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彤
摘要:通過初中數學文化教學設計,促使學校教師學生都能浸潤,在數學文化這樣的環境中,從本質上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目標,從而達到讓數學這門學科成為學生和諧成長的重要元素。
一、初中數學文化教學設計的背景
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課標,我們在承認數學工具價值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文化價值。因此,初中數學教學時應當承擔向學生傳遞數學文化的重要職責。數學教學應該在蘊含“數學文化”這個大背景中進行才會展示其旺盛的生命活力。
現代數學教育對數學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數學文化走進中小學課堂,滲入實際數學教學,努力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感受社會文化和數學文化之間的聯系。根據我收集的資料發現,教師傳承數學文化需要教師的文化底蘊作保證;數學課也不再僅將所謂的知識點,作為課堂教學的全部,數學教師要努力演繹數學文化的厚重與繽紛,用信息傳遞數學文化睿智與豁達,當數學文化魅力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時,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數學文化的滲透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變化,學習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體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教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感受數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注重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技巧的傳授,而忽視和數學文化。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缺乏數學文化意識,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對數學文化的滲透。但是,數學文化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教育價值和美學價值,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數學文化受到了初中數學教學的高度重視。研究數學文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不僅能夠加強我們對數學文化的了解,而且對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我通過數學文化與中學數學教學實踐的現狀研究,包括教師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對數學文化透教育的理解,中學數學教育教學實踐情況等方面的調查看到現行的數學教學中關于數學文化的關注存在以下問題:
1.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更多的是關注數學的科學理論價值,忽視數學本身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
2.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更多的是學習了數字、符號和圖形,忽視數學文化的價值。
3.初中數學課堂過多地強調知識的記憶與模仿,忽視學生個性的培養與發展。
因此,“讓數學變得文化些,還數學以文化之本來面目”是我們數學教育須關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重申數學文化,就成為數學實踐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初中數學文化教學設計的意義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五確切的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不同學科對文化有著不同的理解。
數學文化是從文化這一角度來關注數學,強調數學的文化價值。狹義上指的是數學的思想、精神、方法、觀點、語言,以及它們的形成和發展;而廣義內涵上則指數學家數學史、數學美、數學教育、數學發展中的人文成分、數學與各種文化的關系。
以數學文化引領數學教學改革的策略硏究,就是通過對數學文化的理解和數學美的追求,結合教學實踐,促使教師獲得數學教育內涵的提升,和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進步與發展的行動研究。數學文化不僅可以作為一個教學內容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其價值與意義數學教師如何以數學文化教育的視角,來審視數學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手段,改革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現狀述評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人們的常識。
理論意義:《數學課程標準》在開篇的“基本理念”部分,對數學學科性質作了這樣定性:“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辈⒃凇罢n程實施建議”中又作了詳細的闡述,提出了具體要求。這就意味著數學教學過程,也是傳播“數學文化”的過程。數學學科教學只有放在“數學文化”這樣一個大背景中進行,才會煥發出旺盛的生命活力?!锻ㄋ讛祵W名著譯叢》的主要策劃者、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葉中豪先生則認為:“數學是一種文化,而文化就是要被繼承的東西?!币虼?,“讓數學變得文化些,還數學以文化之本來面目”,成為我們數學教育須關注、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關注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教育中的情境預設和知識生成的關系,以課堂教育教學結構和內涵價值為突破口,對相關概念、功能、分類、心理機制等進行系統研究,在數學教學方式改革的具體策略方面獲得比較全面的理論成果。
實踐意義: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時常會碰到以下問題:有部分學生在努力學習數學的同時,逐漸地厭煩、冷漠數學,而且隨著數學知識的豐厚,厭倦的程度也在加劇;還有部分學生在離開學校若干年后,你問他哪些數學知識現在還能派得上用處?他茫然不知如何應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減乘除,其他的都還給了老師。一旦數學解題的任務完成了,數學教育的功能也就消失了,這不能不說是數學的悲哀。這就是當下的數學課堂,由于對知識、技巧等工具性價值的過度追逐,數學原本具有的豐富意蘊日益被單調、枯燥的數學符號所替代,并幾乎成為了數學的全部,這使數學本該擁有的文化氣質一點點被剝落、以致本屬文化范疇的數學,正漸漸喪失著它的文化性。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重申“數學文化”,呼吁“還數學以文化之本來面目”,就成為數學實踐層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初中數學文化教學設計的思路
數學文化離不開數學史,但是不能僅限于數學史。當數學文化的魅力真正滲入教材、到達課堂、溶入教學時,數學就會更加平易近人,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喜歡數學、熱愛數學;
1.全面并系統分析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關系和相互作用,以數學文化教育貫徹課程改革理念,試圖建立種教學意識和理論模型,改進并推動數學教學改革。
2.較系統的歸納數學文化與中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基本素材和特征功能,通過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實踐探索,形成系列的中學數學教育教學案例;
3.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相互交融、相互促進,通過課題研究和成果推廣提升教師的數學內涵和教學素養同時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提供具體的意見和策略。
立足中學數學教學課堂,收集并研究適合課堂教學的數學文化相關資料,以數學知識的生成與發展為視角,將理論研究與數學課堂實施中數學文化呈現的疑難相整合,引領數學教學改革,尋找具體的實踐對策,打造有效課堂,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
教師和學生發展方面我們將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中的重要問題、難點問題作為突破口,力圖探討和解決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問題,通過“以數學文化引領數學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認識數學文化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數學文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行動建議和具體策略。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數學素養的進步和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可持續的個性發展。同時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升教師的數學文化內涵促進教師確立正確的課堂教學理念、改善課堂教學行為和實施策略,進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秦安,鄒慧超.數學的人文精神及其數學教育價值[J].數學教育學報, 2006(04);
[2]李小平.“數學文化”課的教學研究與實踐[J].湘南學院學報,2013(05);
[3]徐曉芳,張維忠.基于數學文化的數學教學模式——以數學歸納法為例[J].中小學數學(高中版),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