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程 林亞平 彭艷 馬曉磊
摘要理療學是康復醫學專業的必修課,也是針灸推拿專業的限選課,在臨床康復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康復專業學生,僅僅掌握理療學理論知識及相關儀器的操作是遠遠不夠的,培養學生的臨床分析能力及綜合實踐能力是康復專業的重中之重。針對傳統實踐教學中“教師演示,學生觀摩”這種枯燥沒有吸引力的弊病,將PBL 教學法、工作坊模式引進理療學實踐課程,力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章總結了實踐課教授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并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關鍵詞 PBL 教學;工作坊;理療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28
Summary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Course of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Chengcheng, LIN Yaping, PENG Yan, MA Xiaole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and Tui-na,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Abstract? Physiotherapy is not only a compulsory course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but also a restricted cours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rehabilitation students, it??? is not enough to only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hysiotherapy and the operation of relevant instruments.?? Cultivating students' clinical analysis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is the top priority of rehabilitation??? specialty. In view of the boring and unattractive disadvantage of "teachers' demonstration and students' observation" in??? traditional practical teaching, PBL teaching method and workshop mode are introduced into physiotherapy practical? ??courses to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ir ability to us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experienc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al courses,? and thinks and??? explores the problems, hoping to play a role in attracting jade.
Keywords?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 workshop; physiotherapy; practical teaching
理療學又稱物理治療學(Physical Therapy)是研究應用物理因子作用人體以提高健康水平、保健、預防和治療疾病,促進病后機體康復,延緩衰老等的專門學科。理療學是康復相關專業,如康復治療、運動康復以及中醫康復的必修課程,在很多中醫院校,針灸推拿專業也將理療學設置為限選課程,可見此課程在康復治療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湖南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應用的教材是十二五規劃教材,包括電療法、光療法、超聲療法、磁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課程分為兩大部分,理論課與實踐課。因為康復專業培養的學生大部分都將進入醫院或者醫療衛生相關機構就業,所以此門課程十分注重實踐能力,實踐課是理療學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否針對不同康復需求,結合中西醫相關知識,對疾病做出正確全面的診療,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理療儀,并且熟練操作各種理療儀器,掌握各種理療技術的適應癥、禁忌癥及操作方法,決定著今后能否在臨床中更好地診治病人,從而使病人身體得到積極恢復。
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戴維·梅瑞爾( M .David Merrill)根據其四十余年在教育學領域研發出“首要教學原理”,[1]核心觀念為“客觀知識只有在學習者主觀的解決現實世界遇到的問題時,只有在學習者對其進行親身查考或經歷并以此為基礎理解新知識時,才會被構成到學習者的世界當中”。傳統的理療學實踐課程傾向于簡單的講解實驗原理及操作步驟,側重于使學生掌握理療儀器的操作技術及方法,而忽略了學生遇到各樣疾病進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因循式的講授,使得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分析思考,只是一個被動的接收者,固定的圖片及教師語言等信號輸出模式使得大腦產生泛化性抑制,如果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會慢慢出現疲于思考,創新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退化的現象。理療學的目的是使病人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如何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疾病有針對性地選擇最適宜的理療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們具有對醫學相關學科如診斷學、內科學、生理學以及針灸學等相關知識的整合分析能力。此外,傳統理療實踐課缺少教師與同學之間,以及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深入交流與探討,學生對實踐課程缺乏重視,興趣低下,故采用 PBL 教學法使以上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工作坊(Workshop)”模式最早應用于心理學與教育學研究領域,[2]是以在某個領域有豐富學識和經驗的人為核心,10-20人以多種方式共同參與的過程,眾人分工合作,最終完滿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在工作坊的實施過程中,參與者可通過多種方式,比如相互對話,共同探索、查閱文獻、分析規劃、提出方案,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并付諸行動。這種層層遞進的互動模式,亦被稱為互動式工作坊或參與式工作坊。將此模式引入醫學院校課堂教學,就形成了一種十分生動有趣的互動式教學模式。[3]筆者將參與式工作坊教學模式引入理療學實踐課過程,綜合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創新思維等多重教學目的,通過設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將實踐內容生動地融入自主學習過程中,利用小組討論、互動式教學、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調動其學習熱情、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不知不覺中增長了學識并鍛煉了實踐能力。與傳統理療學實踐教學模式相比,工作坊教學模式極大程度地調動了師生對論題的探索交流熱情,通過課后調查,90%的同學對此教學方式予以肯定。此教學方式由于具有較好的靈活性、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廣泛地應用于理療學實踐課程教學中。
1理療學實踐課工作坊的設置與實施
在理療學實踐課程具體實施上,筆者將全班40人分為4個工作坊,每個工作坊10人,設立小組長1名,小組長為學分績點較其他同學稍高且組織能力較強者。工作坊線上形式以當下應用最廣最便利的微信為媒介,每個工作坊建立一個微信群,小組長為群主;小組長的主要任務為及時傳達教師下發的 PBL 論題,并根據論題合理分配組員,在此過程中可以鍛煉小組長的分析和組織能力。如果組員對組長的安排不滿,可以進行組內協調。我校康復專業理療學課程實踐課共16學時,共4周,所以每次課程都需要安排幾種物理因子同時講授及操作,課程容量較大,如果應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填鴨式”講授,學生接受起來有些難度,但將任務分派給四個工作坊,每個工作坊負責一個主要內容,則同學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幅度提高,每個工作坊參與者均會全力以赴準備好即將到來的展覽,如主動查閱相關案例的資料、鞏固病因及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以及預后,工作坊組長確保任務分工到每位同學,調動每位同學的主觀能動性,為課程預備豐富的資料。要收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有高質量的 PBL 論題。
2理療學實踐課在工作坊基礎上 PBL 教學法的設置與實施
第一次實踐課的課程內容為直流電療法、低頻脈沖電療法,所以在實踐課前一周,筆者將直流電、低頻脈沖電相關 PBL 論題下達各個工作坊小組長,論題的設置需要具有全面性、邏輯性、挑戰性、啟發性、實用性。因為對于中醫院校學生而言,僅僅掌握一種治療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樹立對疾病認識的整體觀念是十分必要的,無論哪種療法,首先都要明確其中西醫診斷,知曉該疾病的中西醫病因病機,筆者所教授學生為本科三年級針灸推拿學生,前期學習了中西醫診斷學、病理生理學、系統解剖等課程。故在進行理療學 PBL 實施時,應將前期知識進行糅合,鍛煉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
筆者提出 PBL 論題的提煉分為4個基本步驟,即關鍵詞、討論目的、討論流程、組織形式。學生可根據關鍵詞進行工作坊內討論,提煉出相關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教師思維固化,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及探索的能力。針對直流電、低頻脈沖電療法的相關知識,筆者設定的關鍵詞如:脊柱穩定性、運動鍛煉、骨折、骨質疏松、關節勞損、關節保護,使同學們根據關鍵詞,各人提出與直流電、低頻電療法相關聯問題,并在小組內開展討論,學會提出有意義的科學問題,并對所提問題進行批判思考。討論的目的為結合直流低頻電療法所學內容與個人前期知識積累,通過關鍵詞進行知識關聯,每個組員展示自己的問題,組員間對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文字表述、邏輯關系、科學意義或實用價值,可能答案(科學假說)的可信程度,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工作坊組長督促同學通過文獻檢索尋找相關內容,然后在工作坊小組內共同展示自己的問題,并加以解釋,討論出可能的方案,然后選擇一個小組成員都感興趣的問題,深入查閱文獻,對該問題可能的答案進行論證設計。并由組長完成《理療學實踐課課外討論記錄》。
其次,進入課堂討論環節,分為兩個步驟:(1)問題展示:各小組以PPT 的形式展示小組成員所提問題并進行說明,同學和老師對所提問題進行點評;(2)結果展示:小組內可選派1名同學為代表進行發言,闡述小組的準備情況及討論結果,其他同學可提問或反駁其觀點。比如一個小組提出的問題為: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對運動鍛煉所致骨折療效評價。那么該工作坊同學則需在課堂上將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的概念、物理特性、生理作用及骨折所致病理生理改變,以及在實踐課上該儀器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等等知識充分進行回顧,并接受同學及教師的質疑點評,然后由工作坊其他組員進行一一解答并完善,這個過程中學生興趣濃厚,各種有價值的問題在這種激烈的思維碰撞中產生,學生和教師均受益匪淺。
最后,進入操作環節,教師先示范操作,邊操作邊講解,注重細節并規范每一個步驟,比如打開電源與固定電極的順序,學生習慣首先固定電極,再打開電源,但規范操作應該是先打開電源,再固定電極,以防止產生瞬間擊穿電流,給患者帶來傷害。又如,打開電源前,各個參數需要調零,在治療過程中,當輸出電流不夠時,先將“細調”旋回“0”,再將“粗調”旋至“直流”強檔,然后重新調節“細調”至所需電流值。教師示范后由每個工作坊進行臨床情景再現,每個工作坊圍繞 PBL 論題,各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力求與臨床情景接近,在同學們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巡回全場解答同學們遇到的疑惑,發現同學們操作過程中的錯誤并及時糾正。在課程結束前,抽取兩個工作坊進行示范操作,由小組長進行講解,教師及其他工作坊作為旁觀者指出同學們的錯誤,從而使同學們對容易出錯的步驟加深印象。
3結語
綜上所述,PBL 結合工作坊模式可以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方式,符合當前高校“以學生為中心”“著重能力培養”“重視綜合素養”的要求。康復醫學專業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實踐能力,故此,參與式工作坊模式在康復醫學專業理療學實踐教學中顯出獨特優勢,十分值得推廣。但有礙于學生多年傳統被動的教學模式背景,工作坊模式在開展初期未見明顯效果,經常出現工作坊領導者單挑所有任務,參與人員茫然無所事事的“馬太效應”,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建立信心,不要輕易放棄,并在 PBL 過程中結合臨床提煉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并根據學生的既往學分績點對工作坊的成員進行合理分配,另一方面要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設計,同時還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轉換,使學生逐漸形成根據 PBL 主題進行自主學習的習慣。
基金項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2018-296);湖南省教育廳青年基金(14B128)。
參考文獻
[1]? Dolmans DHJM,Loyens SMM,Marcq H, et al. Deep and SurfaceLearning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15,21(5):1087-1112.
[2] 梁小鳳,唐四桂.PBL 聯合工作坊教學模式在骨科護士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控培訓中的效果評價[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21,4(5):450-453.
[3] 吳建曉,吳蓓,陳小燕,等.工作坊模式在降低護生實習后期學習倦怠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1(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