職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是否具備科學性和合理性,還必須經過多次嚴密的論證與鑒定。廣泛征求行業企業以及專家意見,校行企政合作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關鍵要素,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初稿,初稿完成后再將人才培養方案反饋給行業、企業和相關專家征求修改意見,根據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最終形成職業本科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職業本科課程的實施需要以切實的教育教學條件作為有力支撐,才能得以落實并發揮教育功能。因此,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還必須出臺相關配套措施,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高職院校應根據課程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確保課程教學質量。
第一,制訂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
按照“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建設專業教師隊伍,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標準,不斷整合校內外優質人才資源,選聘企業高級技術人員擔任產業導師,組建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形成定期開展專業(學科)教研的工作機制。
第二,系統設計實訓基地。
校內外實訓基地和實習基地是開展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和必要條件。實驗、實訓場所符合面積、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條件要求,實驗、實訓設施(含虛擬仿真實訓場景等)先進,實施規章制度齊全,才能有效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第三,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建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健全專業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使管理過程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課堂評價、實驗教學、實習實訓、畢業設計以及資源建設等質量標準建設,通過教學實施、過程監控、質量評價和持續改進,達到人才培養規格要求。
第四,制定課程相關管理制度。
加強日常教學組織運行與管理,定期開展課程建設、日常教學、人才培養質量的診斷與改進,建立健全巡課、聽課、評教、評學等制度,建立與企業聯動的實踐教學環節督導制度,嚴明教學紀律,強化教學組織功能,定期開展公開課、示范課等教研活動。
第五,構建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
學校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及社會評價機制,并對生源情況、在校生學業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等進行分析,定期評價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目標達成情況。
發展農業生物技術專業職業本科教育,是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歷史意義重大。穩步發展農業生物技術專業職業本科教育,大幅提升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造就農業生物技術專業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適應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產業大軍,才能為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增長動能、開辟新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