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平
摘要:國家對新課標改革逐步深化,在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要秉承由課堂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理念,逐步轉變教學思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必學的課程,它的知識抽象、深奧,學生課堂學習時間還很有限,所以很多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作為教師,在教學中也忽視了對學生化學學習實效性的提升,這對于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進行論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化學課堂;實效性
隨著國家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今時代教學發展的需要,注重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逐漸成為教學關鍵。所謂實效性,指的就是學生自身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或者說就是學生的最終化學知識學習效果。因為只有切實保證和提高學生自身的高中化學知識學習能力,才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于所學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新課程的改革它不是單純的換一套教科書那么簡單,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理念與教學方式,不能一味地只是講解課本上的知識,因此,教師就要擯棄以往那種單向傳輸式的教學方式,向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方向轉變,增加學校課堂教學中的實驗部分,改變之前課堂上只有教師在講臺上講而沒有學生回應的現象,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通過在以前教學中總結的經驗來看,要改變這種舊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深刻學習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從中得到啟發,來完善我們現在的化學課堂教育。
一、組建合作學習小組,便于學生討論
教師采用的高效課堂模式需要以合作學習模式為依托,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原則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4至6人的小組。“同組異質”是指小組成員在性別、學習能力、性格、知識結構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性和互補性,讓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幫助,相互促進。“異組同質”要求每一組成員的基本屬性相同,每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是相對公平的,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每個小組推選一名有較強責任心和號召力的同學為小組長,將小組成員凝聚在一起。可以采用得分制來調動各小組成員的積極性,促進小組間相互競爭。制訂評分標準,每次課堂小組討論交流、課外小組活動都根據小組組員表現給予相應加分,每周一小結,每學期根據小組得分給予相應獎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相互競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如重難點教學、習題課、復習課等都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積極投入學習,從而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
二、設計導學案,明確核心問題
在備課環節,寫教案是教師的必備功課,很多老師卻不會設計引導學生自學的導學案,而導學案恰恰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工具。導學案的“導”字是其關鍵所在,如何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是教師課前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教師首先要深入分析本堂課的基本內容,明確這堂課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將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由易到難逐步邁進,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獲取知識。在導學案的開頭,首先要注明章節內容的目標和重難點,讓學生對知識點能夠主次分明的學習。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將一部分內容設置為課前預習,讓學生自學熟悉內容,并設置簡單習題進行檢測。導學案將在前一天由組長發到組員手中進行預習,要求完成導學案上課前預習部分。預習部分之后便是課程的基本內容,主要由本堂課的幾個核心問題組成,問題難度應控制在一半以上的學生可以自行解決,其他學生通過討論和老師的講解也可完成。
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優化教學設計
在高效課堂中,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像是主持人,引導學生思考,把握課堂流程和教學方向,知識性的問題讓學生來講。
1.溫故知新,鞏固知識。高中化學知識較為零碎,整體性不強,所以要及時回顧上節課的重要知識點。教師可以通過一兩道習題的解答回顧上節課內容,通過隨機抽查或者學生主動回答,可以促進學生復習消化上一節課內容,鞏固所學知識。
2.課前預習,完成簡單習題。每堂課中都有一些基礎的知識性內容,可以將其安排在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完成導學案上的簡單習題,課上只需花少量的時間核對答案即可。
3.提出核心問題,組內討論交流。根據問題的難度,先給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答題,再給幾分鐘的時間讓小組成員討論。在此期間,教師應走到學生中去,及時了解學生問題討論的情況。一是了解討論進度以便及時調整時間,二是了解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沒有頭緒或者偏離大方向的小組進行引導。
4.小組展示,組間交流。由小組發言人展示本組的討論結果,可以一組展示另一組評價,下一組學生對上一組的展示結果進行質疑、糾正或補充。在此過程中,教師需仔細聆聽并記錄各小組的討論結果,根據回答情況給予小組相應的加分,待小組展示結束之后再進行總結或補充,并對學生存疑的部分進行點撥精講。整個小組展示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認真思考,積極提問。
5.當堂檢測,及時調整。一節課中知識性內容學習后,要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檢測時間和題目視不同情況而定,及時進行檢測訓練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靈活運用情況,以便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調整。
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其要注重具體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要注重從化學知識本身的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這才是高中化學知識教學的核心和關鍵。但是很多教師本末倒置,這是極為不可取的。筆者以上所提到的教學方法也僅是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實效性的諸多方式之一,更多的教學方式還需要教師自身的努力探索和嘗試,以更好地為高中化學知識教學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徐祚壽.論高中化學教學課堂教學實效性提高策略[J].高考,2019(7):79.
[2]彭主瑞.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29):170.
[3]張瑾.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效性[J].數理化學習,2016(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