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貴靈
摘要:傳統的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當中,歷史學科教師對于歷史教科書當中的歷史地圖重視程度不高,甚至在教學過程當中對歷史地圖進行有意識的忽略。歷史教材當中的歷史地圖是編書者經過精挑細選之后才加入到教材當中,對于學生學習歷史具有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歷史學科的教學當中,如果脫離開歷史地圖。就導致學生在進行歷史學科的學習時只知道時間線,而忘記了空間線的拓展。歷史空間線教學的遺漏,就引起學生在進行歷史習題的解答時出現極大的紕漏,所以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當中,歷史教師要逐漸重視起歷史地圖在歷史教材當中的重要地位,通過歷史地圖的輔助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歷史課本;地圖;應用
引言:
在當今時代,大部分的歷史教學課堂當中,歷史教師對于歷史地圖的忽略度較高,甚至還有部分不會對歷史地圖進行解答和教學的問題出現。這種現象嚴重制約了歷史學科的教學,不利于學生歷史思維的培育以及發展。本文通過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以及研究,提出三點策略,對初中歷史課本當中地圖的應用進行研究,希望通過三點策略的提出能夠有效的對初中歷史教師對歷史課程教學當中地圖的應用提供幫助。進一步推動歷史教學的進程,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歷史,對中國歷史進行學習,培養起學生對歷史的時間與空間雙重認知,助力于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
一、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對地圖的理解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高速網絡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樣也給新時代下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資源,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合理的運用信息技術對歷史地圖進行解讀,可以增強學生對歷史地圖的理解,幫助學生對歷史地圖進行靈活的掌握以及運用。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對課本的上面平面的歷史地圖圖形進行全方位、空間上的展示,可以引領學生脫離課本,用多感官方式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同樣也可以激發起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重點的掌握與理解。
比如,在進行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史前時期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第一課《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的學習時,教材當中明確提到人類早期繁衍生息,生活活動的具體地理位置,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現立體的歷史地圖場景,將歷史教材當中平面、枯燥、難以理解的地圖圖片轉化成立體的、生動形象的場景地圖,幫助學生進行歷史地圖的觀察與運用。讓學生對立體的歷史地圖場景進行仔細觀察,讓學生尋找到在立體地圖里周口店人的活動區域,進而不斷強化學生看圖識圖的能力以及在歷史地圖當中尋找信息的能力,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歷史地圖的引入,助力于歷史學科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建立歷史思維。
二、結合教學內容,連貫課本內容與地圖
由于歷史科目本身所具有的連貫性的特點,導致學生在進行歷史科目的學習時出現難點、重點,難以理解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性以及背后所蘊含深層次的意義,利用手頭鎖具有的教學資源,將歷史地圖合理的運用到歷史課程的教學當中,幫助學生對歷史知識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理解,歷史科目教師可以通過對歷史教材當中地圖的分析,對難點,重點內容進行理解,助力初中歷史科目的教學。
比如,再進行人教版初中歷史課本八年級上冊第17課《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課程教學時,《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就是一副極為復雜,讓學生極為難以理解的歷史地圖,這時候就可以通過歷史教材當中所記載的基本史實,引導學生“親自”走一程長征路,綜合各方面的素材,搜尋關于紅軍長征的資料,結合課本內容連貫課本與地圖的關系,也可以讓學生繪制一幅自己所了解的長征路線圖,通過與課本當中的路線圖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于紅軍長征路線的了解程度,幫助學生理解紅軍長征路線的重點與難點,進而將歷史地圖靈活的運用到歷史的課程教學當中。在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連貫起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動力,避免出現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情況。
三、探尋地圖之間的共性,對地圖內容進行探索
在對初中歷史教材當中的歷史地圖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不難發現,大部分的歷史地圖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共通性。最大的一個共通性是一張地圖當中除了需要進行全圖性的解讀之外,還需要進行更細節性的理解和掌握。全局性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對于歷史地圖進行定性,細節性的觀察可以幫助學生挖掘歷史地圖當中所蘊含的信息。通過對歷史地圖的共性的探索,幫助學生對歷史地圖進行分析與掌握,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激發學生對于歷史科目的學習熱情,逐漸培育起學生的歷史性思考思維。
比如,在進行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元文化碰撞與交融的宋元文明第19課《商業的繁榮與城市生活》時,教學教材當中所提到的嬌交子與會子,是北宋初年都城東京使用的紙幣,在《北宋中期貨幣使用區域示意圖》中就有具體的注釋和體現,讓學生自主的通過歷史地圖的全局統觀以及細節觀察,進一步掌握歷史知識,利用歷史地圖進行歷史信息的分析與探索,從而獲得對歷史信息的靈活掌握與理解。通過連接各個歷史地圖之間的共性,對歷史地圖的內容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探索出一條關于分析歷史地圖、掌握歷史地圖信息的有效的學習技巧。
結束語:
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學好歷史,對初中學生進行良好的歷史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滿足新時代下對初中學生德智體美勞五項共進的要求,滿足新課標下對于學生歷史思維的要求。歷史科目的教學當中,對于歷史地圖的應用成為了推動歷史科目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歷史課程教學當中合理的運用歷史地圖,幫助學生形成歷史空間感,鏈接抽象的歷史時間線與歷史空間之間的發展歷程,助力新時代下歷史科目課程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彩花.初中歷史地圖教學方法研究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6):96-97.
[2]姚延玲.重視歷史地圖教學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探析歷史地圖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22):61-63.31AF9980-DB5E-40D9-BAB6-D09F6A86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