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龍
摘要:素質教育是國家一直倡導的,國家重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讓每個學生在素質教育下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對某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教師應合理、科學地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發展;對體育某項能力欠缺的學生,教師要加強引導,不能讓學生在體育教學改革中落單,使每個學生都能變得更優秀。這將是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目的所在,充分利用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機會,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讓體育教學改革進行得更順利。
關鍵詞:中考;體育;有效性
引言
隨著初中體育新課改的實施,新課標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可以判斷教師體育教學效果。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生之間的合作是否默契等是檢驗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目標。通過體育教學,學生的身心素質可以協同發展,可以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提高自己對社會的適應性,因此教師在體育中考的背景下要創新體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教學方法與初中學生特點不符
教育發展以來,教師在教學中一直受教育模式影響,只注重傳授知識,而忽視了學生是否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并能夠接受這種方法。在如今的體育教學內容上,體育教學內容沒有足夠的教學實踐,體育教師主要對學生根據考試升學內容進行學習和訓練。忽視了學生之間的身體差異,盲目根據教材內容教學,沒有判斷教材內容是否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包括學校的體育設備與場地是否能夠合理利用,只進行灌輸式的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響。教育方法是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過程當中重要的落實途徑,想要達成預期的教育效益和教育目標,教師的教育方法選擇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育方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否有效地參與到活動當中將會直接影響教育所能達成的效益和影響;另外一方面,教育方法將會直接影響教學在實踐教學展開過程當中能否有效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但是就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體育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教育方法較為單調枯燥,導致了課堂教育效益和質量遲遲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學目標不明確
體育教學目標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要求達到教學目標的體育課才成為有效的體育課。體育老師與學生之所以對初中體育教學不夠重視,使體育教學目標只是成為一個流程,是因為學校對體育教學的要求較低,沒有嚴格要求體育課堂秩序,只關注學校的升學。對于教師與學生而言,只要有體育課,保證學生能夠有自由活動時間就可以。因此,部分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因為目標不明確,甚至沒有制定體育教學目標,臨時起意,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活動或者進行自由活動。因此,體育教學的效果顯而易見。教育目標是實踐教學展開過程當中的重要導向,將會從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策略,但是在現階段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體育教學目標的有效設定,在體育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盲目性相對較強,很多教師甚至并沒有設置體育教學目標,即便設置了體育教學目標所需要考量的問題仍舊不夠全面,導致了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方向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相對而言較為薄弱。
二、體育中考下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一)堅持身體機能鍛煉
隨著體育中考的改革,初中體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身體機能的素質,由于目前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從應試教育的影響中擺脫出來,很多地區逐漸將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作為考試項目之一。除了籃球這種考查學生運動技巧的項目之外,無論仰臥起坐、五十米、八百米跑步等都對學生的身體機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高對學生身體機能鍛煉的重視,使學生在擁有較高的體育考試成績的同時還可以擁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群體機能鍛煉興趣的培養,每節課前15分鐘都應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專項訓練,包括拉伸、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的訓練。而在演示各項訓練動作的時候,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其意識到機能鍛煉對中考體育拿到一個好成績的重要作用。經過一段時間的機能鍛煉,學生會逐漸適應鍛煉的強度和流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自主完成相應的機能鍛煉項目,并以拍照或者拍視頻的方式完成打卡。當然,不同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還是會存在一定差異的,教師要重點關注身體素質較差,平時也不會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學生,給予其一對一的指導,明確機能鍛煉對提升身體素質能夠起到的促進作用。
(二)樹立終身體育理念
初中生需要學習的學科比較多,而體育學科每個星期只設置了三節課,如果教師僅僅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難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教師要適時貫徹落實體育中考的改革,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使學生在體育課堂結束之后也可以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活動課程,使學生在學校內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其制訂專屬的體育運動計劃,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體育中考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引入翻轉課堂
由于體育中考中對學生的運動技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翻轉課堂的模式,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良好的運動技巧。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會將教學分為理論講解、示范和練習這三個環節,而將翻轉課堂引入體育教學中,還可以將體育心理等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將動作示范等視頻長傳到教學平臺中,使學生可以重復觀看、反復學習,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練習,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是教育發展的必要環節,也是初中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方法。為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融入素質教育理念,組織體育相關的競賽,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綜合能力,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朱琳,徐燁,劉禮國.體育中考制度對學校體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04).
[2]周建東,于濤.體育中考制度改革對學校體育的影響考量——以“青島模式”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02).
[3]李駿.中考體育加試對初中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鍛煉影響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8(85).7DE89CBA-2FA0-4D83-84CA-98C7140337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