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暢
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119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原有的設計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汽車內飾設計更注重功能性,而現代化的汽車內飾設計以客戶體驗為中心,更注重材料與其質感所表達出來的高級感、個性化,這也是交互式設計中最重要的組成因素。汽車內飾的材料指的是汽車駕駛室以及成員室所使用的內部軟質材料與非金屬材料,其主要分為復合材料與單一材料、非金屬材料、內飾塑料、針織物以及皮革等,同時還包含出現撞車時所用的減震用材料與軟質防充填料。在設計汽車內飾的過程中,其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內飾材質的設計,而材料也是對裝飾內飾的最直接影響,肌理與材質之間、顏色與質感、工藝費用與材質之間關系是否具有合理性,都將會直接地為汽車內裝設計的藝術水平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在設計汽車內飾的過程中,如何選擇最為合適的裝飾材料,是汽車內飾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
交互式設計指的是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技術的使用來呈現并強調相關人員的產品創新觀點,同時加強信息之間的交流。通常情況下,交互的過程中是由幾個人或者是幾個小組之間的信息傳遞,一方借助某種渠道將信息傳遞至另一方,而另一方再根據自身對信息的理解與認知給對方做出回應,在信息不斷傳遞的過程中完善信息內容,直到雙方都滿意為止。針對于產品的交互設計過程來說,其包含設計人員與用戶之間的水平信息交流與垂直信息交流,是一種比較典型的交互設計過程。交互設計的核心思想主要體現于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交互式設計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全面實現了網絡化交互式設計,并且與傳統的交互式設計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最大的差異在于有著不同的信息傳遞方式。傳統的交互式設計信息傳遞主要依靠電話、信件、媒體等渠道進行交互,而網絡化交互式設計的信息傳遞速度較快,通過新媒體等網絡渠道就可以實現即時交互。傳統的交互式設計中,對于用戶的信息與需求主要來源于調查、售后服務、設計經驗,但是這些信息的來源不夠及時、被動。除此以外,所收集到的信息不夠準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網絡化的交互式設計在初期階段可以將用戶的信息主動引入,吸收、關注用戶的實際想法,并將其消化在設計的過程中,這種設計模式對于設計企業和消費者來說都存在較強的優勢,屬于雙贏策略。
汽車內飾的環境將會直接影響到乘客的乘坐舒適度以及乘坐體驗感,而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日益提升和進步,人們對品質的要求也日益重視,汽車內飾的設計也受到了廣大消費者與企業的重視。汽車內飾設計中的關鍵環節為內飾圖案與材料的選擇設計。而汽車內飾的圖案設計有包含圖案的大小、形狀、顏色、材質與排布背景顏色等,也由屬于典型的二維CAD 設計逐漸轉化為三維立體化設計。而汽車內飾設計的過程中有以下幾個特點:
(1)汽車內飾設計的交互性。在設計汽車內飾的過程中,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以及感覺設計內飾的整體效果,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內飾整體效果方面必須要嚴格尊重消費者的意見。而為了更加準確的了解消費者的想法與喜好,可以將消費者的需求信息轉換為設計中的關鍵信息,這就需要在設計初期或者是設計的過程中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與消費者進行交互式設計。(2)汽車內飾的設計結果應在整體場景效果中進行評價。無論汽車內飾設計、材質設計的效果是否符合用戶的喜好,必須要在真實或者是虛擬的車內環境中,通過視覺才能夠真正感受到。若脫離了真實的環境來對汽車內飾進行評價,將毫無設計的設計。
現階段,汽車內飾交互式設計中普遍使用較多的技術為Web3D 技術,屬于一種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技術。Web3D 技術一般都是利用計算機或者互聯網技術模擬出一個三維立體的環境,消費者或是用戶可以進入所建立的三維立體環境來實現在場景中操作對象。由于Web3D 技術存在實時性的特點,所以在虛擬的場景中也能夠實現交互式設計。但是Web3D 技術與交互式設計的結合存在一定的難度,要想有效實現汽車內飾交互式設計,應使用Cult3D+Java 技術。此技術是目前新興的網絡三維技術,其主要作用在于能夠使真實世界物體中的狀態在虛擬的環境中呈現出來,如汽車內飾的顏色、功能等。用戶通過肉眼就能夠清楚的看到最終汽車設計的結果。設計人員與企業也可以通過應用此技術來獲得消費者的喜好以及反饋,從而調整現有的設計環節,或者是開發出更能夠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產品。
汽車內飾設計中材質的交互式設計模塊的開發流程交互式設計模塊的實現是通過消費者實時選擇的內飾材質,通過3DMax+Cult3D+Java 技術進行組合后所產生的Web3D 技術,可以全面實現汽車內飾設計可視化的目標。Cult3D 技術有著較高的開發效率,并且其開發環境也更加條理化、人性化。Cult3D 技術擁有跨平臺3D 引擎,能夠將設計出來的圖像通過網絡平臺傳遞至消費者,具有較強的實時性。除此以外,Cult3D 技術的模型體積較小,并且有高速度、高質量交互的特點,即便在其他平臺中進行交互也有著較強的優勢。設計人員或企業利用Cult3D 技術可以將新設計的產品傳遞至消費者,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網絡感受到真實的汽車內飾,并將自身的反饋及時傳遞回設計人員,以此為調整的依據使汽車內飾設計更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設計的時間,還能夠提高設計的效率與質量。JAVA 技術由于具有網絡分布性、平臺無關性等特點,使其能夠跨越多種軟硬件環境,成為網絡系統中最理想的開發平臺,并且由于其具有較強的開發性能,已經成為廣大設計人員或企業實現交互式設計的優先選擇。
網絡化的汽車內飾交互式設計能夠有效實現設計的交互性,但是重點應強調如何實現汽車內飾的材質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其最重要的就是汽車內飾面料的選擇與設計,只有選擇正確的汽車內飾材料,才能夠在網絡化的基礎上全面實現交互式設計,由此可見,要想全面實現汽車內飾材質的交互式設計效果充分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需要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完成:
汽車內飾件的效果與質量主要取決于內飾的材料選擇。傳統的汽車內飾件通常采用木材、金屬、針織物、真皮等材料,不過隨著時間的日益發展和汽車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車輛材料的需求量愈來愈高,傳統的汽車內飾材料也無法充分滿足低成本、輕量化、復雜工藝的基本要求,但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各大汽車制造企業應積極探尋加工方便、回收利用率高、材質安全性能高的材料,將傳統的內飾材料所替代?,F階段,汽車內飾件已初步采用工程熱塑材料,其具有隔熱好、強度大、耐腐蝕、手感好、易成型、成本低等優點,最重要的是具有較強的可回收利用性,有利于貫徹落實環境保護基本原則,因此受到廣大企業制造與消費者的喜愛,在選擇材料質地與結構造型方面,應兼顧消費者各個方面的性能需求,如是否方便客戶拆卸、形狀可以變換等;消費者在駕駛與乘坐過程中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內飾材料還需要具有較高的防震性能、隔熱性能、隔音性能,同時還應充分利用材料的顏色、觸感。質感等,為內飾環境營造出一種舒適感、安定感以及豪華感。除此以外,內飾材料的選用方面要選擇與車輛的種類、級別相符合的材料,按照汽車市場定位、成本、功能特性、生產工藝性等原則,選擇不同的汽車內飾材料。
汽車內飾的色彩與裝飾設計是實現交互式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型設計主要反映的是汽車內裝的總體風格,而汽車色彩與裝飾設計體現的則是汽車內飾的品味與細節。如凱迪拉克的轎車內飾有所要求舒適、奢華,其內飾零部件中一般不會出現塑料裝飾條、人造革,而是用實木和真皮裝飾條;而經濟型轎車則比較注重顏色和外觀上的豐富、多樣,通過這樣來反映出轎車的青春和活力,其內飾零件也通常采用水轉印、塑料噴漆等新材質,以此來烘托層次感。內飾的表面顏色及裝飾設計重點,在于內裝零件的表面光澤、色彩、觸感以及皮紋等,也可采用模內加熱轉印、水轉印、電鍍、噴漆等加工工序來完成。而內飾品的表面裝飾也包括軟裝與硬裝,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利用觸覺感知加以區別,若觸覺為柔軟,例如海綿、真皮、泡棉、皮革等材料都稱之為軟裝;若觸感為硬質塑料、金屬等材料為硬裝。
汽車內飾的設計在整個車型產品設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內飾設計的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到汽車后期的銷量。首先在項目立項的過程中,該車型的市場位置、級別、市場價格和目標消費人群等各種因素,會決定車型最后的內裝材質選用及其成型工序。內飾造型階段,造型工作人員應該根據上述因素以及目前流行趨勢等因素,做出最后的造型決定,同時在造型中充分體現出現代潮流的布料、材質、顏色紋理等元素。其次,再將造型效果圖提交至設計工程部門、市場部門、工藝生產部門進行共同審查,衡量其是否可以完全適應消費者的個性化要求,是否具有較高的可行性,是否能夠滿足批量生產工藝技術等。然后造型工作人員再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生產工藝要求、工程約束等因素,從而對造型效果進行調節,如花紋的數量、花紋的造型、顏色的配合、裝飾件的成形工序以及表面處理方法等。在設計內裝面料、顏色、色彩、紋理的過程中,應考慮三者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相互呼應、是否符合現代流行趨勢等,同時這也是直接決定汽車內飾的舒適感、品質感的關鍵因素,更關系到該車的駕駛體驗感以及市場中的定位。
(1)內飾塑料。隨著汽車科技的不斷發展和提高,各類新興科技和新型材料也應運而生,同時人類對車輛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者的需求結構、需求層次以及需求品味都有所提高,對于汽車的購買欲望不再局限于“剛需”,而是更加注重汽車乘坐時的安全性、舒適性、環保性、以及美觀性,還有汽車性能的質量輕巧、安全環保、節油高速、美觀流行等一系列的特點,同時汽車的輕量化、低成本也成為了車輛生產行業設計汽車的主要導向。而隨著塑料制品擁有高強度的耐磨、防腐蝕、隔熱性、減震性能以及隔音性等優異的性能。目前汽車內飾中塑料應用較多的為PVC、PU、PP、ABS,且常用的塑料為熱塑性塑料。塑料制件的價格相對低廉、加工工藝簡單,正在逐步取代傳統的合金材料以及金屬材料在汽車內飾中的應用,塑料制品也逐步應用于汽車的內外飾件、機罩下部件、車體等部位。塑料在汽車內飾中是極其常見的,但是如果沒有科學合理的設計,就會給人一種強烈的“塑料感”與“沉悶感”,因此,對于汽車內飾塑料的設計可以配合具有金屬質感的工程材料來提升車內的光澤,給人一種眼前一亮的整體效果。除此以外,單一的黑色、灰色內飾都會讓人產生強烈的“塑料感”,在色彩搭配方面,可以選擇淺色內飾或者是深淺搭配的粉色內飾。另外,不應采用大面積、連續的材料,在汽車中控臺部位可以進行適當的裝飾,例如出風口周圍適當添加鍍鉻飾圈,中央面板采用木紋水轉印或鋼琴漆等飾板使觀感提高。在觸覺方面,可以將橡膠混入塑料材質中,以此來降低硬度以及塑料的顆粒感。
(2)內飾裝飾織物。汽車制造行業是紡織品用量較高的行業領域之一,在各種類型的車用紡織品中,其中占比最大的為車內裝飾產品。汽車內飾中的紡織品主要應用在汽車內的頭枕、座椅、頂飾、門飾板等,是集功能性以及裝飾性于一體的重要技術性織物,更是紡織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后生成的產物。其原材料的前期選用以及后期的設計,與汽車的車型、內飾風格、汽車性能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將會對汽車的美觀、舒適度、安全環保、低成本造成直接的影響。
(3)皮革。現階段,汽車內飾對皮革的需求普遍在座椅上,有些比較豪華高檔的汽車內飾,不僅會將皮革應用于座椅上,還會應用于儀表盤、方向盤、門飾板上。在汽車內飾中將皮革應用于座椅上,會讓整車體現出高檔、大氣的感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的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在不斷的提高,汽車內飾中皮革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例如汽車坐墊皮革,就有著極其廣泛的發展前景以及充足的發展動力。隨著生活方式與習慣的不斷變化,人們乘車的機會、對汽車的個性化越來越多,而這也為汽車坐墊皮革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優勢。
綜上所述,汽車內飾設計是否能夠符合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符合現代主流趨勢、符合工程、工藝加工的可行性,是提高汽車檔次、市場定位、產品銷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國廣大汽車制造商應注重汽車內飾設計的整體性能,利用網絡化的交互式設計方式,在設計的過程中實現與消費者的實時交互,從而及時得到其反饋與實際需求,進而不斷調整內飾設計的方案,設計出充分符合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汽車內飾,以此來不斷提高汽車產品的銷量與企業在市場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