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芳
【摘要】構建學生學習共同體,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一種教育教學組織形式,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本文對“學生學習共同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希望能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學生學習共同體;小學數學課堂;深度學習
“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征,獲得一些體驗”,這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的要求。構建學生學習共同體,是幫助學生在特定的數學活動中逐步掌握與探究數學的相關知識,并且培養學生掌握數學一般規律和數學方法的一種重要組織教學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合作與探究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促進學生開展深度學習,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一、學生學習共同體的理解
學生學習共同體主要是一個由知識傳授者與學習者共同組成的團體,學習者與知識傳授者通過相互交流與溝通進行密切合作,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層次的掌握與理解。“學生學習共同體”成立的前提是,每個學生都需要認識學習共同體,并且與所有成員的關系是相互支持和協作的,每個成員都是團隊的一個組成部分。成員之間應該相互交流,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在共同體中,個體成員必須要從集體出發去思考問題,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必然要以整個學習共同體為單位,共同通過對學習內容的探討來開展學習。這才是真正能夠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學生學習共同體。”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共同體”建設意義
從數學教育學的角度分析,“學生學習共同體”可以使學生在深度學習理念的基礎上,相互交流問題,相互啟發,檢查和彌補彼此的不足,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深度, 提高教學效果。學習共同體能夠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在學習共同體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著學習主題,關注學習過程和狀態,展開頭腦風暴,打開思維,讓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學生積極思考,進入深度學習,富有生成,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共同體”的應用方法
“學生學習共同體”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碰撞知識和思想。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能夠互相激發思考與理解,從而進行深度學習。在學習共同體中,對于問題的思考是積極主動且流動的。這種像河水不斷穿越障礙流向遠方的學習方式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打破原有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單調的學習氛圍。
(一)合理規劃學習共同體
為了保證學習共同體劃分的合理性,教師需要對整個班級學生都進行全面了解,對每名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成績、興趣愛好來開展分組工作。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學習共同體的實效性,可以將學習共同體成員數設置在4-6人之間,從而保證學習共同體成員溝通的有效性。在開展該項工作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保證學習共同體成員都各具特色,學生之間可以實現取長補短,貫徹落實“組內異質”原則,實現學習共同體成員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開展分組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保證學習共同體競爭的公平性,成員平均成績不應當差異過大,從而保證學習共同體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性。教師還應當注意學習共同體“領頭羊”的選擇。“領頭羊”不僅要成績優異,還應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從而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對成員進行管理和監督。這樣對于數學學習工作的高效開展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在“學生學習共同體”的教學組織中,每個學生都是既獨立又合作的學習成員,思維力和學習力都得到了發展。
(二)強化自身的角色意識
要想實現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教師首先應當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的學習、合作與交流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對自身職責及教學模式進行思考,從而保證教學手段應用的合理性。
例如,在應用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就應當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轉變自身的角色身份。首先,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學習,使其對知識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其次,教師是學生的合作者,針對同一個數學問題進行探究,與學生共同解決數學難題。最后,教師是一個指導者,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確保可以高效開展學習工作。整個過程中,“學生學習共同體”對學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幫助,進入了陌生的知識領域,學生不再孤單、害怕,能夠在同伴的交流互助中,迅速靈活地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挑戰原有的知識,搭建新的知識框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三)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該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鍛煉自己的合作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對問題進行探究,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真正理解清楚其中所蘊藏的數學奧秘,實現對數學問題的有效解決。這樣能通過學生之間的思維的碰撞,一個學生的思想及方法流入到另一個學生的腦海當中,學生的思考就像一朵朵浪花,越蹦越高。
該種方式可以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構建互幫互助學習氛圍,養成學生的合作意識,達到促使學生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的目的,還能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才是數學課堂所要達到的目標。
“學生學習共同體”這種組織教學形式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給師生更多交流的空間,使學生能夠進入深度學習,使課堂能夠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陳愛珍.淺談學習共同體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5):121-123.
[2]趙林林.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應用學習共同體學習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195-196.
[3]周榮.小學數學教育中建設“學生學習共同體”的研究[J].讀與寫,2020,17(7):199.
[4]劉勇.成長型思維視域下小學數學學習共同體的構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2(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