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青年課題小組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 長春 130000)
一是基本定義。債務危機主要是指在國際借貸中大量借債,超過自身償還能力,導致無力償還或延期償還的情況。二是衡量指標。主要包括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和短期債務與外匯儲備比率4種,具體情況如下:

表1 債務危機主要指標情況

表2 全球債務危機主要案例

(—表2續)
墨西哥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依靠石油資源迅速積攢大量外匯收入,隨即制定了一系列高速發展經濟的戰略計劃,但實際發展過程中操之過急,忽略了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且投資項目大都為周期長、創收慢的大型工程,加上發達國家熱錢過度投資也使得墨西哥政府盲目自信,最終借款難以償還,爆發債務危機。
阿根廷在2000年左右出口主要依靠初級加工類商品為主,且對巴西出口占比較大,巴西在出現金融危機后對阿進口大幅下降,雙重壓力下阿根廷外匯創收逐漸減少。希臘在2010年出口也主要以農業和資源初級類產品為主,在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減產和亞洲新興國家興起導致加工類產品競爭優勢減弱的雙重打擊下,外匯創收陷入困難局面,間接導致債務危機爆發。
愛爾蘭在早年經濟向好時房地產行業盛行,最后滋生炒房泡沫,地產綁架銀行,銀行綁架政府,在泡沫破滅后,政府為維持社會穩定被迫接管銀行呆壞賬,財政壓力劇增。希臘國內經濟也主要以農業、旅游業為主,2008年金融危機后希臘政府旅游收入大幅下滑;此外,希臘經濟主要以國有經濟為主,占經濟總量高達70%國企長期壟斷國民經濟導致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政府對國企改革又受阻,最終導致社會資源配置存在嚴重問題,阻礙經濟發展。
巴西在1988年修憲后,將公務員工資和福利提到較高水平,并禁止地方政府擅自降低工資標準,導致到1994年工資和養老金支出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高達80%-90%,政府根本沒有閑置資金用于投資,經濟發展受阻。愛爾蘭在20世紀90年代通過低稅收和鼓勵出口等方式有力刺激經濟增長,1990年至2007年間GDP以年均6.5%速度擴張,被歐盟其他成員國譽為“凱爾特猛虎”,自此后愛爾蘭政府便將低稅收奉若法寶,不愿輕易改變也不愿接受歐盟和IMF常規援助,導致經濟雖有所發展,但政府創收增速較緩慢,抵御財政風險能力不足。
匯率方面阿根廷在1991年為抑制國內通貨膨脹制定了著名的“兌換計劃”,即施行固定匯率制(1萬奧斯特拉爾兌1美元),導致之后阿根廷比索被嚴重高估,打擊了阿根廷出口國際競爭力。希臘在2010年因為歐元升值打擊了國內出口,貿易赤字逐步擴大,嚴重影響外匯創收。利率方面1979至1980年爆發的第二次石油危機使得利率攀高,加劇了巴西和墨西哥的外債還本付息壓力,最終誘發兩國爆發債務危機。
巴西在1994年為遏制通貨膨脹引入“黑奧計劃”(經濟穩定計劃),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國內各類債券實際利率攀高。墨西哥在20世紀80年代初也是為抑制通貨膨脹采取經濟穩定政策,利用匯率變化促進進口,引入國外商品,降低國內商品價格。匯率政策導致出口嚴重受挫,貿易赤字攀升。
一是二戰后發達國家在70年代初因周期性經濟危機導致國內投資受挫,大量資本剩余,因此在國際市場急尋投資對象,適逢墨西哥國立發展需要資金,因此大肆向墨輸出資本。1975至1980年墨西哥新借外債308億美元,累計達507億美元,最終背上沉重債務負擔。二是美國等發達國家還不斷加強貿易保護主義,實施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諸如進口限額、最低限價、海關手續復雜和技術質量檢驗嚴苛等。美國拒絕履行1979年對墨西哥減讓關稅協定內容,對墨紡織品征收10.8%關稅,在1981年又對皮革類制品加征5%關稅。
一是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發展速度導致過度借債。墨西哥制定計劃時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對投資所需資金估算不夠穩妥準確,加上發達國家壓低利率急尋“熱錢”接收方,最終導致過度借債,遠超償債能力。二是出口結構單一使得一旦出現貿易風險外匯創收會受較大影響。阿根廷和墨西哥在爆發債務危機時出口均以農業(大豆、棉花、咖啡)和初級加工類商品(服裝、紡織品、手工藝品等)為主,且阿根廷出口國中巴西占比較大,一旦巴西出現經濟危機導致進口需求下降,勢必也會影響阿根廷出口貿易。三是金融市場不夠成熟難以抵御外部匯率和利率風險。巴西、墨西哥在第二次石油危機后,因國際實際利率攀高導致還本付息壓力驟增,且無有效措施應對。阿根廷政府為抑制通脹采取了固定匯率制度,而忽略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導致比索被高估,嚴重打擊出口競爭力。四是政府抑制通脹通常會導致出口遭受較重打擊。巴西和墨西哥為抑制通脹所采取的貨幣緊縮政策,使得出口受到嚴重打擊,貿易赤字持續攀升,且為平衡貿易逆差使得國內進口也受到不利影響,最終國內經濟陷入萎縮局面。五是發達國家對其實施貿易保護主義使得出口商品滯銷。墨西哥由于遭受來自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打壓,使得主要出口商品關稅驟增,銷售價格喪失競爭力,商品生產出來無法售出,最終外匯收入受挫,爆發債務危機。
一是低稅收高社會福利導致政府財政壓力巨大。愛爾蘭長期的低稅收導致社會財富對政府財政貢獻力度不夠,政府難以對重點行業、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和改善民生進行投資發展,反而會拖慢國家經濟發展步伐,同時也不利于提升政府償債能力,容易誘發債務危機。二是國內經濟結構不均衡使得政府創收來源單一。希臘國內經濟主要依靠旅游業為主,金融危機后旅游業遭受重創導致政府稅收受很大影響。三是金融系統盲目經營一旦面臨不良風險則會影響政府決策。愛爾蘭國內5大銀行長期壟斷國內金融業,在國內掀起炒房熱以后大肆投資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房地產泡沫破滅后,面臨大量呆壞賬,政府為穩定國家經濟被迫接管所有壞賬,導致政府面臨較大財政壓力,最終無力償還外債,出現債務危機。
我國外債指標狀況目前暫處較優局面,各項均遠達標國際安全標準(表3)。依照我國最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內投資不能為了追求經濟指標而將絕大多數資金都用于投入周期長、見效較為緩慢的行業。反過來對于短時間內能見效創收,但不屬于重點發展目標的領域也不能輕易放棄,也要繼續保持現有投資趨勢,確保財政收入來源穩定。對外借債也要量力而為,通過借債和債權方國家建立和維持良好合作關系,發揮中國優勢,展現大國風范,提升國際影響力。

表3 我國近5年外債主要指標情況
表中GDP單位為萬億人民幣,其余為萬億美元,指標括號內為國際公認安全線。
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高端技術及其設備,一旦充分掌握后短期內很難被取代替換。而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一旦新興國家出現更廉價高效的勞動力供給,則面臨被取代風險,所生產商品也大都為附加值較低的日常消耗類,同質化程度較高,一旦喪失價格優勢,也容易被進口國國內企業生產商品替代。
要保持市場穩定性,短期還是要以引導幫扶企業為主,盡量避免直接政策干預,長期來看要調整產業結構提升企業外部風險綜合抵御能力。要運用好匯率風險預警機制,及時向出口企業作出必要預警提示,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為企業在財稅、金融和商貿層面提供必要的援助,緩解企業壓力。
作為世界超級人口大國,我國每年教育支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占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34%左右。當前還面臨新冠疫情、老齡化社會和允許“三胎”政策導致的養老、教育等社會福利支出壓力,我們應結合自身國情完善社保體制,不一味追求高投入,而是量力而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預算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