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紅琴
摘要:幼兒階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是培養幼兒健康習慣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幼兒養成不良習慣的時期。這就需要幼兒園的老師將幼兒的健康習慣的培養當做重點的教學項目,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擺脫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漸的養成健康的行為。幼兒園的老師可以從幼兒的興趣和喜好等方面著手,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充分的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讓幼兒逐漸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為今后健康行為的養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健康習慣;策略
引言:
幼兒的健康發展一直都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點。在教學中幼兒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有效的進行家園共育,雙管齊下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并且幼兒老師還需要加深自身的修養,成為幼兒行為習慣的榜樣。
1幼兒老師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在幼兒園中老師一直都是幼兒心目中的榜樣,是幼兒行為的風向標。在幼兒的心理,老師的一切行為和語言都是正確的,自己就應該遵守老師的行為規定。并且幼兒老師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幼兒健康習慣的養成。所以,幼兒老師一定要規范自身的行為,充分的發揮模范老師的作用。通過自身的行為為幼兒樹立榜樣的力量。在幼兒園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從點滴的小事抓起,遇到幼兒說謊、不遵守紀律、隨意的擾亂課堂的現象,幼兒老師一定要及時的制止幼兒的行為,告知學生這種行為是錯誤的,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改正。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白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并且,老師也要注重自己生活中的點滴,注重自身的語言、文化素養、態度、脾氣、行為、穿衣風格等,從無形中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并且這個階段的幼兒會模仿老師的行為,在潤物細無聲中培養健康的行為。
比如:在教學《小小清潔員》中,在教學中老師需要告知學生班級衛生工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并且要提醒幼兒一定要時刻的保持自身的潔凈,同時還需要保持教室的整潔。老師正確的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整理和收拾,逐漸的養成愛干凈的良好行為習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幼兒意識到干凈整潔的重要性,并逐漸的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逐漸的學會收拾自身的衛生和自己小天地的衛生。為了給幼兒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老師首先就要將自身收拾干凈,辦公的桌子上一定要保持整潔,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的培養幼兒健康的行為習慣[1]。
2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的品質
一個良好的習慣可以決定幼兒的未來,幼兒時期不僅是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重點時期,也是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時期。所以在幼兒的管理教學中,幼兒健康習慣的養成就是老師重要的教學任務。幼兒園和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老師一定要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幼兒的教育中,老師需要讓幼兒明白什么品質是需要學習的,什么品質是需要摒棄的。當下的很多幼兒都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很多都是被爺爺奶奶養大的,自然的身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經常性的不同家長的話,有甚者會對自己的父母大呼小叫。這種現象對幼兒今后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在實際的教學中,幼兒老師就可以開展有效的家園共育的模式,讓幼兒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家長身上的負擔是很重的,身上有很重的擔子。一定要充分的理解家長的不易,不能隨便的和家長亂發脾氣,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逐漸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
比如:在教學《節約小能手》中,在教學中不光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來之不易,還要在這個過程中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能出現浪費的現象。老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進行一物多用的活動,逐漸的明白物品不是只有一種運用的形式,可以通過自己的創作,讓物品以另外一種形式被再利用。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幼兒明白我國是一個糧食大國,同時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的原因,每年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為了保證今后學生不在浪費糧食的現象出現,老師可以設置“節約糧食”的活動,無論學生是在家庭、學校中都要及時的記錄自己是否存在浪費糧食的現象。每月的最后一天,老師針對學生本月的表現進行總結和點評,最終獲取前三名的幼兒可以得到老師相應的獎勵。這種教學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的刺激學生的參與度,并且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會逐漸的養成節約糧食的優良品質[2]。
3通過游戲的形式,培養學生健康的習慣
在幼兒的教學中,老師可以采用幼兒最感興趣的形式,針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幼兒由于年齡的原因,對游戲的教學形式充滿了好奇心。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很好的將教學內容和游戲進行結合,不僅可以活躍教學課堂,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其中。還可以在游戲中逐漸的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比如:在教學《遵守規則,我快樂》中,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規則,并且要讓幼兒明白規則的重要性。可以將游戲的形式穿插到教學中,老師可以將教室布置成十字路口,帶領學生過馬路,在過馬路的過程中。需要將幼兒排成一隊。告知幼兒如果遇到紅燈我們就不可以過馬路,如果遇到綠燈我們就可以過馬路。在日常的生活中遵守交通規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幼兒健康行為習慣中,老師不僅要以身作則,還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置科學的教學方案,針對性的進行引導,逐漸的幫其形成健康的行為意識。并且幼兒的行為習慣需要經過日積月累的培養,這就需要幼兒老師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實踐,形成一種良好的班風,讓幼兒可以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瑞.探討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智力,2021(05):191-192.
[2]王彩桃.淺析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家長,2020(29):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