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



摘要:作為溧陽中學教育集團的成員,江蘇省溧陽中學附屬初級中學秉持“求真”的校訓和“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未來發展高于一切”的辦學宗旨,形成了以“追求真知、表達真情、學做真人”為內容的“求真”教育,努力構建“求真”課程群,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省級課程基地于2019年9月立項,學校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有效地探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引言
隨著高中英語新課標(2017)的頒布,英語基礎教育的重心與目標指向了學生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大量文獻與實證表明,“主題式閱讀”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生長點與發力點。作為溧陽市級培訓基地,學校一直和其他6所邊遠鄉村初中進行學科教研,一起攜手走在“攜手促教師發展,共贏促學生成長”的路上,圍繞“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建立了研究聯盟,以主題式閱讀研究為抓手,推進基地校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轉型,引領兄弟學校同步發展。在學習中踐行,在實踐中摸索中,在研究中創新,逐步形成了具有省溧中附中特色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品牌。
閱讀是一把鑰匙,為教育教學打開一扇窗。學校期望通過閱讀教學的改革與摸索盡快改變現有英語教學中相對落后的現象,并以此加速學校課程改革進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應運而生。
二、主題內容
(一)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校本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是支持并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主要載體。為此,學校基于“求真”精神和育人目標,圍繞“真學習、真做事、真成人”的教育理念,從學生必備品格和學科關鍵能力等核心素養維度進行課程設計,逐步探索并構建指向學生多樣化發展的“求真”課程群,這一項目于2019年3月申報成為常州市基礎教育學校品質提升建設項目暨前瞻性教學改革實驗項目。
作為“求真”課程群中學科課程的分支,圍繞“主題式閱讀”,我們對現有英語課程進行了豐富和延展,進一步探索并完善了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主題式閱讀的操作模式。同時,我校依托“聽說讀看寫”等一系列活動開發了每周一次的“1+X”《英語主題閱讀與口語交際》校本課程,以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其中“1”是指與在Welcome to the Unit 與Reading 中各選用一篇與話題相關的精讀文章;“X”指與話題相關的3-4篇泛讀文章或英語名著簡易小說,供學生課內集中閱讀和課外自主閱讀。由此,我們期望通過課內外主題式閱讀一體化的學習,形成無限鏈接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體系。
英語主題式閱讀社團以分散學習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豐富的主題式閱讀活動,包括《21世紀英文報》、譯林版津津有味系列、黑布林閱讀系列等適合各年級學生的英語經典名著閱讀。每日午間固定的“自主閱讀”、定期開展的主題閱讀指導課,形式多樣的課程體驗,生動有趣的英語情境,使語言學習從單一被動的知識接受轉變成一種自主、合作、體驗的過程。
(二)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
基地建設兩年多以來,我組圍繞主題式閱讀積極開設研究課,初步形成符合我校學情的主題式閱讀課教學模式,研究課與經驗分享受到了轄市區內教研員和其他學科專家與同仁的廣泛好評,并在全市產生了輻射效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
1.主題式閱讀的課內精讀課(教材為:譯林版牛津英語)
我校英語組圍繞閱讀教學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在以往經驗基礎之上,依據高中英語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建議,以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為目標,我校英語教師以學生的主題意義建構為主線,借助“問題鏈”、“思維導圖”、等支架,激發學生興趣,促發學生不斷思考,與“作者”對話,從而達成“知其意、明其理、促思維、長能力”的效果。
具體做法如下:
(1)讀前:創造情境、激發興趣、進入學習狀態
(2)讀中:依托文本、走進閱讀、深入文本、學思結合
①初讀文本、提出問題(以低階思維訓練為主、以獲取與梳理信息為主任務)
②再讀文本,解答問題,提出開放性高階問題
(3)讀后:跳出文本、總結歸納、拓展提升
①深入討論主題、提煉主題、提出質疑、表達觀點
②語言運用階段:實踐運用、拓展提升。
2.主題式閱讀的課外泛讀課
所謂主題閱讀的泛讀課,就是基于單元主題基礎上,選擇若干篇(3-4篇)
同主題或類似主題的課外閱讀素材或課外簡易小說作為閱讀補充材料。學生在課外對這些資料進行自主閱讀和學習,掃除閱讀障礙、積累詞匯短語、了解材料的基本信息、歸納材料的主旨大意。在泛讀導讀課堂上,教師對這些材料進行整合、加深文本理解,建立文本之間的橫向聯系。
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團隊依據教材單元主題選擇適合學情的閱讀材料,制定學期計劃,布置任務。
(2)學生課后獨立閱讀,依托閱讀單和字典的幫助提取、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立體化理解閱讀文本。
(3)泛讀指導課上充分調動已有知識,對閱讀單進行點撥與評價,運用開放性問題整合信息,從而促進和加深學生對閱讀文本主題的理解并進行適當拓展提升。
3.主題閱讀的讀寫結合課
具體做法如下:
(1)教師根據學期教學目標設計讀寫連動的寫作任務
(2)由寫作任務逆推閱讀主題
(3)精選符合該主題的閱讀文本
(4)設計閱讀課的閱讀活動、閱讀任務,尋找讀寫結合的切入口
(5)課堂寫作指導、寫作成果分享與評估
(三)主題活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我校將語言教學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力爭把學校建設成為一個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彌漫式與交互式相結合的學習場,以英語主題式閱讀與口語交際的選修課程與形式多樣的研學課程為載體,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系列活動,包括:每年12月的英語周活動、英語書寫競賽、演講比賽、歌唱比賽、課本劇表演、手抄報評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源于主題式閱讀,學生在系列活動中感受到了英語學習的巨大魅力,樂學、樂思、樂說、樂演,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三、實施成效
1.三大主題連廊、英語特色教學樓、英語特色教室
學校以“人生三問”的哲學命題為切入口,分別從“我是誰”、“我從哪里來”、 “我將到哪里去”三個角度提出問題,精心打造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三大主題長廊。
第一樓層為“人與自我”長廊:圍繞“生活與學習”“做人與做事”,精選相關小主題,強化學生的自我認同,增強自我調整與自我更新的意識與能力。第二樓層為“人與社會”長廊:圍繞“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文學、藝術與體育” “歷史、社會與文化”“ 科學與技術”來精選相關小主題,用大教育的視野,增強學生對社會的多元化認知。第三樓層為“人與自然”長廊:圍繞“環境與保護”“自然與災難”“ 地球與宇宙”,精選相關小主題,引導學生探索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三大英語主題式長廊均設有不同形式的留白區,用以展示學生閱讀的成果,包括活動圖片,優秀成果,閱讀明星等。
七、八、九三棟年級教學樓再根據三大主題,自主選擇相關小主題,以精美的英文畫報、手抄報、名人名言等形式布置英語特色環境。這一系列長廊強調學生與大自然、社會實踐和傳統文化之間的緊密聯系,并以此為通道和契機,為學生展示五彩繽紛的生活,融趣味性、生活性、藝術性與文化性為一體,既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又有濃厚的人文關懷,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中領略英語之美,感受主題之樂。
此外,作為課程基地建設的風采展示平臺,我們還挑選了七(12)班作為英語特色班級,集中展示英語主題式閱讀的一些成果。
校園網站的課程基地專欄中開設了“理論研究”、“別樣課堂”、“主題研討”、“教師頻道”、“學生空間”、“視頻點播”等多個欄目,展示研究成果,強化互動學習;英語主題式閱讀資源庫,以微視頻、課件、題庫等方式,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學習,教師也可利用平臺進行互動答疑。
2.師生成長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基地建設兩年多以來,共開設了轄市區及以上研究課、展示課達21人次,教學經驗專題講座與學科培訓也多達16人次,主持2項常州市級課題,溧陽市級課題2項,發表或獲獎論文13篇,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顯著提升,在市級教學評比中獲獎4人次,四類教師人數不斷提升,4人被評為溧陽市、常州市學科帶頭人。英語組被評為常州市優秀教研組。學生在日常教學與豐富的學校活動中,能力不斷提升、素養不斷提高,在口語比賽、聽力測試和閱讀征文比賽中都獲得佳績。
四、反思與成長
我校地處城郊結合部,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水平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材施教較為困難,特別是在“主題式閱讀”中,很多學生反映閱讀難度較大。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理論素養還需進一步提升,尤其在課程模式建構、評價體系完善和學科融通方面還待進一步的提高。雖然教師進行了分層閱讀指導,但是實踐效果還未達到理想狀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緩慢。另外,由于教學任務重,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時間有限,部分教師容易出現虎頭蛇尾之態,這樣不利于學生閱讀素養的穩步提高。
基于以上現實問題,學校對基地建設作出以下規劃:
(一)繼續加強建設物化環境,形成浸潤式與彌漫式的英語學習場
圍繞英語主題式閱讀,以學生的校園生活為線索,繼續完善校園浸潤式與彌漫式的英語學習場建設。教室、校園、操場、植物園,隨處見英語,處處皆文化。教室里,圍繞各班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打造百花齊放的“主題式閱讀”氛圍,展示學生閱讀作品及成果。同時,定期舉行年級、學校層面的班級文化展評,激勵學生廣泛閱讀、愛上閱讀。在校園內,繼續在三大主題長廊開辟“享讀悅讀”的閱讀分享專區,學生在展示分享中,交流對話,思想碰撞。
(二)繼續完善開發校本課程,實現英語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教育
不斷完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校本課程體系,逐步形成較為成熟的主題式閱讀操作模式和實施策略,并以英語學科為基礎發散,實現英語與語文、英語與信息、英語與歷史等跨學科的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繼續構建評價體系,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與終身發展
依托學校智慧校園建設搭建學生評價網絡平臺,讓活動體驗評價體系落地。實現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主體多元化(即對學生評價由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完成,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家長參評相結合)、評價過程動態化。
(四)繼續扎實校本教研,不斷擴大建設成果輻射影響
學校將繼續通過基地活動,以及校報、校園網、微信公眾號、騰訊課堂等途徑將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的經驗共享給大家,讓更多的師生徜徉在主題閱讀中,不斷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學科核心素養,促進終身發展。
(五)計劃開展學生成果博覽會,記錄“主題式閱讀”的成長點滴
為了更好地展示學習成果,學校計劃將繼續開展好 “英語周”系列活動,并擬辦英語主題式閱讀成果博覽會,涵蓋“讀”“說”“演”“唱”等各方面,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體驗,在活動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快樂,不斷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可持續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面對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承踏實教研、開拓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于教育教學改革之中,力爭把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基地真正建設成一個師生共成長的大舞臺,帶動更多一線英語教師不斷邁向新的高度!我們也將在接下來的研究中,不斷促進學科融合,以教研推動省溧中附中不斷發展。在初中英語主題式閱讀課程基地建設中,我們不斷播種希望、收獲美好,走向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