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錦銳
摘 要:隨著新時期素質教育深入推進,小學階段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家校共同認可。小學階段教育是學生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及終身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的培育有著決定性作用,所以做好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學會感恩是學生成長發展中重要的必備品質,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思想道德品質,對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十分重要,因此感恩教育是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
關鍵詞:小學感恩教育;現實困境;實踐路徑
感恩,是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一種良性情感互動。懂得感恩的人,不僅能夠更好地與世界友好相處,而且還能夠與周邊人形成和諧的互動關系,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與認可。在小學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也能讓他們與家人和諧相處,還能健全其人格,引導正確三觀的形成。
一、小學感恩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感恩教育內容涉及范圍較窄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時,往往從大的層面出發,告訴小學生要感恩祖國、父母、老師等,卻忽略了教給小學生感恩身邊人、身邊事。其實,感恩教育更應該從身邊小事入手,感恩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感恩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一切,感恩同學的陪伴等,感恩教育更應該落實在每一天、每一個細節之處。教師在選擇感恩教育素材時存在主觀性,并沒有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素材,這就導致所選素材很可能與教育目標不匹配,導致感恩教育教學效果不佳。
(二)感恩教育的教學方法較單一
感恩概念較為抽象,但實際上它涉及方方面面,采取的教學方法也并不唯一。當前小學教師在開展感恩教育時過于死板,存在為了開展感恩教育而設計教學內容的現象。教師往往采取榜樣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懂得感恩。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無法理解高深知識,他們更喜歡游戲,因此從游戲中開展感恩教育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當前教師在組織小學生玩游戲時更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安全意識,對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引導較少。小學生都喜歡角色扮演的游戲。小學生扮演角色的過程就是他們感知世界的過程,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意識到角色扮演游戲對小學生成長的巨大價值,沒有過多思考角色扮演與感恩教育的關系。
(三)沒有和家長達成感恩教育共識
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不應僅僅局限在學校,家庭也是開展感恩教育的關鍵場所。教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更能達到感恩教育效果。但當前教師對家庭教育的利用度不夠,沒有及時給家長傳遞感恩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導致家長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意識不足。
二、小學感恩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學校要發揮感恩教育主陣地的作用
學校教育的功能就是立德樹人,育人是根本,德育為先導,也就是要把培養學生成人和成才兩者結合起來,因此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積極健康的人格是學校德育的目標,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引導學生愛親、敬長是德育教育的內容之一,與感恩教育密切相關。對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學校和教師從內心深處就有敬畏感和服從感,所以更容易推進感恩教育。而從教育專業化水平上來說,學校教育更系統、更科學,對小學生心理和學習認知規律把握得更深入,教育的針對性和技巧性更強,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時一定要發揮學校主陣地的作用。
如在學習《媽媽的賬單》這課內容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讓主人公彼得內心羞愧的心理情境,讓學生展開討論,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在情境體驗中感受母愛的無私、無價和偉大,,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有效的感恩教育。
(二)家庭要發揮感恩教育培養起點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從學生成長的角度來說家庭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第一所學校,而家人則是孩子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大量教育事實證明,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要發揮家庭教育感恩品質培養起點應有的作用。
家庭成員要重視家庭生活道德化,營造關愛和感恩的氛圍。學生父母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做好表率,要孝敬家中老人,夫婦關系和諧;面對別人的幫助要多說感謝,用實際行動影響學生。同時,父母也要注意對孩子言傳身教,特別是要給孩子倡導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對于孩子行為上的表現要及時予以評價:對于積極行為要予以肯定或一定的物質鼓勵;對于孩子行為上的問題要及時予以提醒和糾正。同時,家校之間要建立協同溝通機制,達成教育的一致性,這樣才能夠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社會要發揮感恩教育培養的引導作用
社會性是人的根本屬性,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生活在社會中,受社會大環境影響。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利己主義思想確實影響了一批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社會公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這也成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了時代發展的新內涵。感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有利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所以要合理利用大眾傳媒優勢弘揚感恩文化精神,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對小學階段學生來說,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相對較弱,但好奇心較強。在現今網絡信息時代,小學生接觸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自我意識的影響會導致他們有時候缺乏正確的價值判斷,甚至一些學生還存在錯誤的價值認知。對此,教師和家長需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價值傾向的引導。社會也要針對小學生的教育需求開展有關感恩教育的社會氛圍建設,特別是要利用網絡信息媒體采取多樣化的形式為學生宣傳感恩教育的相關內容,比如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給學生以正能量方面的宣傳和引導,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發揮社會教育的引導作用。
三、結語
在小學教學中融合感恩教育,進而實現潤心立人,這是一個系統的教育工程。教師要把它當作一項事業來做,要以文本為抓手,以情感為紐帶,以改變學生思想為輔助,以改變學生言行為最高目標,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懂得感恩的人。
參考文獻:
[1]蘇笑悅.適應教育變革的中小學教學空間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20.
[2]劉軍斌.感恩教育在小學教育中的滲透[J].天津教育,2014(20).
[3]邵音波.小學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實踐[J].啟迪與智慧(中),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