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要: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對教育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教學形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相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教學模式,有效性提問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啟示學生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鞏固基礎知識,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設計有效的問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本文將提出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到廣大的語文教師。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策略
引言
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恰恰是觸及學生思維的關鍵點,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可為學生的語文學習與思維發展搭建一座橋梁,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思考和研究,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落實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
1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義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部分,所以本文以閱讀教學為例,說明課堂提問有效性對初中語文課堂的重要意義。語文閱讀教學本質是以文本為載體,閱讀為中介開展的多元化的交流互動活動。通過提問學習增強師生情感,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諧,提高學生基本語文核心素養。通過啟發式提問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通過有效的提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更加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教師要了解學生整體的學習狀況,通過針對性的提問,幫助學生更好提升自己,提高學習效率。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利用課堂提問促使初中語文課堂綻放光彩,充滿活力。
2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
2.1設置有效性問題
教師在設置語文課堂問題之前,應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展開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基礎知識、認知基礎、能力基礎等,結合學生語文知識結構情況,精心設計與其相契合的語文問題。同時,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了解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和世界觀,確保設計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促使學生在問題思考和解決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以課文為基礎。課本是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媒介,也是促進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依據。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設置語文問題的時候,必須要對語文課本展開全面、深入的研究,以課文作為基礎,緊緊圍繞所學的內容設計課堂提問。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還應從傳統的模式中解脫出來,增加理解型、應用類、創新類、開放類的問題,確保問題種類多、內容精、具有層次性,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積極思考,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2.2有效拋出問題
(1)創設情景拋出問題:以往,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直接拋出問題,這種課堂提問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課堂提問的價值。面對這一現狀,在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時候,可借助現代化教學工具,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方式,通過播放與其相關的音樂、圖片等,給學生創設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情景。當學生沉浸在這一課堂情景中之后,隨之拋出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分析和解決中。
(2)制造懸念:基于初中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優化課堂提問時,還應恰當地設計懸念,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在懸念的驅動下,積極主動思考問題。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結合其主題思想、文本特點等,設計出具有懸念的問題,并在課堂教學之初拋出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對比提問:在語文核心素養下,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知識遷移能力,還應借助對比的方式拋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選擇類似的兩篇文本,將兩節課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提問。尤其是在現行的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文章之間具備一定的聯系。基于此,教師在實施對比提問時,就可結合上一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問題思考中,建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2.3抓住提問時機,強化提問效果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真正提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僅要科學設計課堂提問,還應選擇恰當的時機拋出問題,這也是提升問題有效性的關鍵。具體來說,教師可在新課導入之前融入課堂提問,對學生的預習結果進行檢查;還可以在導入新課之后,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對學生的聽課狀態進行考察;也可以圍繞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進行提問,引領學生展開思考,最終完成重難點知識的內化;也可以在學生思維模糊的時候進行課堂提問,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對課文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還可以在學生出現倦怠心理、竊竊私語的時候進行提問,充分發揮課堂提問的價值。
2.4科學理答
理答是課堂提問中最后的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在課堂提問教學中,理答不僅是師生互動的過程,還是明確的課堂反饋,是師生雙方產生情感共鳴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應注意三個方面:首先,評價必須要具體明確。教師在評價學生回答時,必須要堅持明確、具體的原則,使得學生在評價中明確自己的不足、優點,切忌使用模糊的評價語言。其次,幫助學生正確歸因。在評價學生回答時,還應結合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對其展開歸因分析,使得學生在評價中明白問題產生的原因,使其明確改變的方向。最后,適時追問。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時,還應結合學生的回答,再次提出問題,實施追問活動,以便于學生在追問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對文本內容進行更加深刻的解讀。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初中語文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和工具,也是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關鍵點,直接決定了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在具體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致使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效果不佳,暴露出諸多問題。面對這一現狀,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精心設計課堂問題、設計問題的拋出形式、優化課堂提問的語言藝術、引導學生自我提問、設置層次化課后問題等,不斷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根.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問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0):53-54.
[2]李春.著眼內容,有效提問———談語文課堂提問技巧[J].語文天地,2020(35):23-24.
[3]李紅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提問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5):33-34.589570B5-5EA0-4862-A151-425AA4D5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