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君
送走六年相守相伴的孩子,重新接新班。面對63個陌生的小面孔和63張更加陌生的大面孔,我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些孩子和家長將伴隨我今后的工作始末,我現在和他們彼此陌生,我要努力與他們友好相處,好好溝通,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努力。
學生入班,和學生相處一段時間遇到這些情況:檢查作業的時候,孩子會說,作業寫了,忘在家里了;讀書讀了,忘記簽字了;聽寫作業是聽寫的,不是抄寫的,忘記簽字了;背誦作業昨天背熟了,今天又忘了;課外書按要求讀了,家長看見了;每天干了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很多時候,我們聽著這些話,很想相信孩子們,但是,當我們和家長溝通時,結果卻是現實的、很骨感的,很有讓我們有撞墻的沖動的。我們希望自己教出來的孩子個個優秀、誠實,但總有幾個神獸級別的孩子占據我們心靈重要的位置,成為我們時時掛在心頭的、甚至決定我們喜怒哀樂的“人精”。這類孩子,基本可以讓我們在家長耳朵里一個學期不測試一次,只要家長問“有沒有作業”,孩子的回答永遠都是“沒有作業”。只要家長問“你最近有沒有好好學習?”回答一定是“好好學習了?!薄疫€遇到一個孩子,他是中途轉學到我班的。書啊、本子啊天天說忘帶了,他家長的電話總是打不通,孩子說爸爸去世了,媽媽外出了,換了電話號碼,他不知道新號碼,家里只有一個年邁的腿腳不方便的爺爺,我一想,只有一個腿腳不方便的爺爺,請家長溝通的想法泡湯了,媽媽聯系不上,屬于無人管無人問的純留守兒童了。有一天,有個孩子告訴我她看到這個小神獸的媽媽了,我一刻不敢耽誤,生怕晚了他媽又外出了,趕緊根據入校時登記的地址找到了他家。我和她媽媽見面時感覺到了什么叫崩潰,他爸確實兩年前不在了,可他媽媽就在本地上班,天天和他在一起,只是不接送他而已,家里也沒有腿腳不方便的爺爺。他媽媽也沒有換手機號,而是孩子在他媽媽手機上把我拉進了黑名單。他媽媽每次問他到了新學校,學習狀態有沒有好一些,孩子總說一切挺好,學習努力,老師經常表揚他……
家長一般情況不會主動與老師溝通,當教師主動找到家長時,家長通常都會表現出抓狂、崩潰,此時,通過溝通,家長和教師聯手,轉變孩子的狀態就顯得容易一些。孩子畢竟只是孩子,可塑性比較強,只要家長、教師不放棄,家校線上線下多溝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形成合力,孩子都會身心健康成長。
與家長溝通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好好說話,不卑不亢
我們一直提倡家校聯合共同教育好孩子。我與家長溝通時,做到有禮有理。對家長以禮相待,家長對學校規章制度要求有不明白之處,耐心細致地講明白。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碰到傲視一切的家長,先做到以禮相待。面對實在不講道理的家長,我選擇“沉默是金”,不與家長發生正面沖突,否則后續工作很難再交流溝通。然后利用送路隊出校門和家長見面的機會,和家長聊學校的規章都是為了孩子好,老師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有哪些,從早上七點多出家門到晚上將近七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到家以后還要盡到一位妻子、母親的責任,在校時間都做了哪些工作,很多時候累的不想動彈,但是看到可愛的孩子們渾身又充滿了力量,每當看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都倍感幸?!覉孕胚@些家長的心肝寶貝在我身邊,即使學校的有些要求、老師的有些做法令他暫時想不通,聽到老師面對面的心里話,他的心也會變得柔軟,內心的火也會熄滅。冷靜過后,為了孩子更好地融入班集體,他會思考以后怎樣與老師交流,等以后孩子出現問題再找家長溝通,順便再拉近拉近距離,一切水到渠成。
二、與家長溝通,留心家長面部表情變化,摸清脾氣
與新接班的家長溝通時,由于彼此不熟悉,當見到家長面談時,要始終留心家長的面部表情,多聽家長說話,了解他的心里想法、對孩子平時表現的評判、對老師的初步印象等。特別首次見面,建議老師少說、多聽、多觀察,逐步摸清家長脾氣。如果盲目地講,發生沖突后彼此尷尬,很難繼續后續的家校溝通,如果家長不認可教師,學生將很難親其師信其道,對孩子的教育將陷入困局,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謹言慎行,留下良好印象
孩子們剛上小學,家長比較擔心,家長很關注孩子的老師,他們想盡一切辦法打聽老師的工作和生活情況。家長也會試探性地與老師交流,我們要謹言慎行,給家長留下良好印象。例如,在教學中不明白之處,多向其他老師請教,教學的知識點,保證正確無誤。留的作業適量,家長的疑問,耐心解答溝通。班級管理松嚴適當,多顧及孩子初到陌生環境的緊張心理,以及剛接觸陌生老師時的擔憂心理等,取得孩子的喜歡與信任,多與孩子相處,哄孩子開心。必要時,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師生互動的活動課,比如:我和老師說句悄悄話等,課余時間可以參與孩子們的游戲,比如:和孩子們一起跳繩、踢毽子,領著孩子們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戲等。家長對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孩子,孩子對新老師的評價影響著家長對老師的評價。不要想孩子小,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很多時候孩子可以一字不漏的把老師的話學給家長聽,甚至比老師表達的更形象,所以,不該說的話千萬不可在這些“小人精”面前隨便說。另外,與家長交談,絕對維護伙伴的形象,特別是要維護搭班老師的形象。只有班級教師的團結合作,才能換來班級的和諧健康發展。
四、與家長溝通,要講究語言藝術
我與家長溝通,不管是孩子有哪方面的問題,不以責怪的口吻與家長溝通,始終站在關心孩子,為孩子著想的角度來交談,這樣易于被家長接受。例如:孩子在下午的課堂上睡覺,我先把孩子睡覺的樣子拍下來,通過微信發給家長,什么也不說,等家長的回復。不管家長的態度如何,我都會說一句:看到孩子困倦的模樣,我很心疼,很想讓孩子好好睡一覺。但是天氣越來越涼,擔心孩子在教室睡覺會凍感冒、會生病,教室又沒有床被……一周之后,下午上課睡覺情況基本好轉。如果有的家長始終不聽勸告,必要時也可以舉一些反面事例來警醒家長,讓他明白老師的做法、建議是有道理的,是為孩子成長好的?,F在如果不聽勸告,多年以后,孩子的狀況是家長們不想看到的,后果是嚴重的,這些多年以后可能發生的事情是家長不想承受的。
總之,與家長溝通,要想方設法與家長之間建立信任。只有家校聯手,孩子的成長才會健康美好,老師的工作才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