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豪
摘要:書法作為我國的國粹,對于陶冶人的情操、修養心性、提高文化底蘊等多個方面都有較高的意義和價值。而隨著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書面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則是網絡和線上的信息傳遞。因此,本著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理念,有必要將書法藝術融入到當前的課程教育體系中,引起更多當代人的重視,而具體在落實的過程中如何做好開篇工作,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書法的興趣則是應該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對此,本文基于當前高中教育實踐,對書法興趣的培養價值及相關策略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書法;興趣;文化;價值;素養
書法是源于漢字基礎上所獨有的一種表現藝術,其按照漢文字的特點和含義,以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的書寫來呈現出具有美感和藝術價值的作品。中國的書法藝術是國粹,是我國精神、民族智慧的體現,更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體現。書法教育對于學生的文化、心理、習慣、觀念等多個方面都具有極高的熏陶價值,注重書法教育的開展和落實同樣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更是推動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開展書法教育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書法感知能力開始,通過展現書法的優勢和價值來影響學生的學習理念和態度,從而對于書法產生濃厚興趣。
一、書法教育的價值與開展方向
書法是源于漢文字的一種書寫藝術,所以漢字和審美即是其中的兩種重要文化元素,從而組成了這種靜態的藝術,可以理解為是對于漢字的創造,一筆一劃中盡顯中華精神,而書法作為集大成之藝術,包含篆、隸、草、行、楷五種書體,這其中又會分派出有具體不同特征的表現形式,每一種書體都值得深入研究且無止境。那么在高中階段開展書法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對于祖國文化的認同感,更能夠發揮書法藝術的價值,引導學生在觀摩、體驗和實際操作中去深入感受書法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此外,書法同語文課程相近,也有較強的人文性,尤其是道德、思想、情感等多方面的內容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綜合素養有著極高的價值。書法講究中正平和,書品要與人品相統一,縱觀我國歷史上的書法大家,如黃庭堅、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等,不僅書法藝術造詣極高,且均為人中龍鳳,千古留名。也因此,書法教育更多地是讓學生修養心性,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從最基礎的運筆用墨到落筆成字都體現著書法中的精神,更是古代文人們智慧的光芒。可以說,傳統文化是書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學習書法正是感受和沐浴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書法中的歷史人文,形成積極的文化傳承意識。
二、培養學生書法興趣策略淺談
1、精講多練,比較賞析
書法本身作為藝術必然有其一定的專業性屬性,這也意味著會有一些理論性和程序化的內容存在,教師要考慮到這些內容在教學實踐中對于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的影響,因而要盡可能地選擇使用精煉簡潔的語言描述來指導學生去掌握一些技巧,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模式,感受到書法藝術的魅力。例如,練習小隸書法,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講述一段歷史來讓學生感受漢字從甲骨文到小篆,再到隸書、行書等書體的發展過程,并從直觀地范例比較中感受幾者的不同以及發展規律。通過實例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意識到漢字在書法藝術中的形體變化,初步為學生心中埋下對某一種書體的喜好種子的同時,也能夠令其深感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
再如,教師可以通過名篇佳作賞析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對于書法的興趣。接觸書法藝術不久的學生尚無法對于一幅作品給出一定評價,所以教師盡可以放寬要求,讓學生在對比兩幅書體書法作品的過程中暢所欲言,直言說出自己的第一感受即可。像是歐陽詢的《化度寺碑》和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來進行比較,亦或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與趙孟頫的《膽巴碑》比較,從橫向角度來引導學生去發現不同作品在整體布局、漢字筆畫和具體結構等方面安排上的不同,加深學生對于漢字書法體驗的同時,切實感受到這些書法大家們的藝術特點,像歐陽詢的一絲不茍,顏真卿的寬宏博大,柳公權的渾厚蒼勁,趙孟頫的端莊大氣等等。
2、借古用典,激勵影響
書法藝術離不開人文,而在歷朝歷代對于不同書體有深入研究且成氣候者不在少數,教師可以借這些名人事跡來調動學生對于書法的興趣,從而效古人之故事,習練書法,體會內中精神內核,獲得素養與內心多個層面的提升。例如,歐陽詢觀碑的故事,歐陽詢外出途中無意間看到我國西晉書法家索靖的碑文,欣喜若狂,為了研究其藝術,便在碑前整坐了三天三夜。諸如此,大書法家王羲之癡迷練字,以至于將墨水錯當蘸水就著饃吃了,還有歐陽修畫沙練字,虞世南被上畫字等等,均是書法研習的楷模。從這些名人事跡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他們可以如此癡迷書法藝術,又為什么能夠堅持不懈地精進自己的書法修為,這其中其實更多地就是需要慢慢品味的我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綜上,書法是我國的國粹,書法在課程教育中的融入對于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提高其身心修養,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目標等多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也因此,在學生思維能力、認知經驗等各方面成長發展都較為成熟的高中階段,有必要從激發和培養學生對于書法藝術的興趣開始,因材施教,讓學生在感受書法藝術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獲得多方面、多層次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建祥.淺談在高中書法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21(17):4-5.
[2]吳敬德.農村高中書法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46):35.
[3]黃娟.淺談如何培養農村高中學生對書法課的學習興趣[J].教師,2014(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