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璇
摘 要:因為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家長和學校的老師已經愈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當以“深度學習”來作為為教學理念,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進行深入的改革,對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創新。本文主要探討了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深度學習”的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引言
“深度學習”是教師和學生面臨的新的挑戰。教師需要轉變以前使用的傳統教育模式。對于學生來說,必須要清晰的認識到“表面學習”所具有的局限性,深入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要想有更好的英語教學,就要把他的精神,閱讀做好,因此“深入學習”的概念是初中英語教學能夠蓬勃發展的最佳契機。初中英語教學大綱必須要對深度學習加以足夠的重視,發現問題,并不斷加以完善。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目前,初中生多為“00后”組別。他們誕生于新世紀,思想意識和人格品格更加進步生動。他們依賴于互聯網,特別關注新的表達形式,如個性和學習。不但如此,他們對于自主學習還沒有形成習慣,沒有能夠自主學習的能力,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恐懼,仍然需要老師的“家長式”監督。此外,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只會重復的進行閱讀和記憶,因而缺乏學習效率。
此外,當我們用“深度學習”的概念來分析小班英語教學時,可見上課時很少有“深度學習”。這主要是由于有關中學英語教學的問題。首先,大部分英語教師對“深度學習”的概念認識不足,沒有辦法以深度學習來指導學生學習,這就導致了閱讀教學還停留在比較表面的部分;二是課堂上能供學生們閱讀的時間很少,課堂教學時間大部分都用于對英語各種知識的解讀,根本沒有時間去進行深入閱讀分析;第三,部分英語教師無法有效的評價學生的閱讀成績,或者評價較低;第四,很少有教師根據教師的評價結果對閱讀和閱讀進行反思。
二、深度學習理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實踐
1.創設情境,走進生活
目前我們正處于信息時代,依托于各種互聯網技術的教學方法確實給人留下頗深的印象。英語教師不應該去盲目從眾的教學,根據學生的需要,應對性的去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英語是一門人文學科。因此,除了應該教導學生的知識以外,還需給他們傳播文化交流之間的吸引力和人文性。海姆斯提出了一個交際的概念,認為向學生灌輸交際技能,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情境教學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入符合情景的環境,從而讓學生能身臨其境的體驗,以另一種方式來理解教材,體驗教材,使他們認識并掌握知識和技能。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創造或推行以生活為本的學習環境,以減少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疏離,大大有助提高中學生的識字率。此外,教師亦應摒棄“最高分數”的概念,集中監管學生的心理,幫助他們減輕考試壓力和焦慮;還可以嘗試潛式教學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閱讀學習某些關于節日文化的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們簡單的做一些西方節日的習俗,借此來體驗西方節日的感覺,進而感受課文。在課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有關的傳說故事,來讓學生們思考這種文化。重新認識并能思考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這些教學方法,學生不僅學習語法、文章,而且學習教學背后的文化。
2.加強備課指導,提高課效
備課能讓學生先一步了解課上的知識,從而以有問題的課件,提高在課堂上得到知識的效率,掌握英語知識,由被動的由老師灌輸知識變成自己主動去汲取知識,符合“深度學習”理念下的英語學習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應發揮領導作用,強調閱讀技巧在學生們對英語學習上的重要性,幫助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因此,加強對學生們自己提前備課的意識,對學生們的課堂效率有非常大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英語敘述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敘述的時間、人物和地點入手;在英語論文閱讀指南中,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討論和思考。此外,教師亦應協助學生加強閱讀文章的知識,以預測文章內容,并協助學生養成閱讀前的個人習慣。在深入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消除語言障礙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閱讀不知名的文章時。此外,初中英語教師亦須顧及術語方面的問題。雖然不需要解釋文章中所有的未知詞,但要正確解讀和指導與文章主題相關、經常出現的重要詞匯,使學生能夠順利深入地閱讀文章。
3.向學生介紹問題,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國內外眾多教育工作者紛紛表示,為了增強學生深度學習能力,要加強學生提問的意識,對問題的研究。教師不是絕對正確的,而應該是教育家和導師。真正具有高效率的課程,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具有互動性的。例如,教師最開始可以引導學生提問,當學生自己開始主動提問的時候,證明他們已經考慮過了,因此得到了有意義的答案。問題是在一個前提下找到的:當學生們都開始提問,不僅證明了他們自己對于英語有了學習的欲望,也讓課堂更加有趣;第二,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各種問題,例如有關班級、課外活動、書面問題、口頭問題、個人問題、小組問題,甚至師生討論等。當學生在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他們會改掉惡意,讓英語課變得熱鬧起來[1]。
4.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
自我評估是“深度學習”的過程之一。學生通過閱讀英語,在閱讀英語的過程中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怎樣達到想要的學習效果。“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找到自己十分明確并強烈的目標,并作出十足的準備,能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的監控和調節,并能在每一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后進行反思和總結。例如,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英語閱讀成績,是否完成了自己制定的周計劃或者月計劃。特別是在實踐測試之后,我們可以在他們的成績種看出他們有沒有進步,他們的弱點是否得到了改善。再根據這些結果對他們實現提升[2]。
自我評估是學生實現英語閱讀“深度學習”的重要教學內容,當學生學習結束之后,能自覺的進行自我的反饋,然后發現問題能進行自我改正時,深度學習就完成了。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評估來查看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教師評價,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積累和質變過程,觀察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情緒和態度。
結語
“深度學習”是以顧全大局、發展高遠思維為基礎的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的“深度學習”中,教師要注重建立情境方法,強化課前導向,培養學生在課堂上下勇于提問的能力,還要學生自己自我評價的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喚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遠,蔡玉環,高艷芳.核心素養下促進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評論,2020(9):72-81.
[2]李蔓,韋靈.深度學習路線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2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