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敏
時光從來是一個只會往前走的東西,從童年時代到少年時代的轉瞬即逝,經常會讓人繼續聯想——是否我的少年時代也會如童年一般稍縱即逝?只是經常回憶兒時的時光,回憶起那些過往讓人銘記的瞬間便會覺得時光飛逝,明明仿佛如昨天一般,實際上已經過去了很多年。
一片回憶的落葉輕撫在額上,那些離現在不遠的兒時記憶會涌上心頭,可奇怪的是那些回憶并非整段的故事,像是被裁剪掉成片段、分成多個幀的電影,回憶起某一個關鍵情節、重要橋段就能想起整段故事。也像讀取硬盤一樣,只需要在某一個瞬間,看見某一件熟悉的事物,小學門口的大樹、家門口草叢里那株每年開放一次至今十余年的花,兒時的回憶會在此刻集中浮現跨越時間和距離,再度重疊在現實空間中。那是些有關于很多兒時過往的印象,說來有趣,單憑對于某一件事物的印象便能找到兒時的記憶,但如果沒有找到這些連接兒時回憶的那些契機,那些回憶則仿佛不存在一般根本記不起來。
兒時的回憶像是早上睡醒后昨夜的夢,剛睡醒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過等完全清醒后,部分的夢已然消失不見,尋不到、抓不著;兒時的過往共同組成了現在的我,在經歷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當時只道是尋常,只不過在經歷過后,記憶被存儲起來,像是放入酒窖里發酵,像是存在銀行儲蓄,總之它不會經常浮現,只會在歲月中愈發可愛迷人。只不過關于兒時的夢也經常有些細節的錯亂,記憶在歲月中發生微妙的反應,有些童年的細節和父母提起時卻經常有些偏差,比如自己小時候用的那只碗上面印著的到底是藍色的哆啦A夢,還是黃色的皮卡丘?我堅持是藍色的哆啦A夢,但媽媽卻堅持小時候沒有這樣的一只碗,家里的碗沒有藍色卡通圖像的。這種細節的印象發生了錯位對于大人來說似乎不重要,畢竟每次媽媽提到這個就會覺著是我記錯了,覺得這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對于他們來說不重要,但對我來說不一樣,那是兒時的印象;也是我對于回憶起每個時間段的重要“物證”,可能也將一直深植于我的內心當中。
相信媽媽也會有屬于自己的兒時印象,只是被繁雜的生活、瑣碎的日常、數不清的壓力、道不完的日子掩蓋了而已,《小王子》的作者在書中序章說過,“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個小孩,盡管只有少數人記得。”所以我想自己做一個長大了還記得曾經是個小孩的大人,那就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從經常保持自己對小時候的印象開始做起。只有這樣,多年以后再回憶起少年時代才會有一種“哦原來那時候的自己這么可愛啊”,原來那時候的自己沒有弄丟小時候的自己啊。
我時常搞不清到底夢是現實的延續,還是現實是夢的延續,這種邏輯放在童年與少年時代照樣說得通,我也照樣搞不清二者之間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夢中的一切可以與生活相關,可以與生活無關,可以天馬行空也可以是現實中所發生過的一些事物。那從這一點來看,夢與文學藝術一樣扎根在現實生活,卻開出了高于生活的果實。果樹扎根在土壤,生長出的枝丫、結出的果實屬于土壤又高于土壤。那童年和少年呢?這兩段時光的關系呢?我常常思索我那快樂的兒時時光,每當回想起就會不自覺地露出笑容,當我遇到困難時,也不禁頻頻回首,想念我那逝去的美好時光,又在這不禁回憶里,一點點重拾力量,繼續笑著面對當下的困難。
或許少年時代是童年時光的延續,那些遙不可及的夢在少年時代逐漸成形,從每日看著哥哥姐姐上學的小朋友變成小學生、初中生,我們還在堅持心中的向往;向往明年的自己,向往高中大學的自己……這是歲月的延續,從童年的自己身上繼承了夢,又將它作為種子埋在心底孕育更好的自己。可反過來看,那些兒時的歲月又好像沒有離我太遠,校門口的樹、家門口的花,它還是一季一季、一年一年站在那里,我看著它看著我,在我經常忽略它的存在時,它就一直看著我。就像是夢里的事物,它離我很近,它又離我很遠,憑著這種想法我經常會看著路邊的樹啊草啊去回憶,回憶自己還是小孩子時的那些趣事,這些事情帶給我巨大的感動和力量,是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時常能夠感受到熟悉的溫暖。
我知道或許再過些年此時的自己也會是“小孩子”,只不過人生的漫長歲月中,每一段經歷和每一段時光都值得去思考、回憶和品味。于我而言特別是兒時的那段珍貴時光,那是一段不需要太多向往、不追不趕甚至不需要太多思考的日子,難怪童年在文學作品中都會與無憂無慮、天真爛漫掛鉤,畢竟兒時那些不緊不慢的時光之中,可以孕育無數的美夢,而這些美夢又可以讓我們在剩下的時間里挑挑揀揀,把那些自認為珍貴的保存好,讓它在心里落地生根、發芽成長,讓它成為少年人對世界的滿懷愛意。
幸福的童年足以治愈一生,只要想起兒時的美好經歷就會有前進的動力;那是風吹雨打不會凋零、凋落的花,時間是容易過去、容易丟失的,但回憶不是,只要你保存著那些印象,印象與回憶就會一直跟著人成長。希望在以后的時光里,我還能記得這些,還能不斷想起那些兒時的美好,還能讓兒時的花再度扎根在現實,讓兒時的夢不斷生根發芽。人可以通過回首往事、回憶過去汲取力量,為自己提供目標,雖然有些兒時的往事和記憶模糊起來,雖然有的時候回憶不夠真實,但不可否認它們一起構成了現在的自己。只是那些流轉而去的時光啊,真想讓他再慢一點,過去的回不來,那現在得慢一些,以后得慢一些,時光推著人往前走,希望我們都能在時光中各有所得,能夠在經歷時仔細體會生活中的每一個剎那,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一直希望能夠如此。給人經歷的時間,也給人回憶的時間,讓歲月的滋味不斷發酵。
夢里花落知多少,那是數不清的歲月和數不清的美好;兒時的過往早已遠去,但兒時的所有卻像連續劇一樣一同構成現在的自己,而這部“連續劇”還要在我的少年時代繼續播放。未來等著的還有無數美好的瞬間,是兒時的延續,是少年的燦爛,總之余生長遠。1B431A6E-3239-4E5A-9FC0-70D2AC306C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