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爽
沒有諧音,不算文案
諧音梗,因入門簡單,一語雙關,還能把人逗樂,所以近幾年在品牌營銷中使用得非常普遍。畢竟這種“新玩法”能結合熱點進行花式營銷傳播,快速與消費者們建立起互動話題。
同時,品牌也在玩梗的過程中,不斷刻畫與時俱進、煥發(fā)活力的品牌形象,掌握當代年輕人的“社交黑話”,成為真正的“5G沖浪選手”。諧音“天花板”
在辭舊迎新之際,不少人都會排隊購買頗具收藏價值,并被賦予豐富的情感寓意的生肖郵票。
隨著虎年的到來,麥當勞聯(lián)手中國郵政推出虎年限定郵票“愛老虎郵”,系列郵票包含6種郵票樣式和一張2022年賀卡。外觀由麥當勞Logo、麥咖啡、麥旋風、巨無霸、麥樂雞五種麥當勞經典元素組成,而老虎形象穿梭在數(shù)字中,呈現(xiàn)出一種立體感,呈現(xiàn)出濃濃的新年氛圍。
從以往的諧音梗營銷案例來看,合作雙方不僅在名稱上要有關聯(lián)點,內在的氣質、調性是否契合同樣重要,找對合作對象和創(chuàng)意核心,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麥當勞×中國郵政虎年限定郵票“愛老虎郵”
比如霸王洗發(fā)水選擇歌手毛不易為代言人,并以他的名字為基礎推出“每一根毛都不易”的口號,既幽默又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利用諧音造成表達上的歧義,也帶來意想不到的反轉效果,文本風格非常跳脫,適合“抖機靈”用。
內衣品牌愛慕曾在2021年開年推出“好事將近”的系列諧音海報,采用拒絕“蕉綠”、戰(zhàn)勝“黃恐”等文案,吸引消費者的目光。2022年,愛慕還利用虎的吉祥話諧音,向消費者傳達“開心辭舊歲,自在迎新年,好事不斷,不亦樂‘虎’”的新年祝福。
戶外品牌添柏嵐(Timberland)于2016年采用“踢不爛”諧音梗,創(chuàng)作了一組主題為“真是踢不爛”的海報文案,詮釋了產品踢不爛的特質,以此打開了品牌知名度。2018年添柏嵐又延續(xù)“踢不爛”主題發(fā)布年度品牌大片《踢不爛,用一輩子去完成》,用一雙大黃靴傳遞品牌堅韌的品質,鼓勵用戶不斷向上。片中的廣告語“我走的時候叫‘Timberland’,回來時才叫踢不爛”更是以靴喻人,觸動無數(shù)人。
品牌們愛用諧音梗的原因,無外乎三點:一是創(chuàng)意簡單,易產生共鳴;二是短時間內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眼球,拉近與用戶的距離;三是提升品牌的話題討論度,讓受眾演變成內容的傳播者。
除此之外,數(shù)字梗、名字梗、中英文混合諧音、同義諧音等玩法越來越多,寶馬、德芙、蘋果手機、可口可樂等品牌,都曾利用諧音梗來為品牌寫文案、做宣傳,從而縮短品牌和用戶的溝通距離。
隨著品牌國際化風向的不斷高漲,許多國貨品牌紛紛走出國門,也有無數(shù)國際大牌紛紛涌入國內。
受到文化與受眾需求差異等各方面不同,外來品牌進入本土總會有些“水土不服”,如何轉變品牌風格,吸引異質化的受眾,是品牌本土化的重點。
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植根于傳統(tǒng)文化土壤的諧音梗創(chuàng)意也成為跨國品牌聯(lián)結本土受眾的突破口,一眾高端大牌紛紛轉身,打造膾炙人口的接地氣諧音梗文案。
蒂芙尼在“520情人節(jié)”的廣告宣傳語中玩轉英文和數(shù)字的諧音梗,字母“T”與數(shù)字“1”的巧妙結合,將“無可T代,你是唯1”完美演繹,甜蜜“助攻”情人節(jié)。

>>愛慕利用虎的吉祥話諧音宣傳產品
然而,面對現(xiàn)在的年輕人,他們擁有自己的個性和品位,也有著與大眾不同的精神追求,浮于表面形式的年輕化營銷并不能輕易打動他們,品牌必須熟悉年輕人的溝通語境和精神訴求,畢竟那些會心一笑的諧音梗,都來自品牌對消費者的洞察和用心。
總的來說,諧音作為一種技巧,勝在討巧,但過度依賴諧音,會使品牌失去挖掘問題的能力。偶爾使用諧音梗“怡情”,過度使用則會“傷身”,品牌深度地理解產品內容及精神內核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