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相宇
(河北水利電力學院,河北 滄州 061000)
融媒體實現了內容兼容,利益共融,可以最大限度增強傳播效果,加快傳播速度。現階段,融媒體滲透到社會方方面面,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高校學生思想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不可忽視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更加高效地開展教學,需要積極探索以融媒體為視角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措施。
融媒體是一種新型媒體,它是一種有效利用移動通信和網絡技術的現代通信手段,融合了互聯網、電視、廣播,融通多種媒體模式,真正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互補。習近平總書記主張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增強主流媒體公信力、傳播力和引導力,改變傳統互動模式,深刻變革知識傳播方式。在融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死板、教條,不利于學生掌握主流思想。而融媒體有效融合了傳統媒體技術的優勢,具備新型媒體的便捷性,其中包含大量的信息,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在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有效利用融媒體的特征和優勢,使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感興趣的網絡語言,利用多個渠道、多樣化方式宣傳先進的思想文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量,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親和力,主流意識和主流觀點并未深入人心。融媒體傳播方式符合大學生渴望平等交流的心理特征,可以讓大學生在網絡虛擬世界中降低心理防備,減少其社交成本,增強其與陌生人交流的機會。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利用微信、自媒體、微博等形式,與大學生自由溝通和交流,同時兼顧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同正確的思想觀點,這種教育形式極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簡單的說教和單方面灌輸,而在融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漸轉向了雙向交流和溝通,具有多元化、互動性特征。融媒體手段將枯燥的教育內容轉變為生動、直觀的教育內容,包含大量的圖文、生動形象的視頻、音頻,讓大學生樂于接受,積極響應,并主動參與其中。同時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地結合,這將大大提升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觀能動性。
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重構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不僅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如果不能及時傳播權威的信息,將會導致更多虛假、錯誤的信息泛濫,擾亂人心。相關研究表明,在網絡中違法法律法規、違背道德、破壞信息安全的信息所占比較大,融媒體視域下意識形態斗爭給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在網絡虛擬社會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了嚴重的沖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環境更加多變和復雜。部分高校雖然推行互聯網+教育模式,但主題網站點擊率低,影響力不足,每個服務站都是獨立的,工作效能低。不能全面了解青年學生網絡使用特征,也不能深度把握學生的上網規律。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如何更好的順應當前發展形勢、正確引導學生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使命和責任。
網絡是一個基于現實的虛構的世界,由于帶有虛擬屬性,人們在這個世界中的道德失范成本也會比現實世界低得多,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較難受到世俗的約束和現實的影響。但是部分經常應用互聯網的大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在這種情況下,將大大增加追查相關責任的難度,很容易在互聯網環境中出現道德失范行為。許多人會使用隱藏的、匿名的交流,這種交流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心理畸形。在互聯網虛擬世界中,部分約束力差的學生抵擋不住誘惑,容易受到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會在網絡上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會出現違法法律法規、違反道德的網絡行為,甚至部分學生會將網絡作為展示自己高超計算機能力的平臺。例如,為了炫耀自己的計算機技能,學生會入侵公司的服務器并惡意刪除數據,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勇于承擔時代賦予的使命,引導學生在融媒體視域下堅定理想信念,學會辨別真偽信息,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學習和成長。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影響著大學生素質的高低,在融媒體視域下,傳統的課堂面授教學形式被打破,受教育者從單一的主體轉變為信息的享用者、接受者、傳遞者和生產者。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準確掌握融媒體環境下學生的全新特征,以教學大綱為核心,使用圖文并茂等生動的教學方式,有效融合圖片、文字和視頻,構建更加立體的教學內容。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理論教學知識,從網絡中獲取更多資料和信息來完善自己。
隨著融媒體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為學生深度解讀政策文件,不斷提高政治修養和專業能力。堅定政治立場,積極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傳達的內容,將課堂作為思想政治理念的重要傳播基地,認真理解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在融媒體視域下,要不斷改變教學理念,完善和優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融媒體載體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融媒體視域下的工作使命,聚焦融媒體在政治傳播和思想塑造方面的優勢,從統一高度維護高校思想政治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滿足時代需求,充分發揮融媒體這一載體的作用,重點分析思想領域形勢,加大國家意識形態安全政治理論的宣傳力度。
融合媒體視角下高校要分析如何構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如何實現高效的信息溝通等。首先,高校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使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構建包括微信平臺、微博平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的融媒體教學中心,增強教學信息發布的及時性、溝通的實效性。鼓勵學生間、師生間利用融媒體中心進行高效溝通,幫助學校、教師全面掌握輿情,了解學生真實的思想變化,將一些不良思想控制在萌芽中,從整體上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其次,要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合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有效銜接。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積極探索網上引導和網下教育結合的模式,構建集咨詢、新聞等內容于一體的思想政治網絡教育體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與融媒體真正融為一體,實現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再次,利用線上線下課堂教學強化理論知識教學,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性和實效性,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任務。通過構建立體教育體系,制定常態化教學方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最后,樹立虛擬網絡世界中學生學習榜樣,鼓勵一些理論水平高、文字基礎強、思想覺悟高的學生發揮榜樣作用。通過發表評論更多的引領輿論,真正實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目標。
在信息技術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學生的學習方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興教學方式的出現加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速度。其中,慕課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課堂集中教學的形式,打破了上課地點、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只需在線購買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即可隨時隨地學習;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它與傳統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不同,可以在短時間內講授某一個知識點;翻轉課堂的有效拓展了師生互動方式,可以構建良好的師生共進、共學氛圍。在融媒體視域下,有效應用翻轉課堂、微課、慕課三種教學方式,可以形成教學合力,以有效地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間、載體、方法。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價值導向的樹立有著深刻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有效利用融媒體平臺,構建全新的網上教育陣地,通過利用微課、慕課和翻轉課堂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利用生動的教學案例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講中國故事,向世界更加全面、立體地展示中國,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網絡信息的可選擇性和多樣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但是部分不良網絡信息的產生阻礙了學生發展。因此,高校要著重提升學生的網絡道德水平,加大網絡道德宣傳力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強烈的責任感,真正做到有底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避免做與道德違背的網絡行為。同時要不斷強化大學生利用融媒體進行交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部分學生自律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網絡平臺。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網絡社交和網絡游戲上,對生活和學習表現出消極的態度。為此,要著重培養學生網絡人際交往能力,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融媒體主體。另外,融媒體的開放性很強,這也導致了一些不道德和違法的行為。這時候就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做好道德義務的宣傳,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大學生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具備良好的道德自律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場所,為了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高校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積極探索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方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提高人才思想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