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紅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漸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輔助工具。相比于傳統的“知識傳授+知識練習”教學模式,互聯網蘊含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不僅能在原有的教學架構上進行延伸、拓展,實現課內外知識的有效整合,而且在多種教學手段的影響下,學生對知識也會產生別樣的體驗。對此,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師要全面剖析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本質,探尋多個有效基點,提升課堂溫度的同時,加速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的培育。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
針對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當前傳統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中職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需求,因此改革體育與健康教學勢在必行。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中職學校教育中的融入,信息化教學成了中職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的趨勢,是改革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重要途徑。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彌補傳統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缺陷,強化體育與健康課堂的教學效果,體現中職學校五育共舉的體育與健康教育理念和實現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從而為學生們提供更為優質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驗。
一、信息技術背景下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現狀
當今社會背景下,“健康中國、教育信息化”等戰略的提出,為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當下教育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傳統應試思維的影響仍然存在,部分體育與健康教師過于注重基礎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傳授,對學生運動動作、運動意識等方面的培育并未過多涉及。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阻礙了學生學習效率,對教師教學工作也造成了相應的影響。其次,部分學校和教師對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認知存在局限性,并未將其與一般通識課等同看待,而是將其看作一種“活躍身心”的解壓課,學生通過“黃金時間”的休息后,重新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這種片面的認知不僅影響了學生運動積極性,而且教師的不重視,使得體育與健康很難發揮出其根本作用。
同時,在內容設置、課程安排的時候,部分教師并未考慮學生發展所需,只是按照課程標準采用形式單一的基礎活動,如:跑步、跳遠、引體向上,雖然能夠保證學生體能的提升,但于其興趣培養來看并無太大作用。為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明確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重要性,完善現有的教學架構,從而給予學生最大程度上的課堂體驗。
二、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
(一)增強教師信息技術水平,強化體育與健康綜合素質
在當前的中職教育環境中,想要實現信息化教學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深度融合,就要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讓體育與健康教師有能力在課堂中實踐信息化教學理念,感知信息化教學模式為體育與健康教學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在教學中突破傳統教育的壁壘,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中職學校需要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首先,強化校園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信息化教學意識,激發教師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為信息化教學的融入打開局面。其次,為教師提供豐富的培訓深造機會,采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集中培訓等方式來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強化體育與健康綜合素質,打造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比如,在“雙師型”體育與健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完善中職學校兼職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聘任方法,設置一定比例的體育產業特聘教師崗位,暢通體育與健康產業企業高質量人才教育渠道,推動體育與健康產業人才與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師雙向流動。針對評定的“雙師型”教師,學校都有對應的體育與健康產業頂崗實踐指標,旨在增加體育與健康教師的信息化知識儲備和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增加“雙師型”教師的動力。
(二)創新教學方式,改革教育理念
信息化教學模式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融入,為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在教學方式方面,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特點,創建符合學生可持續發展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從而改善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的困境,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創新分層教學法,即依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與健康運動水平差異,制訂符合學生成長和學習需求的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從而體現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分層教學法中,教師以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與健康知識等綜合素養為指標,將學生進行層次細分,并針對各層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使得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摘到桃子”,這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幫助各層次的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運動意識,從而實現體育與健康教育的公平性。在教育理念方面,中職學校可以通過名師授課、教學講座等方式,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師對信息化教學內涵及意義的認知,幫助體育教師跳出傳統教育的舒適區,探索新體育與健康教學知識,從而在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創新教育理念,做到與時俱進,與社會的發展保持一致。
(三)構建信息化教學評價系統,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評價考核采用的是體測結果,這種單一的考評方式,既不利于學生體育與健康意識的塑造,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中職學校在體育與健康考評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體育與健康電子檔案,將學生日常的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學習、體育與健康運動鍛煉、體能訓練等結果錄入其中,在特定周期進行數據評估,用動態評估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與健康意識,促使學生熱愛體育與健康運動,感悟體育與健康精神,從而形成健全的體育與健康意識觀,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將信息技術與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深度融合,不僅能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利用信息化教學模式中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主動性,增強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今教育背景下,聚焦體育與健康課程核心內涵,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與健康意識,已然成為體育與健康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為此,互聯網背景下,教師作為學生前行路上的“明燈”,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面解讀互聯網技術的核心內涵,探尋其與教育的契合點,革新教學手段,提升課堂溫度;創新教學內容,培養體育素養;構建“雙線”評價,實現個性發展。多措并舉,提高教師教學工作效能感的同時,提高學生身體綜合素養,從而為其日后學習、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林祖燦.信息化背景下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21(4):39-40.
[2]楊陳斌.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環境下的中職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研究[J].數碼世界,20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