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亮
寒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延長,學子們不能及時返校。居家隔離期間,學生和家長長期處于同一空間,使得部分親子關系不良的家庭,氛圍更加容易緊張,時不時還能接到家長的求助電話。
丁毅,是我們班的勞動委員。他性格內斂,做事認真負責,和班上同學交流并不多,習慣獨來獨往,從不惹事,在吵鬧的中職生中屬于容易讓老師忽略的存在。這個寒假接到他父親的電話,說丁毅在家跟他們動不動就吵架,現在放話說下學期不讀書了,要出去打工。
丁毅的父母在江蘇親戚的廠子里打工,母親身體不好,只把丁毅10歲的弟弟帶在身邊,而丁毅自小被寄養在姑媽家,初中開始就很少和家人溝通,今年過年是和父母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次。
到了丁毅家中,他父親就很著急地跟我們抱怨他在這個寒假的種種表現,言語中透露著失望和氣憤:“我覺得他是沒救了,學習本來也就沒指望他能學好,現在連個高中文憑都說不要了,以后可怎么辦?!”“說實話,不怕老師你笑話,我們家就這條件,我還巴不得他不讀書,早點下來打工,花錢養著他為他好,他還不知足!”“說不得?。≡诩覑炛裁炊疾桓覀冎v,有些時候斜著眼睛瞪我,我都想打過去!”邊上的丁毅一直低著頭不吭聲,我卻注意到他緊緊握著拳頭,克制著自己的情緒。于是,我和心理老師兵分兩路,她負責安撫家長,我負責跟丁毅單獨接觸。
我借助同樣是男生的優勢,手搭著他的肩膀問候:“這段時間在家不好受吧?你爸說話是不好聽,但能感覺到他是個老實人、粗人,歸根到底也還是關心你的?!彼帜艘幌卵劬?,我繼續說,“老師注意到你剛才其實很有情緒,都壓抑著不說呢,現在就我們兩個人,平時我都覺得你很會做事,是個靠譜的男人,這次是怎么回事兒?。俊?/p>
結果丁毅第一句話問得我一愣:“老師,難道我們這種人就不配好好活著嗎?”
“我們這種人?哪種人?。俊?/p>
“你沒聽我爸口口聲聲說的嗎?我們這種窮人、不會讀書的人、沒有未來的人,注定以后就是混日子的人!”
“嗯?老師知道你們家里條件不算好,但你爸媽都在上班,你和弟弟以后獨立了又多兩個勞動力,日子肯定會好起來的呀!”
“我爸不是這樣想,就覺得我們是累贅,說什么賺錢都是為了我們,但他那講話方式我一聽就來氣!”
原來,丁毅的父母迫于生計在外打工,和丁毅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初中時丁毅母親生了一場大病,家里情況變得更差,丁毅心理負擔很重,計劃著中考后就早點工作賺錢,幫襯家里。但父母死活不同意,要求他必須高中畢業。兩邊都覺得對方不知好歹,鬧了個不愉快。這次寒假在家期間,丁毅時常聽到父母唉聲嘆氣說廠子生意很差,明年不一定有事做,家里到現在也沒點存款,整天租著房子,父親每天借酒消愁,十分消極。丁毅就計劃想做點小生意,開淘寶店鋪,但父親一盆冷水直接潑來,叫他不要瞎搞,不是讀書的料,也不是升官發財的料,老老實實打工就得了!丁毅說他受夠了父親這樣動不動就打壓他的方式,自己不行就覺得兒子也不行,說不去學校讀書也是想氣他……
家訪后,我和心理老師做了討論,認為主要問題在于丁毅和父母的親子關系基礎薄弱,父母存在較多打壓式教育,而且從丁毅姑媽口中得知,初中有段時間丁毅還曾出現過輕微的自殘行為,情緒比較壓抑時用刀劃傷自己的腹部,滲出血絲。基于此,我們制定了具體的干預方案和計劃。
第一,為家長提供學習平臺,增進親子間有效溝通。
丁毅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又因為忙于生計很少學習,為此在家庭教育上少有反思和成長,但他們對孩子的愛和關心是最淳樸的。家訪后,我陸續跟丁毅父母溝通了6次,每次都提供一些新的視角,比如高中生常見的成長煩惱(如丁毅的懂事跟他自身能力有限的沖突、情緒壓抑問題等),童年陪伴缺失后跟孩子交流的注意事項,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生活現狀,為孩子樹立積極榜樣等,并建議家長每周抽出1小時的時間學習一些公益性的親子關系網絡課堂。
第二,多維度認識自己,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因長期缺乏關愛和認可,丁毅對自己的定位就是“平庸的、不起眼的、貧窮的人”,為提升他的自我價值感,我設計了一堂“我有我的樣”主題班會課。要求同學們互相寫對方給自己留下的積極印象,私下叮囑他相對比較熟悉的同學和班干部要多給他正向反饋。課后,我又特意請他把卡片給我欣賞一下。溫暖細心的同學們寫了很多的細節,比如“班級勞模最用心”“安排事情有條理”“話不多,但是很有想法”“好相處、很靠譜”等。
第三,尋找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提升希望感。
請心理老師出面,根據他的情況,多聊聊未來職業發展可以有哪些方向,打破宿命論,再結合我們電子電工專業和他個人特色,發散性思維尋找出路,制定具體的學習和成長計劃。其實,他本身比較細致耐心,可以的話,做我們這個專業的專研性工作也很合適,而且現在很多本科大學對中職生開辟招生通道,有很多有利條件。
在我們的多方合力下,丁毅在專業的學習上熱情很足,性格也開朗了一些,會主動和幾個想考大學的同學一起學習。丁毅父母也認識到了自己很多思想觀念對孩子的影響,很認真地表示,為了兩個兒子的成長,他們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多給希望多給愛。
這應該算我們中職生中非常典型的一種情況,父母無暇照顧和指導,孩子自由生長缺乏認可,不甘平庸卻漫無方向。在我們每個人內心最隱秘的角落里,都希望有光可以照進來,這個光可以是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同伴的加油打氣、老師的幫助和指引,更需要自己內心深處的永不放棄,探索前行。
愿每一處角落里都有鮮花悄然盛開!
(323799? 浙江省龍泉市中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