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德君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課程資源,拓寬學生學習英語的渠道,改變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然而現實的英語教學大多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英語教學仍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主,側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生多采用死記硬背來學習,教學氣氛沉悶壓抑,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高分低能”、“啞巴英語”應運而生,導致學生很難產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這種現象的存在已嚴重違背了課標,阻礙了英語教育教學的發展,改變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將信息技術有效的融合到英語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的雙向互動融合,促進英語教育教學的發展。
經過實際教學探索實踐,我認為小學英語與信息化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有效融合。
一、導學單+微課,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有效自主預習
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有效自主預習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平臺向學生發送電子導學單,推送自制或云端優質微課,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提煉方法、反思問題,教會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改進原來的教學模式,讓英語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朝著個性化、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圍繞主題為學生建立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微課,利用云端資源為學生提供大規模的知識庫和信息庫,從視聽說等不同的角度輸入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也為學生能在課堂上大膽、自信的交流做好知識上的儲備和準備。
二、信息技術+融合教學資源,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現行的教材在更新方面有所欠缺。英語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設至關重要,好的教學情境可以開啟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打開“話匣子”。因此我經常導入環節利用信息技術挖掘和融合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為英語教學添加趣味性的內容,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根據教材的內容,制作成精美的教學課件,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產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聲、形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抽象的知識動態化,生動的展示圖形的變化,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必將有效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信息技術+多形式課堂活動,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一)巧用課件游戲進行復習練習
反復的機械操練讓學生感到身心疲憊、枯燥乏味,但如果我們能整合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結合教學內容英語功能的游戲,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產生練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復習練習鞏固單詞和句型,最終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制作精美課件,讓復雜問題簡單化
小學生多為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較差,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和與小學英語的雙向互動融合,必定可以很好的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發展,達到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和實踐能力的目標,特別在一些難點突破上,精美的課件可以讓復雜問題簡單化,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低效乏味的一本書加一支粉筆的教學時代已經結束。
四、互聯網+設計課后協作學習任務,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教學平臺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課后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語言實踐和運用很有必要。我們應有效利用網絡資源,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拓展知識,讓學生能接觸到課本以外的更大學習空間。因為信息技術與英語的有效融合,學習不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的拓寬了教學平臺,使英語成為一種語言融入生活,利用云端必要的共享學習資源,或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開設班級微博等,推送一些學生學生感興趣或與學習內容相關的話題,鼓勵學生有效交流,充分發揮其積極性、自主性和互動性,讓學生有更多獨立思考、獨立實踐的機會,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這樣讓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認知,學生在交流和對話時能表達的內容也更多,教師再圍繞教學內容,設計課后協作學習任務,并分配協調學生小組合作完成任務,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小視頻的錄制并上傳到指定平臺,教師根據信息平臺學生參與活動和活動效果的數據分析對學生的表現給出具體的評價,使學生處于動態合作競爭中,努力幫助學生建立以自身特點、興趣、特長為中心的個性化結構知識體系,激發學生口語表達的欲望,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英語,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實用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信息技術+交互式教學評價,建構評價體系拓展英語教學視野
傳統的評價模式單一滯后,不能有效激勵學生學習,老師也無法及時的處理好各種信息反饋,而利用信息技術采用人機交互,這樣信息源具有多維性、交互性和情景性等特點,利用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人機交互的數據,研究建構全面、科學、高效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模式不僅關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關注學生的自主評價,學生之間的多向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能有效地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中來,更直觀而積極地參與學習全過程,得益于課內,得法于課外,最大限度體現學生的學習價值,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總結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及時調整方法,對學生進行能力的拓展和滲透,同時通過網絡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的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加高效。
當然雖然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確可以優化我們的英語教學,但我認為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融合英語教學時也不能過于依賴它。首先不能用得過濫、過雜,否則會出現局面無法控制,容易出現“假繁榮”的景象,教學效果低下的情況;其次在教學中應突出教學重點,避免只追求形式,而忽略教學內容;最后為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演示的時間不宜過長,同時演示時應留給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適當留白,啟發學生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我們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多靈感和方法,豐富了教學方式,優化了英語教學。我將秉持創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繼續探索信息技術+英語教學模式,希望不斷以新的教學手段促進新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生態的有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