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探索高年段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目的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思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促使學生能夠順利應用日常學習中積累的知識,實現在寫作方面的發展,擁有煥然一新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高年段;語文寫作能力;小學生
引言:
寫作一直以來都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培養寫作能力,不僅需要學生大量積累語言知識,還需要學生靈活應用知識。探究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應立足學生的寫作現狀,對學生進行針對化教學,促使其適應課堂寫作,同時鼓勵學生合作交流,重視學習實踐,進而提高寫作能力。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寫作熱情
習作教學是一個具有一定枯燥性的教學環節,教師如果無法保證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寫作活動中來則會影響整體教學效果,而想要達成理想目標,首先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心態,從心理層面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與創作欲。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將寫作主題以優美語段展示、播放動畫或電影視頻等形式進行全方位的展示,一方面能從根本上打破學生們對該主題的刻板印象,他們會在注意力被吸引后產生創作興趣,并主動嘗試從多元角度來思考問題,豐富創作內容,高效完成習作任務,另一方面也能增添課堂趣味性,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所觀看的畫面闡述對某一觀點的看法,或是由生動畫面聯想到生活經歷,從而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釋放出濃厚的寫作熱情。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能夠將枯燥乏味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還能夠將抽象化的語文概念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們的眼前,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進而能夠靈活運用到日常生活實際當中。提高學生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他們的認知力。例如教授《只有一個地球》一課時,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實際生活中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畫面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為他們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陷入深度思考,并且融入真情實感,與作者產生共鳴,此時教師應布置隨堂寫作任務,要求大家以“保護環境”為主題進行寫作,內容包括地球環境被破壞的原因、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保護環境的方法等,學生們會釋放出飽滿熱情,高效完成隨堂任務。
二、鼓勵學生觀察生活細節,引導他們抒發情感
小學時期學生缺少社會閱歷,他們在進行作文創作的過程中通常都依賴自己的真實情感,因此教師只有在保證他們擁有豐富情感并能夠主動將所思所想充分表達的基礎上才能提高隨堂習作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進行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完成指導工作,首先堅定以生為本的核心理念,不直接將習作主題包含的內容呈現在學生們面前,而是鼓勵他們通過對生活的觀察來確定習作的內容,進而在飽滿的熱情下完成創作,其間全體學生都能自然意識到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的道理,最終發揮出主動性、積極性抒發自身情感,從根本上提高習作質量。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語文知識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實際聯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們營造輕松熟悉的教學氛圍,將語文知識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體會到語文知識在日常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進而能夠更加自主地參與到教學環節當中,提高他們的參與意識以及學習思維。幫助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細節,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生活中的細小美好。例如在教授《祖父的園子》一課時,教師以“童年”為主題為學生們布置隨堂習作任務,要求所有人回憶自己的童年,詳細描寫其中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場景,在此期間教師需鼓勵學生們留心觀察生活、回憶生活,并真正融入自己真實的情感去感受生活,最終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借助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來進行針對性回憶,自然地抒發情感,在全班學生自由交際的過程中讓他們自然明確寫作內容,提高整體訓練質量。
三、重視學生實踐參與,鍛煉學生應用寫作技巧的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要增加學生寫作實踐的機會,為學生創設應用寫作技巧的平臺,促使學生在寫作中不斷完善,一路過關斬將,邁向寫作的新臺階。在組織學生暢想二十年后的家鄉時,教師要使學生參與到作文寫作中來,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讓學生大膽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給作文插上夢想的翅膀,促使學生學會寫出別具一格的作文。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想一想二十年后的家鄉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提供家鄉的圖片,以此來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讓學生嘗試從交通運輸、食物、服飾、房屋、文化等方面進行想象,寫出家鄉的變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結合家鄉發展的現狀,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學生實踐完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圈出學生描寫精彩的地方,并對學生進行語言鼓勵,增強學生的信心。對于存在寫作問題的學生,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然后找出解決問題的措施,使學生走出寫作的迷霧,掌握寫作的技巧。
結論: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現狀,幫助學生發掘生活中的寫作素材,進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設置寫作問題,引發學生對作文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深化學生對寫作技能的理解,使得學生能夠結合語文特點把握作文,知道怎樣將自己在生活中觀察所得的場景融入到作文中,怎樣對作文進行深度思考,怎樣完善作文的結構,最終釋放自己的思想,寫出更具吸引力的文章,提高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柳桂芳.“互聯網+”模式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對策[J].科幻畫報,2022(01):81-82.
[2]王正君.小學語文高年級隨堂習作教學的現狀及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2(03):119.
[3]羅榕.生活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6):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