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超
古人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少。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提出我們要厲行節儉,杜絕餐桌上的浪費。
就在此時,我剛剛接到一個新班,很快我發現我們班個別孩子身上存在非常嚴重的浪費現象。有一次,吃午飯時,我看到豪豪只吃了幾口就皺著眉頭端著飯菜往潲水桶走去,我還沒有來得及阻止,他已經把滿滿的飯菜倒進了潲水桶里,嘴里還嘟囔道:“這飯菜也太難吃了!”
我想這孩子怎么這么挑食和浪費呀,這樣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找來豪豪了解情況。我又不想讓他感覺到我是在批評他,于是我對他說:“豪豪,你今天是不是不舒服呀?”聽我這么問,豪豪立馬回答說:“老師,我很好,沒有不舒服。”“那為什么你只吃了幾口飯就全部倒掉了呢?”“那是……那是因為……”“因為什么?”在我的追問下,豪豪說:“我覺得今天的飯菜太難吃了,不想吃。”我關切地說:“挑食對身體可不好,你們現在長身體需要營養呀,再說下午上課肚子餓了怎么辦呀?下次可不能這樣了。”豪豪點點頭答應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每次吃午飯,我都會觀察班上孩子有沒有存在浪費現象。可是,我發現豪豪還是老樣子,吃得少,倒得多。我想,上次的談話沒什么效果,還得找個合適的機會再和豪豪好好談一談話。不過,這次可得動動腦筋,想一想怎么才能使他真正改變浪費糧食和挑食的壞習慣。于是,我先向其他科任老師詢問了豪豪以及班級的情況,他們告訴我,豪豪家境殷實,經常穿名牌衣服、鞋子,讓班上很多同學很是羨慕,班里有一點攀比之風的苗頭了。為了進一步了解情況,我又打電話給豪豪的父母,通過一番交流,我了解到十三歲的豪豪是家里三代單傳的獨苗兒,從小到大備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的寵愛,再加上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好,所以豪豪要什么家里就給什么,而且都是給最好的,久而久之豪豪就養成了挑食、浪費奢侈的不良習慣。豪豪父母說他們現在也意識到了自己平時缺失了對豪豪勤儉節約方面的教育,以后會注意的。這樣,經過多方了解,我對豪豪的情況就比較清楚了。
我決定采用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引導班上孩子節約糧食不挑食。在接下來一周的午會上,我每天都精心搜集整理一個關于勤儉節約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比如《季文子行儉》《蘇軾房梁掛錢》《周恩來的點滴》等;把貧困地區的人們吃不飽,穿不暖的新聞播放給大家看;我還告訴孩子們,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夠3000萬到5000萬的人吃一整年。聽了這些,班上的孩子在談自己的感受時,說他們對此感到非常吃驚,他們以前并不知道,自己一點一滴的浪費累積起來居然會是如此巨大的數字,大家紛紛表示要向季文子、蘇軾和周總理這些榜樣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不會再浪費糧食了。聽到孩子們這樣說,我一方面感到很欣慰;另一方面我想我還得再繼續觀察,看大家能不能說到做到,用實際行動來踐行勤儉節約。
接下來,孩子們午餐的浪費現象明顯有了好轉。可是有一天,我又發現豪豪倒掉了很多飯菜。我想這次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和豪豪交流一下了。午餐后是自由活動時間,我和在操場散步的豪豪“偶遇”了。在交談中,我對豪豪說:“豪豪,老師發現同學們現在都很少倒飯菜了呢,尤其是你,進步很大。”這時豪豪的臉紅了,羞愧地說:“劉老師,對不起,我今天又浪費糧食了,我錯了。”“能主動承認錯誤就是好少年!”我鼓勵豪豪繼續說。“我以后不會再浪費糧食了,我知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說到做到的,加油!”豪豪點了點頭,這次我從他的眼睛中看到了堅定的神情。
從那以后,豪豪不但再也沒有浪費過糧食,還常常提醒其他同學要節約糧食。后來,豪豪父母打電話給我,告訴我,豪豪越來越懂事了,知道體諒他們的辛苦,主動要求以后別給他買名牌衣服鞋子了,說要努力學習,將來靠自己的能力過上好的生活。聽了這些,我特別感動。
現在,我們班正在開展光盤行動,人人都以浪費為恥,以節約為榮。不僅在糧食方面如此,在節約用水、用紙等等方面,班上的孩子都有了勤儉節約的意識,孩子們也不再攀比。家長們告訴我,孩子們在家還要求家人也要勤儉節約呢。
其實,孩子們就是一塊塊璞玉,精心雕琢打磨之后就會大放異彩。在對豪豪進行德育時,我和他交談過兩次,第一次我比較委婉地提醒豪豪不應該挑食浪費,但是效果不好。第二次,我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先從科任老師和家長等處多方了解情況,然后利用午會進行集體教育,講榜樣的故事,讓學生受到感染,為對豪豪進行個別教育做鋪墊。最后把握一個合適的機會和豪豪單獨交流,我不直接批評他,反而表揚他的進步,這樣他更能為自己的浪費行為感到羞愧,從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想,德育是一個長期的耳濡目染的過程而非一蹴而就的,在以后,我還要把德育和我的語文學科教育結合,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看到孩子們的變化,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我們的教育行為不僅直接影響孩子,還影響到家庭和社會。國家的未來寄托在今天的青少年身上,他們勤儉節約,我們的國家將來就會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