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廣森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現已成為我國經濟體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身具有一定特異性,實際建設過程中絕大部分工藝都需要借助大量的機械設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機械設備的維護質量便決定著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機械設備管理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明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期幫助施工人員減少管理難度,更好的使用機械設備,進一步提升施工質量,為未來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保駕護航。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機械設備
引言:在建筑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為提升施工效率,穩固施工質量,各施工單位開始著手對現有的管理體系和技術手段進行優化,定期引進市面上先進的儀器設備,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現有的施工體系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社會需求。但考慮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施工現場使用的儀器設備會經常更換,只有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才能確保施工質量穩定,進而帶動行業和社會的進步。
一、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施工單位很多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導致設備使用不規范,很容易出現成本損耗,甚至引發過程中的安全事故。詳細來說,首先,部分施工人員針對設備使用沒有形成準確的規章制度,為減少工作量,縮短工期,部分設備操作人員會選擇刪減,自以為不重要的步驟,雖說節省了一定時間,但也使得整體質量難以得到管控,部分情況下會頻繁出現質量問題,帶來較多的返工工作影響成本。其次,人員管理不到位,正常情況下施工單位要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流程執行各項工藝,同時對待工作要認真負責,參數收集和計算等工作需要仔細有耐心,但實際工作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將部分工作內容認定為走過場,數據收集不細致,分析結果不準確,工作中頻繁出現玩忽職守的現象,設備使用不合理,安全事故頻發。
2.后期維護不到位
建筑工程因為其特異性,耗時較長,工程量較大且很多工作無法靠人力完成,需要借助大型精密儀器進行輔助,因此現場施工過程中會不斷接觸設備磨損和養護等工作,若工作人員沒有積極主動的建立完善的維護體系,并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會導致設備使用壽命大幅縮短。對此,施工單位要求各部門工作人員必須精誠合作,結合實際情況和現場的工程信息,針對性地建立妥善的養護計劃,各工作人員還需要嚴格遵守,并嚴格按照流程執行各項工藝,同時檢修人員還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并且設置專屬的信息反饋渠道,當現場設備出現運行不暢的問題時,工作人員必須第一時間上報故障信息,并呼叫檢修部門立刻維修,避免影響工藝的正常推進。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僅技術難度較高,同時還會帶來額外的成本損耗,故而很多施工單位會選擇不開展定期自主檢修工作,只是派遣工作人員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簡單的收集,當某天突然發現設備運行異常或某項指標出現異常波動時,才會上報給檢修人員,檢修人員也會將信息匯總并排成檢修計劃,再到現場進行檢修。上述流程會出現大量的時間浪費,若設備隱患問題較緊急,很容易耽誤搶修時機帶來不必要的成本損耗,甚至是安全事故[1]。
二、提升機械設備管理效果的策略
1.完善規章制度
對于建筑單位來講,規章制度需要具有全面性,除設備使用規程以外,還要明確員工的操作行為和設備養護規范,針對性地建立管理體系并不斷收集信息進行優化。基于此,首先,管理者需要明確邊緣化行為產生的源頭。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耗時較長、技術含量較高的特點,故而實際施工過程中,很多方面會難以得到掌控,頻繁出現邊緣化行為,如果工作人員無法實地考察,找出邊緣化行為的源頭,會導致管控體系失去實用性。對此,工作人員需要針對部門建立相對獨立的管控體系,并下派管理人員對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干預,若出現員工不配合或無視規章制度的問題時,必須嚴懲,為其他員工樹立危機意識。其次,規章制度需要定時更新,尤其是設備相關工作,由于當前國家非常重視建筑行業的發展,故而其內部的硬件設備和施工工藝都在不斷更新,其管理難度也直線上升,如果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體系優化,現有的管理制度會逐漸出現過于片面的問題,管理難度激增。
2.設置專門機構
為有效提升設備管理質量,建筑工程施工團隊應該按照機械設備的特征和施工工藝,構建專門的管理機構,并配備專業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指導,承擔起機械設備維護的責任。基于此,首先,工作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針對現場的每一個設備構建完善的信息檔案,詳細記錄其使用時間,生產型號等等,確保需要調取數據的第一時間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快速獲取。其次,工作人員在項目竣工之后,要立刻停止機械設備運行,并針對其運行情況進行二次檢查,收集各項運行數據,判斷其質量是否完好,若存在異常情況,則需要立刻上報,將其進行維修或更換,避免下一個工程繼續沿用有隱患的設備。總的來說,建立現場專屬管理設備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傳統管理體系中無法統籌兼顧的缺點,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其規模較大,若無法統籌監控四起的邊緣性行為,不僅帶來不必要的成本損耗,更有可能影響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2]。
3.加強檢修力度
施工人員首先需要建立檢修計劃,結合設備特點和實際需求,明確檢修工作開展的準確時間間隔,并將其下發到工作人員手中,確保工作規范不會存在遺漏問題。其次,施工單位在招收檢修人員時,除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以外,還要檢測其責任心確保行面臨繁瑣的檢修任務時,能夠平靜仔細地完成各項工藝,避免影響設備運行。最后,施工單位需要加大投資力度,對檢修設備進行定期維護,當發現設備出現參數不準確或運行異常時,立刻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需要更換的立即更換,需要維修的也要提前做好勘察,并在檢修完畢之后進行二次勘察,確認運行穩定且不會出現突發狀況后才能繼續使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項目本就是一項難度較高的系統工程,工藝執行時所需要使用的儀器設備數不勝數,每一類設備都具有結構精密,效率較高等優勢,其優化工作也是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通過總結施工單位進行設備維護時常見的問題,明確具體的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工作人員了解施工難點和優化方向,為未來行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瑞洋. 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機械設備管理研究[J]. 價值工程, 2022, 41(2):3.
[2]霍利軍. 試論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機械設備管理[J]. 建材發展導向, 2020, 18(13):2.
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2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