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紅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遵從新課實施方針,切實在地理教學中探索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優化教學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構建地理高效地理課堂,也是新課程背景下所賦予教師的重要教學目標。且地理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習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探索中,要緊密貼合新課方針,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才能保證教學實效。
關鍵詞:新課背景;地理教學;增強探索
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是新課程背景下的重要方針之一。而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當中學生才是重要的受眾群體,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也要建立在學生知識受益的基礎上。簡單來說就是保證學生的學習實效提升,才能促進教學實效。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貫徹新課程背景實施教學,對加速高效課堂構建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一、多樣化學習,提高關注
地理教學較為枯燥,而教師需要貫徹新課背景,切實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關注度,讓學生對地理學習是富有興趣的,從而引導其關注課堂學習。因此,在教學當中以多樣化的形式加強學習,對調動學生的課堂關注度尤為關鍵。
例如,在《地形地勢特征》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圖文方式對學生開展基礎教學,建設學生的地圖思維,然后以趣味方式進行加強學習。首先,先明確課程內容的中心。課程以地圖為例,需要學生根據每個地區不同的特性,了解其中的地形地勢特征。其次,借助地圖,構建思維。教師先運用真實地圖讓學生了解中國地勢的大體分布。然后依照地圖的外形,在黑板上進行簡易的繪畫,將每個地區的地形地勢特征代入其中,用地圖輔助學生記憶每個地區的地形地勢特征,同時也構建學生的地圖思維。如,安徽黃山就是高峻的山嶺,云貴高原等地就是遼闊的高原,地區不同,所構成的地形地勢也就不同。結合地圖思維,讓學生在地圖當中了解地區的地形地勢會使其更加印象深刻。最后,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趣味比賽,兩名學生同時上臺,在教師繪制的地圖當中標注出每個地區不同的地形地勢。用時最少且完成度最高的學生則可以獲得教師的額外獎勵。利用趣味比賽的方式加強了隨堂練習效果,也成功探索了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動態學習,提升興趣
在優化教學中,讓學生富有興趣的進行課堂學習,永遠都是教學有效性提高探索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途徑。如果學生對地理學習失去了興趣,也就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因此,教師要貼合新課背景,貫徹以生為本的重要教學原則,以學生的角度開展教學,才能讓教學具備有效性。
例如,在《遼闊的疆域》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播放有關我國疆域的視頻短片,展開動態教學。同時利用多媒體的特性,豐富課堂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短片,在短片當中代入課程內容,讓學生對我國的疆域具有深刻認知,同時在短片當中每個區域內都要明確標注行政區域的簡稱,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利用多媒體也可豐富課堂內容,拓展學生的地理知識。比如,河北省會石家莊,在古代的地理名稱為長山,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在古代的地理名稱為金陵。可以將其與影視片段進行結合制作成短片讓學生了解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更加了解我國遼闊的疆域,從高原到丘陵,再到平原盆地,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國家。通過這樣的動態學習,既讓學生掌握每個行政區域的名稱,也豐富了課堂的趣味性,以學生的角度促進了教學實效。
三、實踐學習,小組合作
優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實效是非常重要的。而其中實踐學習作為教學優化不可缺少的關鍵元素,也是地理教學提高探索的重要組成。因此,根據課程內容,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踐學習是非常可取的。在實踐過程中,既能讓學生加強地理學習,也能提升其學習效率。
例如,在《繁榮地方特色文化》學習中,教師先要讓學生自由組建小組,然后各自選定需要實踐合作的內容,以小組確定的合作方向開展學習。每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文化當中包含了文學、飲食以及地方習俗等,這些都屬于特色文化的范疇之內。學生要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方式確定實踐目標,最后以小組為單位發表自己的合作成果。比如,該小組由三人組成,他們確定的特色文化目標為江南地區文化。他們結合了相關資料以及課本內容對江南地區的每一座城市都進行了系統性的調查,了解它們的特色文化,這也是他們的實踐目標。小組當中,一人負責整理地區文化,一人負責整理地區飲食、一人負責整理地區習俗,然后將這三種文化要素進行整合,制定了較為詳細的地區文化調查表。以這樣實踐學習的方式,既優化教學,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束語:
貫徹新課背景,促進地理教學實效增強是新課背景下的重要教學目標。教師要明確新課開展的意義,并且在日常教學中要切實貼合新課教學方針。切實迎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進行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探索。要讓學生有興趣進行學習,優化課堂,豐富內容,構建新背景下地理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江素珍.新課程背景下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探索[J],成才之路, 2021(31):3.
[2]王秀琴.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2021(2020-6):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