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一、問題的提出
“高中教學參考”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關于在班級管理中以實際獎勵與言語激勵學生高考考出好成績,被“全國70萬網友點贊”的一位好班主任的文章??赐陥蟮?,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感慨萬千。引發筆者思考的是以贊揚的口吻報道與“全國70萬網友點贊與羨慕有這樣的班主任”背后的社會心理,管窺一豹,自然不能以一斑見全貌,但讓筆者反思當下社會風氣與教育文化價值的某些側面,也可借此思考班級管理文化要怎么建設?比如,學生不會為了分數而作弊,而是真正愛上學習;不會隨意插隊,亂扔紙屑與物品包裝袋;不會逃避公共衛生的清潔及在公共場所高聲闊談;不會對同學口出惡言,甚至恐嚇欺凌等。這背后所忽略的不正是班級管理文化建設應發力之處嗎?
二、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的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班級管理文化如何建設,或者更具體講,新時代背景下鄉鎮學校班級管理文化應當如何建設?“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就是新時代班級管理文化的建設指南,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從少年逐漸長成青年,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引領,通過學習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斷思維與能力。同時,也需要不斷加強體育鍛煉和受挫抗挫的鍛煉,為其接受高等教育或踏入社會提前培養健康的體魄,健全的身體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因此,筆者認為,高一班級管理文化建設需些“精致”與“盲區”,道之文明,齊之寬容。
(一)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的“精致”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重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面對學生復雜多樣的性格與習氣,高一階段的班級管理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班級管理文化的“精致部分”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意識,引領學生的精神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步滲透進學生的日常行為。高一新生對學習和生活尚有新鮮感,很多學生渴求在新環境中改變自己,從而使自身有所突破。因此,高一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的“精致”可以借助某種活動或平臺,培養新集體認同的班級文化。例如,配合“書香校園”的活動的推行,筆者整學年推行“我讀·共享”的讀書活動,要求每位學生輪流在整學年的班會課推薦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每位學生要準備5-8分鐘的發言與同學分享交流。筆者在第一學期第二周班會課公布這個活動的整體方案,以身作則展示讀書活動的具體形式。接著,學生們布置了班級讀書角,雖然學生布置的書架外表樸素,但是圖書角卻在整個學年被打理得有聲有色。學生們制作讀書清單,捐閱書籍,編制借讀本,借讀本的登記是多姿多彩,不僅有詳細的借還記錄,還有學生把自己對某本書的精彩之處或心得記在借讀本的備注項。每周班會的讀書時段大家逐漸安靜下來聆聽同學的發言,分享讀書的心得,且常常因文而進行討論,這種分享與交流的方式激揚文字,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不同的思想碰撞,正確價值觀漸融其間。有些學生還把自己的藏書捐獻到學校圖書館,希望這份愛與歡喜能延續流傳。這個活動的推行,讓學生懂得交流與分享的重要性,也逐步養成責任意識。下課后,圍繞在圖書角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在這種氛圍下不愛學習的學生的學習態度慢慢轉化,他們逐漸減少了趴在課桌上睡覺的時間,夜修也日漸養成閱讀的習慣,班級的學習氛圍日益濃烈,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的積極性與素養也明顯提升,而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又促進了學生學業的進步,因此,無論學業還是學校其它活動,筆者班的成績都名列前茅。對于學生推薦的書籍,筆者也在課后閑暇或假期進行閱讀,拓展了筆者的視野,教學相長。師生團結一心,合力共建,通過“閱讀與分享”,師生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和諧、平等、誠信和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活動內化為學生的思想意識,落實到學生的日常行為。
(二)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的“盲區”是懲罰學生要保其體面,糾正其誤
學校作為一種公共組織,為了建立良好的秩序和保障群體的安全,強制性地對學生的言談舉止進行訓練與規范是必要的,合理的懲罰管理也是班級管理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高一班級管理文化建設中,懲罰管理要有自覺的“盲區”。在訓練與規范學生性格或行為方面的小問題和小毛病,執行懲罰要樹立“盲區”意識,要小心翼翼,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要對其不良言論與行為實施合理的約束與懲罰,糾正其錯誤思想或行為。例如,有的學生學業成績較好,然而集體觀念薄弱,對集體活動臨陣逃脫,對應承擔的公共責任耍小聰明推卸,這些行為對班級管理形成了不良的影響。解決這樣的情況,傳統的道德說教,批評教育對此類學生的管理是蒼白無力的。于是,筆者借助“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平臺,引導學生了解新高考評價體系,化解了此類學生的認識誤區。適當的勞動教育使這代衣食無憂的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班級管理文化需要愛,更需要“強迫癥”般的細微觀察,當我們在班級管理方面以文明之精致熏陶學生,以靈活之方法調節管理模式,道之以德,齊之寬容,學生又怎么不會感受到這份善意而暖心呢?
三、結語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統領學生的全面發展,道之以德,齊之以仁,為社會培養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學生。如此,則教育如陶行知所說的那樣:“從容問學,怡然修養,既不匆忙勞碌,那身心也就自然漸漸的有潤澤了”,良好的班級管理建設自然也能形成了。
參考文獻:
[1]彭小瑜.社會的惡與善[M].商務印書館,2017.
責任編輯? 楊? 杰