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暢 于海燕
摘要:“1+X”是基于小學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現(xiàn)狀而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這是一種比較開放的小學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來增強小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1+X”的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正是基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應運而生的。就是教師通過教學生一篇文言文,而讓學生自主的學習“X”篇課外的文言文,也就是我們傳統(tǒng)所說的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過的知識。本文就小學語文文言文“1+X”閱讀教學策略探索而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1+X;策略探索
“1+X”的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策略在字面意義上就是教師一節(jié)課給學生講一篇課內文言文,但是會結合其他多篇課外文言文,這種新型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讓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高效的利用課內課外的資源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用多篇文言文閱讀來鞏固學生學過的知識,學生自然就會跟隨教師的腳步學會更多的知識,并且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欲望,還能同時增強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總和的能力。
一、分析小學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文言文的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1)學生缺乏耐心;文言文自古以來就是短小精湛,寓意深刻的,但是因為文言文的這個特點導致文言文的理解比較費力,而且文言文中還容易存在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這更加大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教師又比較注重對文言文中詞匯的理解,還有大量的課后練習也加大了學生學習的壓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文言文的欲望,漸漸失去耐心。(2)教師忽略對文言文內涵的講解;文言文的教學中比較難的就是文章中字詞和句子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講解文言文的時候往往會偏向于讓學生學會文言文中的知識點,并且要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背下來,這樣很不利于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既然不理解內涵,那么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幾乎是沒有意義的,掌握知識點固然重要,但是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更為重要。所以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文言文中的“言”,更要讓學生明白其中的“文”,才有利于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提高。
二、探索小學語文文言文“1+X”的閱讀教學策略
2.1利用“1+X”理念,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我們都聽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文言文來說也是一樣的,只有學生真正對文言文感興趣,才能學得好文言文,教師在這時就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教師要學會運用“1+X”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并且教師也要根據(jù)課本中的文言文來展示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但是只讓教師去講解文言文多么多么有魅力是沒有用的,要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文言文的魅力所在,讓學生主動拓展對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比如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十四課《司馬光》的時候,教師就要提前準備講解的內容,除了熟練掌握課文的內容之外,還要準備與司馬光相關的內容,教師不只要自己準備與司馬光相關的內容,還要讓學生也準備一些與司馬光相關的內容,可以是司馬光的人物簡介,也可以是對司馬光這篇課文的內容的理解,或者是與司馬光相關的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可以讓學生全面認識到這篇文言文的背景,這對于課文的掌握也有幫助,關鍵是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2采用“1+X”理念,進行文言文的深入閱讀理解
深入閱讀理解就是要學生在掌握文言文中重難點的詞句之外,然后再深入的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文言文中蘊藏的含義。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可以自己理解的程度,所以還需要教師的點播,絕對不能讓學生自己看文言文的整篇的翻譯去理解文言文蘊藏的道理,還是要教師一點一點的引導去理解,并且還要讓學生理解到文言文作者整篇文章的表達方式與表達的智慧,之后再找?guī)灼n外的與之相近的文言文,讓學生自己理解其中的道理,不一定要一字不差的翻譯,只要理解其中的道理,這樣才可以充分發(fā)揮“1+X”教學理念。
比如在教師講解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五課《守株待兔》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來理解一下文章大概講的是什么內容,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分享一下,來活躍一下課堂的氣氛,本來這篇文言文也是很有含義的故事。然后把文言文中的重點字詞劃出來,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學過的知識先分析字詞的意思,教師再給出正確的答案,并且根據(jù)這些字詞理解整篇文言文的意思,自己總結文言文中蘊含的道理,在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去找到課外書籍中與之相近的小故事并在課堂上分享。如此學生就真真正正的深入理解了文言文的道理。
2.3結合“1+X”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體系
小學生的情感認知體系是十分不完善的,但是基于小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狀態(tài),要完善其認知體系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要從小學就培養(yǎng)這種情感認識。在小學階段的文言文都不會太難,但是文言文中都會有強烈的情感蘊含與每一篇文言文之中,而且小學生學習文言文也不需要掌握多么多的詞句,只要真正把握了文言文中的情感就可以,所以教師在講解完文言文的時候,一定要把其中蘊含的情感表達清楚,小學生的思想又比較單純,所以很容易受到文言文作者感情的感染,然后教師在適當找到情感相同的文章或者相似的文章來讓學生加深印象就可以達到“1+X”的最好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文言文的閱讀教學中運動“1+X”的策略對學生的好處很多,不論是對于文言文,還是其他文章的閱讀,都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增加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還能讓他們養(yǎng)成對文言文的閱讀“1+X”的習慣。這種“1+X”的教學理念也是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比較好的一種途徑,而且也能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教師的課堂內容。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內心深處愛上中國博大精深的文言文文化并發(fā)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昌平.小學語文文言文“1+X”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157-158.
[2]左智敏. 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 教育:00021-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