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容
思維導圖是高效梳理文本知識關鍵內容,對其中的字、詞、句進行提煉整合,并進一步根據提煉出的知識間的聯系組成知識框架的一種學習形式。對于學生而言,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形式。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夠建立更加快速準確的知識聯系與邏輯推理,通過系統整合的知識點達到高質量和高效率的預習、學習及復習。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借助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有效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與能力,促使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認知經驗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進一步提升英語閱讀素養。本文主要圍繞著“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這個主題”展開下文一系列的探討。
一、了解思維導圖細節,設計相關閱讀方案
要想使得思維導圖教學手段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發揮其最大功效,教師就需要帶領學生充分對思維導圖進行細致的學習和了解。基于初步的了解和適度的使用訓練后,學生才能夠根據現有的思維導圖結構及建構方式,結合自己的認知,來創造具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在帶領學生充分學習思維導圖細節知識后,教師也可以更具針對性地設計相關閱讀方案,完善整體教學設計和教學流程安排。首先,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基本組成元素和結構。思維導圖基本組成元素和結構包括中心、色彩、分支、關鍵詞、配圖。思維導圖一般呈發散的放射狀,其中心包括中心主題文字等內容,依據中心主題展開適當的思維擴散。在構建思維導圖時,一定要具有中心性。色彩要素主要是區分思維導圖分支的,合理運用不同色彩對不同分支進行標注有利于后期高效利用思維導圖。分支是思維導圖必備的部分,一般用線條或箭頭來表示思維的發散。由于思維導圖繪制空間有限,為了方便學習使用,突出知識框架重點,關鍵詞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能夠借助簡潔的詞匯或詞組將某一章節或某一段落的重點突出出來。配圖是促使思維導圖變得鮮明、生動的元素。在利用特定軟件構建思維導圖時可以配以簡單生動的圖片來對其中的相應內容進行解釋。在帶領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的基本信息后,教師才能夠鼓勵學生積極使用思維導圖,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
例如,在Teenage life此章節的閱讀教學課堂中,基于已有的思維導圖知識講解,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閱讀方案,將思維導圖形式貫通于教學的每個流程及環節。在課前預習環節、課中教學環節、課后復習總結環節中充分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幫助學生理清語篇中的關鍵知識點和線索。比如,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師可以構建“Teenage life”閱讀目標思維導圖,包括:一、學生通過閱讀語篇來探索并對比中外高中新生的生活方式;二、通過合作探究模式來進一步提升個人能力;三、學生可以建立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在未來新生生活的挑戰及難題。根據目標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閱讀任務,開展任務型學習閱讀活動,為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奠定知識基礎。
二、實行小組合作模式,完善思維導圖構建
對于學生而言,知識框架的系統構建與組織離不開自主的探索與實踐,當然也與合作探究、協作探索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一個學生的力量遠遠不及多個學生的力量。思維導圖構建基于發散思維,學生越多,他們的思維越發散,越有可能從思維碰撞中獲取更多的靈感與知識。基于此,教師可以實行小組合作模式,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協作,基于自己的理解及團隊的探討研究,探索完善相關思維導圖的構建。在進行小組合作完善思維導圖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學生為中心,給予學生探究自由與充足空間,與此同時,教師要合理進行探究小組分配,在充分了解每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能力、性格特征等基礎上,使得每名學生都能夠在合作探究小組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力量。與獨立探究不同,協作探究會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希望在小組成員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與思想,與此同時,在與小組成員或教師進行交流的時候還能進一步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借鑒別人的方法進行修正解決,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Sports and Fitness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實行小組合作模式,鼓勵學習探究小組以梳理本章節閱讀語篇的目標主題、句式句型、時態語態、邏輯結構、情感表達等為目的構建思維導圖,各小組互相討論探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形式將思維導圖構建出來。比如,有的小組會以“括號圖”形式將思維導圖呈現出來,以“Sports and fitness”為中心主題,其囊括運動形式及運動員兩個大類,運動員則又包含閱讀材料中提及到的郎平、邁克爾·喬丹,隨后就是對整個語篇關鍵內容的提取和羅列。還有的小組會以“樹狀圖”形式將思維導圖呈現出來,“郎平”和“邁克爾·喬丹”為兩個樹干,下面是其分支,分支主要提取描寫這兩位運動員經歷的一些詞匯與詞組,再下面是學生自己總結的相關語法知識。總之,不同的合作小組最終呈現出的思維導圖是存在差異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種類型的思維導圖都飽含著整個小組的心血與努力。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贊揚學生表現精彩的地方,鼓勵學生再接再厲。
三、有效借助思維導圖,分析語篇相關知識
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思維導圖可以快速地幫助學生抓住整節課堂的學習重點及學習難點,促使學生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將其主要精力放置于學習研究重點及難點上,促使學生提升學習質量及學習效率。基于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閱讀語篇知識,并提升學生的閱讀感悟。比如說,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將語篇中的語法時態、句型結構、邏輯安排、文化背景知識、情感態度等一系列相關內容展現到其中,可以以括號圖的形式對閱讀語篇材料進行思維導圖的創建及整理。借助思維導圖,教師可以有效帶領學生分析相關語篇知識,引導學生把握整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例如,在教學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這一章節的語篇素材時,教師可以創建思維導圖基礎框架,以“Chinese writing system”為中心主題詞,延伸兩個分支,一個是“the present”,一個是“the past”。在創建出基礎框架后,教師可以布置問題及閱讀任務,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帶著問題進行精讀,自主總結歸納問題的答案,并逐步豐富思維導圖。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問題難度的層次性及遞進性,可以先從簡單的問題出發,如“How did written Chinese unify Chinese people divided by geography and dialects?”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細節對上述問題進行總結。隨后,在學生回答完畢設置的問題后,教師再次讓學生總結關鍵詞來完善空余的思維導圖,使得整個思維導圖邏輯變得更加清晰。在逐層深入閱讀并補充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學生對于中國書寫文化的了解會越發深刻,進一步提升對中國書寫文化背景相關知識的探索與探究。借助思維導圖,學生能夠了解很多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進一步提升閱讀感悟,建立起正確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念。
四、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有效展現思維導圖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及成熟,教育領域也應用了多種多樣新興的技術。基于此,教師就可以積極學習并接受一些有價值、有用處的教育技術,熟練掌握并運用,使用新穎的教育技術來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營造更加生動的展現形式。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構建流程,利用幻燈片切換,一步一步地將思維導圖進行分解重組,引導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構建形成深刻的印象。在幻燈片切換的操作下,學生仿佛看到了思維發散的過程,從思維導圖中心出發,逐步向外進行擴散延伸。此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獲取網上相關教學章節的優秀思維導圖,在正式授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與創建,隨后再向學生展示網上搜集到的優秀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從中學習和借鑒。
例如,在展示Natural Disasters這一章節閱讀語篇的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給學生呈現,引領學生通過幻燈片切頁過程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整個發生流程。同時,借助幻燈片,教師還可以插入相關的圖片、音頻或視頻,來盡可能地豐富思維導圖的呈現形式。教師可以以“分—總”的形式來向學生展示幻燈片,先分部分向學生展示,最后再匯總成整個思維導圖。基于新穎的教育技術,學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了解更多的新穎知識和內容,通過了解更多的學習資源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生動靈活的呈現形式下,學生會逐步增加上課的積極性與熱情,更清晰地了解更多思維導圖的構建形式,基于思維發散過程創設更優的思維導圖。
五、明晰學生學習差異,制定差異教學策略
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明確一個問題,即學生是存在差異性的。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或者進行英語閱讀過程中都是存在差異的。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快速地接受新的語法知識,然而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接受理解新的知識和語法就比較困難。基于此,教師要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策略,引導不同的學生基于自身學習需求來創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能夠適應適合自己的學習發展策略。
例如,在教學Travelling Around這一閱讀章節時,教師就可以引導不同的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創建。比如,針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要求他們盡可能地將語篇重點知識全部呈現在思維導圖中,以便于在后期復習過程中提高效率;針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在引導其進行思維導圖創建時,應該促使他們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可以從中心主題詞出發聯想相關詞匯、語法、句型結構,進一步實現知識內化與提升,在知識聯系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英語核心素養。總之,在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創建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基于學生的差異化,要求學生獨立探索,基于學習需求和發展需要創建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方便學生在后期進行復習總結的時候使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高質量和高效率地學習。
總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帶領學生了解思維導圖細節來進一步設計相關閱讀方案,實行小組合作模式,促使學生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的構建,有效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分析語篇相關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閱讀感悟,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借助多媒體技術來有效展現思維導圖,明晰學生學習差異,制定差異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